1、能让别人延续生命是我最大的幸福2006年5月8日。入夜,石家庄市街道霓虹如霞,河北省政府礼堂内灯火辉煌、歌声如潮。“庆祝世界红十字日文艺晚会”正在这里举行。 嘉宾席上,6位河北省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河北省省长季允石亲自为他们颁奖,并对他们的爱心之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这6位志愿者中,有一位是我国连续两次捐髓第一人,他就是河北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联谊会首任秘书长、中国盐业总公司长芦沧州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制盐二场安全员崔树明。这位身材高大、眉毛浓密、双眼炯炯有神的北方汉子,胸戴奖章,手捧鲜花,满脸含笑地说:“能有机会让别人延续生命,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最大的幸运,我觉得特别幸福和快
2、乐” 能用我的骨髓延续别人的生命,那我多幸福啊 2003年2月的一天,早春的寒意随着从渤海湾吹起的阵阵春风在沧州所属黄骅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盐滩上拂面而来。凌晨,崔树明检查完最后一个安全责任点,带着一夜的疲劳回到职工宿舍。他伸手去拉被子时,发现床上有一张沧州晚报,他坐在床上开始翻阅,上面刊登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他:沧州红十字会向全市人民发出参加“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动”倡议。看过之后,他当时就下决心参加这一行动。他的这一想法,缘于弟弟因患白血病夭折和十几年前父亲一次患病的切身经历。 崔树明的弟弟两岁时患上了白血病,父母就把小树明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带着弟弟到处求医,然而,无情的白血病还是夺走了弟弟
3、的生命。虽然那时还小,但从父母的泪水中,崔树明还是感到了巨大的悲痛,他紧紧抓着弟弟生前戴的一顶小红帽,眼睛鼻子哭得通红通红,心像是裂开了七八瓣。 1992年,父亲又患了肺病,在黄骅市医治无效的情况下被迫转院到天津治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崔树明永远也不会忘记,在他们一家无所适从时,公司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公司领导专门安排车辆送父亲到天津住院治疗,并亲自到医院看望。在需要十几万元手术费的关头,又是公司向全体职工发出倡议为父亲捐献手术费,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了救治父亲,公司从领导到职工个个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人人都献上了一颗纯朴的爱心,他在这样一个大集体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也在这个富有爱心的大家庭里受
4、到熏陶和感染。从那时起,他就立誓: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曾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两次参加无偿献血,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样,他的心里才有些安慰和快乐。他不止一次地说过:“对大家给我那热心的爱,我愿用生命去回馈。” 第二天一大早,崔树明骑摩托车从盐场回到了黄骅市区的家里,妻子孙芳珍还没去上班,他将报纸递给她看,并讲了自己要参加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动的决定。 妻子孙芳珍在沧州盐业公司职工医院工作,深知救死扶伤的道理,对丈夫的决定很支持,但又有些忧虑丈夫的身体。虽然医学科学表明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没有伤害,但在一段时间内对体质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丈夫肩负着一个家庭的重任,上有6
5、0多岁的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前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把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作为媳妇她要向婆婆交待,作为母亲她要向儿子交待,作为妻子她更要对丈夫负责。于是她就对丈夫说:“我支持你的决定,但你的身体能行吗?你的体重接近180斤,去年你献血时查出转氨酶高被刷下来了,在公司组织职工体检时,你又被查出中度偏高的脂肪肝,怕是不符合标准吧” 崔树明说:“过去你不一直催我减肥吗,我总懒者不动,今后我一定坚持锻炼,把体重降下来,不就好了吗?如果能用我的骨髓延续别人的生命,那该多好啊!” 妻子打他一拳,说:“看你高兴的样子,就像真跟患者配型成功了似的。” 崔树明得意地扬扬脑袋说:“你等着看吧,我会有这个
6、运气的!” 减肥锻炼,我要为患者献出最优质的骨髓 2003年2月16日,崔树明瞒着单位和母亲拨通了市红十字会公布的电话,报了名,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之后就盼着红十字会抽取血样的通知。 2003年10月21日,袭卷渤海湾盐场的风暴潮刚刚过去不到10天,盐工们还在紧急抗灾自救,沧州市红十字会电话通知崔树明,要他到沧州市卫生局留血样。他没告诉单位的任何人,还瞒着母亲,一个人来到了市卫生局。到了卫生局他才知道,第一批报名的志愿者有300多人,可像他这样没经过单位组织而自发报名的只有他一人。 留下血样后,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终于迈出了救死扶伤的第一步,下一步就看自己的运气了。因为骨髓的配型成功率只有十
7、万分之一,这毕竟是非常微小的概率呀!自己会有那么幸运吗?他不敢奢望,但他仍然渴望着,盼着红十字打电话来。但他苦苦等待了快两年,这个电话才终于打来。 2005年4月22日下午,崔树明正在摊田检查安全生产,突然手机响了,一看号码,他的心就激动地跳了起来,自己盼这个电话的时间太久了。他接通手机:“你的血样和北京医院一位正待骨髓移植的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你愿不愿意捐献骨髓” 还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崔树明就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了,他连忙说:“我愿意,我愿意!” 这时,他感到自己是个幸运者,像这种十万分之一配型成功的机率竟让自己碰上了。 对方接着说:“如果你愿意,还要进行第二次采血样,进行高分辨配型。你再来抽一
8、次血吧!” “行,没问题!”崔树明脱口而出。 向对方承诺之后,崔树明又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我过去中度偏高的脂肪肝会不会影响捐献骨髓?虽然自己从决定捐献骨髓后就一直坚持锻炼,可是不是达到了标准呢?如果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合格而影响了捐献,那可就太痛苦了。 怎样才能把自己质量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患者呢?崔树明做出了加大锻炼力度的决定。 晚饭后,他对妻子说:“我想从今天开始锻炼身体,每天晚饭后快步走10公里,你监督我,别让我偷懒。” 孙芳珍一听,高兴地说:“没问题,我陪你。”她觉得,锻炼身体对他的脂肪肝有好处,每天晚饭后就陪着他一起锻炼。 一天,她陪着他快走,突然好奇地问他:“以前,我逼着你锻炼身体
9、你都不干,现在怎么忽然爱上锻炼身体了?” 他狡黠地说:“你忘了?我是重任在肩,我还要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呢!” 噢,原来如此!这时,孙芳珍才想起他要捐献骨髓的事,时间长了,她把这事竟给忘了。难怪他这么执着地去锻炼身体,刮风下雨也没间断过,比检查儿子的作业还认真。快走回来后还要坚持做100个俯卧撑。孙芳珍忽然从内心里生发出对丈夫深深的敬意,她庆幸自己找了一个好丈夫。她懂得,一个对别人富有爱心的人一定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托付终身,遇上这样的丈夫,是自己一生的幸福。 两个多月后,崔树明的身体明显瘦了许多。体重一下子减少了20多斤。以前每次上楼都气喘不止,现在上下两个来回也没以前喘得厉害。 2
10、005年7月8日,沧州红十字会通知崔树明马上到黄骅市卫生局进行第二次采血。当时赶上盐田扒盐正忙,他不得不向领导请假。二场总支郭书记得知情况后立即向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邵泽新作了汇报。总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专门派公司和场部的两位领导陪着他到卫生局采了血样。 毕竟这是沧州市有史以来初步配型成功的第一例。这一天,新闻媒体的记者闻迅赶来要采访他,被他谢绝了。他说:“我做这件事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出名,况且,这次还只是进行高分辨配型,还不知道结果如何,倘若一旦不成功,这一切都将没有丝毫意义。” 深明大义的妻子和母亲,助我完成“生命捐赠” 2005年11月11日晚上,崔树明在家里接到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
11、高分辨配型成功,六个点全部配上了!” 那一刻,他的心都快跳出了胸膛,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时高兴得不知所措。他站在客厅里手舞足蹈地跳着、笑着。 笑完了,他突然担心起来:母亲那里怎么通融呢?妻子知道了他的担忧,十分善解人意地对他说:“没事,我去做妈妈的工作,决不能让你带着压力去捐髓。” 然而,事情并非妻子想象得那么简单。母亲一听,当场就极力反对:“不行,这事绝对不行!好好的人,给抽去一大瓶骨髓,以后还不成废人了!” 孙芳珍耐心地说:“我已经在网上查过了,还专门咨询了一些专家,您就放心吧,这事对身体没有损害。” 母亲固执地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呀,他任性,你不拦着,怎么也跟他一起瞎闹呢?” 孙芳珍动情
12、地说:“妈妈,我家小弟弟当年患白血病时,如果医学有现在这样发达,再有人肯献骨髓的话,不就能活下来吗?现在这个需要我们救助的患者母亲不正像您当年样,渴望儿子得救吗?这个孩子才16岁,您想想,如果这孩子没了,他母亲多痛苦啊!” 孙芳珍的一句话勾起了母亲的伤心事,她被打动了。但还是不放心地问:“你真的问过了,对身体没有损害?” “我问过了,可以向您保证。”孙芳珍毫不犹豫地说。 “你可别糊弄我,我儿要有个什么闪失我可不饶你。”母亲特别严肃地说。 孙芳珍认真地对母亲说:“妈妈,您老想想,他是我丈夫,是我儿子的父亲,我会去害他吗?他要去救人,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满足他这个愿望呢?” 终于把
13、母亲的工作做通了。说实话,孙芳珍的心里也担忧丈夫的身体,但她觉得,丈夫这是在做善事,苍天一定会保佑他的。 就在这时,家族的矛盾激化了。听说母亲同意树明捐献骨髓了,几个伯伯一齐找到母亲,声色俱厉地说:“没想到你这么糊涂,树明是我们崔家的后代,他父亲不在了,你自作主张允许他做这种事,我们坚决不同意。要是树明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他死去的父亲交待?” 母亲理直气壮地说:“芳珍是学医的,她跟我保证了,有什么事我找她,她不会害他的。再说,树明这是做救人性命的好事,我非常了解你们的兄弟,如果他在世的话,也一定会支持树明去这么做的。所以,我这是在替他拿主意,你们就不要再拦着了。” 母亲的一番话使几个伯伯无
14、话可说了。 家族的反对声渐渐平息了,崔树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动终于得到了整个家族特别是母亲的有力支持,他的心理负担消除了。 2005年11月14日,沧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刘承险和中盐沧州盐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邵泽新亲自把崔树明接到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捐髓前的一次全面体检。在做B超检查时,他担心地问医生:“我的脂肪肝会不会影响捐献干细胞?”医生很纳闷:“你没有脂肪肝呀,一点也没有。” 这真是一个奇迹!在血液、肝、脾、肾、心电图、胸透等18项检查中,崔树明不仅脂肪肝没了,就连转氨酶也正常了,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要求。 他特别高兴,以轻松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准备高质量地完成这次“生命的捐赠”。 连续两
15、次抽髓,希望更多的人与我同行 按照北京301医院对患者输入干细胞的计划方案,2005年12月11日,沧盐集团公司专门委派副书记邵泽新和制盐二场总支郭书记专程把崔树明送到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郭书记和崔树明最要好的同事胡金峰留在医院一直陪着他。 从12日早上8点开始,崔树明在省医大二院每天早晚8点钟注射两针动员剂。 自从到达石家庄后,母亲就整宿地睡不着觉,时刻牵挂着儿子。崔树明每天都要给母亲报几次平安,当她得知儿子一切都很正常时,还一再嘱咐说:“我一直都在电话旁边,有什么事千万要给我打电话啊!” 三天后,也就是15日早上6点钟,在注射了第7针动员剂后,8点开始做准备工作。 早上6点不到,沧
16、州盐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树田、副书记邵泽新,制盐二场的赵场长就赶到医院守护在崔树明的身边。 上午9点整正式采集干细胞。按一般情况,最高控制血液体外循环量为9000毫升。主治医生王福旭把崔树明的血循环量也调到了9000这个最高的位置,崔树明自我感觉不错,就对王大夫说:“我感觉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错,你给我再往上调一调,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他坚持要医生给他调到了11000毫升。 血液从他的右臂经过管道输出到细胞分离机中,经分离机分离提取完造血干细胞后,再由左臂输入到体内。 为了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时被凝固,事先在体内注射了抗凝剂。血液被稀释了,但一部分钙却在抗凝剂的作用下被中和而流失。渐渐地,他感觉嘴
17、唇有点麻。直到医生给他注射了一针葡萄糖酸钙,他的不适症状才消失。 下午1时整,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在11000毫升的血液中成功提取了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下午4点,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火速送到了北京301医院。 5时30分,医院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由于患者所需量较大,还需要第二次采集。医生征求他的意见。他仍然是那句朴实的话:“没问题,咱救人就得救到底!” 可是,妻弟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在电话里嚷道:“不行,咱不能再献了,要抽就让他们抽别人的血去吧!” 崔树明好言说服了妻弟后,看着身旁妻子担忧的眼神,他安慰她说:“别怕,我身体挺得住!你可别给咱妈说,给她打电话就说我挺好,什么事
18、也没有。你就这样说,别的什么也别讲,千万不要让咱妈知道我第二次献髓的事,知道吗?” 晚上8点,他又注射了第8针动员剂。16日早上注射毕第9针动员剂后,9点钟开始,又经过一个半小时,采集了6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在场的医护人员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很多人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17日上午11时,崔树明和在他采集干细胞时一直守护在身边的公司领导李树田、邵泽新和分场的书记场长一起回到沧州。沧州市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副市长吕维彬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感慨地说:“你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你是目前我国连续两次捐髓第一人,很了不起。你作为一名盐业工人,是中国盐业人的骄傲。但你作为一个沧州人,更是
19、咱沧州人的骄傲!” 回到黄骅,崔树明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母亲那里。母亲见到归来的儿子,抚摸着他略显苍白的脸,泪眼婆娑,喃喃地说:“好儿子,只要你健康就行了。” 儿子从学校放学了,见到崔树明,竖起大拇指说:“爸爸,你真棒!” 几天后,从北京传来消息,接受他骨髓的患者反应良好,不久就会恢复健康。听到这消息,崔树明高兴得流出了滚烫的泪水,连连说:“真好,真好啊” 2006年5月初,河北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联谊会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崔树明当选为首任秘书长。 那天,面对着媒体的记者和各级领导,崔树明动情地说:“我国还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合适配型的造血干细胞而在死神的边缘挣扎,我们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都能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400万患者的生命之花就会重新绽放。我觉得,能让别人生命延续,恢复健康,还有比这更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吗?大家快行动起来,踊跃地投入到自愿捐献者的行列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