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详解】A、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正确;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B错误;C、孟
2、德尔认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正确;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正确。故选B。2.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
3、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客观事实,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正确;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正确;D、“体
4、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D正确。故选A。3.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 每个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相同B. 甲、乙两个小桶装的彩球总数可以不同C. 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D. 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无须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100200次【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
5、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桶中不同颜色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正确;B、甲、乙两个小桶中的彩球代表雌雄配子的数目,总数量不一定要相等,B正确;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正确;D、要随机抓取,且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来的小桶中并
6、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重复抓取100200次,D错误。故选D。4. 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A对a为完全显性。把AA和aa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A 花粉、籽粒全部不变蓝B. 花粉1/2变蓝、籽粒全部不变蓝C. 花粉1/2变蓝、籽粒1/2变蓝D. 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答案】D【解析】【分析】用纯种的黏性玉米(AA)和非黏性玉米(aa)杂交产生F1,则F1的基因型为Aa,其能产生A和a两者比例相等的配子,其中含有A的黏性
7、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不变蓝色;而含有a的非黏性花粉中所含的是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色。【详解】AA和aa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其能产生A和a两者比例相等的配子,其中A遇碘不变蓝色,a遇碘变蓝色,即产生的花粉遇碘不变蓝色,变蓝色;F1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AA和Aa遇碘不变蓝色,aa遇碘变蓝色,即所结的种子(籽粒)遇碘不变蓝色,变蓝色,综上可知D正确。故选D。5. 现用基因型为 AABBCC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及其数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基因型
8、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数目203196205199A. 测交后代的四种基因型可能对应四种表型且比列接近1111B. 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占1/3C. 据实验结果可推测F1中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D. 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了基因型为abc、ABC、aBc、 AbC四种类型的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依题意,F1的基因型是AaBbCc,可产生abc、ABC、aBc、AbC4种类型的配子,说明A和C,a和c在一条染色体上,测交是与隐性亲本aabbcc杂交,隐性亲本aabbcc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bc。【详解】
9、A、根据分析和表格中的数据,测交后代的四种基因型可能对应四种表型且比例接近1111,A正确;B、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基因A和C、a和c总是同时出现,由此可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1/2AbC和1/2ab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CC和aabbcc,所占比例为1/21/2+1/21/21/2,B错误;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基因A和C、a和c总是同时出现,由此可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C正确;D、依题意,F1的基因型是AaBbCc,隐性亲本aabbcc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bc,用测交后代的四种基
10、因型减去abc,即为F1产生的四种类型的配子:abc、ABC、aBc、AbC,D正确。故选B。6.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B. M、N、P分别代表16、9、4C. 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是受精作用,由于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因此配子间的结合方式M是16种,是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
11、是9种,A_B:A_bb:aaB_:aabb=9:3:3:1,图中表现型是3种,且为12:3:1,说明A_B_和A_bb或aaB 表现型相同。【详解】A、基因A、a与B、b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过程,A错误;B、由分析可知,M是16,N是9,P是3,B错误;C、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相等,数量不一定相等,C错误;D、该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例是2:1:1,D正确。故选D。7. 下列关于染色单体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交叉互换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 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C. 有丝
12、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随着丝点分裂而分开D. 一条染色单体上只能有一个DNA【答案】A【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3、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随着丝点分裂而分开,C正确;D、存在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单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A。8. 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在有丝分裂中发生的是( )A. 通过自由组合产生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子
14、细胞B. 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 进行DNA的复制D.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丝螺旋加粗变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
15、错误;C、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C错误;D、核膜、核仁的消失,染色质丝螺旋加粗变成染色体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D错误。故选A。9. 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 一对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概率只有1/4C.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D. 精子的染色体数目要略少于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
16、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的是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大于1/4的细胞质,A错误;B、同源染色体在形成卵细胞时会彼此分离,故一对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概率为0,B错误;C、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
17、细胞,C正确;D、精子的染色体数目等于卵细胞,D错误。故选C。10. 基因型为Bb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基因B分开的时期是( )A. 由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中B. 由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C. 由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D. 由精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基因B与b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B与B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详解】A.精原细胞经过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该过程不会发生B基因与B基因的分离,A不符合题意;B.
18、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B与b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不符合题意;C.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精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B基因与B基因的分离,C正确;D.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精子,该过程不会发生B基因与B基因的分离,D错误。故选C。11. 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AaBbDd)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根据6个
19、精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D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详解】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则图中精细胞:(1)ABd和ab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2)ABD和ab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3)Abd和AbD不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综合以上可知,图中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故选B。12. 如图所示,甲丁是某动
20、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图所示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丙、丁图所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 甲图的子细胞可能会进行乙图所示的分裂方式C. 在雌、雄个体中都可能同时存在甲、乙、丙、丁所示细胞D. 丙图的子细胞不是丁图所示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21、。【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乙图所示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丙、丁图所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B、精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故甲图的子细胞(如:精原细胞)可能会进行乙图所示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B正确;C、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故雌性动物中不会存在该类型的细胞,C错误;D、观察染色体颜色,丙图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为一条白色长染色体、一条黑色短染色体,与丁图细胞不同,D正确。故选C。13. 以下实验中有几个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
22、交实验 摩尔根的红白眼果蝇杂交实验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离体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换实验是将R型菌与S型菌分别给小鼠注射并观察其存活状况,不需要同位素标记,错误;证明DNA为伴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5N标记了大肠杆菌的DNA,将其放入14N环境中培养,观察大肠杆菌复制后DNA
23、中15N的分布,正确;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提取了S型菌的蛋白质和DNA,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R型菌的转化情况,不需要同位素标记法,错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再将噬菌体用于侵染大肠杆菌,离心静置后观察放射性存在的位置判断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正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没有使用同位素标记法,错误;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没有使用同位素标记法,错误;故选B14.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现有 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4、( )A.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B. F1雌雄鸡交配,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 F3中芦花鸡占3/8C. 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雌雄鸡都有两种表现型D. 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答案】B【解析】【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根据题意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表现出母本与雄性后代相同,父本与雌性后代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W染色体上而在Z染色体上,则母本芦花鸡是ZAW,父本非芦花鸡是ZaZa。【详解】A、由题意
25、分析可知芦花鸡与非芦花鸡在雌性和雄性中都有出现,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W染色体上,则应该在Z染色体上,A正确;B、已知F2雄鸡为ZaZa和ZAZa,雌鸡为ZAW和ZaW,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即ZAW与ZAZa杂交,则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B错误;C、已知母本芦花鸡是ZAW,父本非芦花鸡是ZaZa,则F1中的雌雄鸡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所以产生的F2雄鸡为ZaZa和ZAZa,雌鸡为ZAW和ZaW,可见雌鸡和雄鸡都有两种表现型,C正确;D、根据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可知雄鸡只有当两个Z上都是隐性基因a时才表现为非芦花鸡,而雌鸡只要有一个a基因就表现为非芦花鸡了,所以雌鸡的非芦花鸡比例比雄
26、鸡大,则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D正确。故选B。15.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到以上3个实验中标记元素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A. 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B. 上清液、沉淀物、上清液C. 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D.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
27、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均会带上标记,故离心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
28、在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16.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片段中含有5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C+G占40%B. 该DNA分子中含有碱基A的数目为20个C. 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8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 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为3/4【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1)1个DNA经过
29、3次复制,共产生238个DNA分子。(2)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8个DNA分子中含原DNA分子的有2个。(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AT,一条链中T+A占40%,则整个DNA分子中T+A占40%,所以DNA分子中AT50240%220个,则鸟嘌呤G502030个,复制3次需G的数量(231)30210个,第3次复制需G的数量23-130120个。【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40%,C+G占140%60%,A错误;B、根据分析,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20个,B正确;C、根据分析,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120个游离的
30、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D、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3次复制后,15N14N的有2个,14N14N的有6个,故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为,D错误。故选B。17.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该DNA分子中有胞嘧啶60个。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B. 复制过程中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600个C. 子代DNA分子中嘌呤有80个D. 子代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之比是2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结构和复制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DNA复
31、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是由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构成。【详解】A、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4次,共形成16个DNA,其中2个DNA分子组成为15N14N,14个DNA分子组成为14N14N,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A错误;B、该DNA中胞嘧啶有60个,由于DNA中AT、GC,腺嘌呤有个,DNA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则该DNA复制4次需游离的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61)40600个,B正确;C、该DNA中胞嘧啶有60个,由于DNA中AT、GC,鸟嘌呤有60个,腺嘌呤有个,故子代DNA分子中嘌呤有100个,C错误;D、由于DN
32、A中AT、GC,所以嘌呤(A+G)与嘧啶(C+T)数量相等,即二者比为1:1,D错误。故选B。18.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35S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沉淀物放射性增高B. 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放射性增高C. 35S标记组:随着培养时间变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D. 32P标记组:随着培养时间变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答案】C【解析】【分析】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35S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被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会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出现在沉淀物中,导致沉淀物
33、放射性增高,A正确;B、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带标记的子代噬菌体会出现在上清液,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增高,B正确;C、35S标记组:由于大肠杆菌不含35S,故合成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随着培养时间变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始终为0,C错误;D、32P标记组:故随着培养时间变长,始终只有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2个DNA带32P标记,故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D正确。故选C。【点睛】19.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B. 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C. 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D. 任何生物只能有一种遗
34、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为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详解】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只含有DNA 一种核酸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B正确;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任何生物只能有一种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点睛】20.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格里非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 在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部
35、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 S型细菌的DNA加热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仍可以成功转化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36、,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因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在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培养基中有S型细菌和R型细菌,B正确;C、S型细菌的DNA加热处理后结构没有被破坏,与R型菌混合仍可以成功转化,C正确;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21. 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复制过程需要的酶在细胞核外合成B. 图示过程在一次减数分裂中会发生两次C. 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来自亲代D.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
37、短时间内完成【答案】B【解析】【分析】1、DNA复制过程: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5、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
38、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6、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详解】A、复制过程需要的酶(解旋酶、DNA聚合酶)在细胞核外的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B、减数分裂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故图示过程在一次减数分裂中会发生一次,B错误;C、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DNA,所以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来自亲代,C正确;D、多起点双向同时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复制的效率,D正确。故选B。22. 某一个DNA片段,经过连续三次复制,
39、共需要消耗560个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2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该DNA片段具有的碱基对数是( )A. 70对B. 140对C. 210对D. 280对【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所以形成的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相关计算:1、DNA复制n次后,形成的子代DNA数为2n个。2、DNA复制n次后,形成的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条数为2n+1个。【详解】一个DNA片段,经过连续三次复制,产生8个DNA,多了7个DNA,共需要56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20个游
40、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则1个DNA中含有560780个腺嘌呤(A),420760个胞嘧啶(C)。A+C60+80140个,该DNA片段具有的碱基是1402280个(140对 ),B正确。故选B。23. 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B.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C. 若该链来自DNA,则由DNA酶催化形成D. 若该链来自RNA,则图中五碳糖为核糖【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化学结构:(1)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2)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
41、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3)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详解】A、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图中a能够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而b表示的是上个核苷酸的五碳糖、碱基以及下个核苷酸的磷酸,A正确;B、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苷酸链,结合图形分析是磷酸二酯键,B正确;C、若该链来自DNA,则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C错误;D、
42、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组成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是核糖,D正确。故选C。24.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 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时B. 细胞停止分裂后C. 细胞分裂间期D. 细胞分裂期【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当其双螺旋打开时,DNA分子稳定性最低。【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因此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降低,A错误;B、细胞停止分裂后,细胞中的DNA不再进行复制,因此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降低,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此时双螺旋打开,因此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降低,C正
43、确;D、细胞分裂期,细胞中的DNA不再进行复制,因此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降低,D错误。故选C。25. 用31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40D.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据分
44、析可知,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分别为20和40条。以1个DNA分子为例,双链被31P标记,转入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细胞分裂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1条链被32P标记,第二次细胞分裂时,同一条染色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一个是1条链被32P标记,另一条链被31P标记,一个是两条链都被32P标记,则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20和40条,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 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且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
45、分析回答:(1)可判断甲病属于_遗传病,而乙病属于_遗传病。(答什么染色体上显性还是隐性遗传)(2)5的基因型为_;7的基因型为_。(3)8和9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5和6再生一个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伴X隐性遗传 (3). AaXBY (4). aaXBXb (5). 1/4 (6). 1/16【解析】【分析】1、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双亲(-1、-2或-5、-6)不患甲病,但是存在患甲病的女儿,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由于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是伴性遗传病,由于且-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故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
46、遗传病。2、由于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根据分离定律进行解答。【详解】(1)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2)-5不患甲病和乙病,但是其儿子是甲病患者,因此-5的基因型为AaXBY;-7患甲病不患乙病,但有患乙病的弟弟-8,因此-7的基因型为aaXBXb。(3)-8其双亲不患甲病,但是有患甲病的姐姐-7,因此-8的其双亲是甲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8对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同时-8又是色盲患者,因此-8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由题
47、意知,-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且其女儿是乙病患者,因此基因型为AAXBXb,因此-8和-9再生一个患病女孩(不可能患甲病,只能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5的基因型为AaXBY,-6的基因型为AaXBXb,生一个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1/41/16。【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并写出遗传系谱图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对于遗传病发病概率的推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通过和题图信息对某些遗传病的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27. 下图A、B代表两种不同生物细胞某一时期的分裂图像,C表示细胞分裂过
48、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曲线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相应极之间的距离, 曲线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1)B细胞不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_(答两点)。 (2)B细胞的名称是_,同源染色体有_对。(3)若C中曲线的变化代表A细胞的分裂过程,则第15 min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条,DNA的数目为_个;该生物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脱氧核苷酸链为_条。【答案】 (1). 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2). 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3). 0 (4). 8 (5). 8 (6). 16【解析】【分析】分析图:图A细胞为方形,表示植物细胞,细胞中有同源染色
49、体,且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B细胞为圆形,表示动物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均质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图C中,曲线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代表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第10min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详解】(1)B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故其不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2)图B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均质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根据分析,第10m
50、in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故第15min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8条,DNA的数目为8个;该生物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8个DNA,故脱氧核苷酸链为8216条。【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8. 如图所示,图甲中的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
51、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酶,B是_酶。(2)在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中进行图甲过程的场所有 _。(3)图乙中,5是_。3的中文名称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和_(用文字表示)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_连接。【答案】 (1). 解旋酶 (2). DNA聚合酶 (3). 细胞核、线粒体 (4). 脱氧核糖 (5). 鸟嘌呤 (6). 磷酸 (7). 脱氧核糖 (8). 磷酸二酯键【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可知,该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
52、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分析图乙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详解】(1)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是DNA聚合酶。(2)图甲是DNA分子复制过程,在绿色植物根尖细胞中进行图甲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3)乙图是DNA分子
53、的平面结构,其中5是脱氧核糖,3和C碱基互补配对,其的中文名称是鸟嘌呤,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点睛】对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过程和特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9.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过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过程如下: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_和含35S标记的_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等量的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54、。然后放入等量的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被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2)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 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未进入。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子代噬菌体没有释放出来,否则细胞外_(填32P或35S)放射性会增高。【答案】 (1). 同位素标记法 (2). 脱氧
55、核苷酸 (3). 氨基酸 (4). 大肠杆菌 (5). 噬菌体 (6). 让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 (7). 较低 (8). 32P【解析】【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分析题图可以看出,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为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死亡;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详解】(1)赫尔希和蔡斯在实验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由于噬菌体不能直接生活在培养基中,因此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放入噬菌
56、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其中32P表示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因此培养基中用32P标记脱氧核苷酸,35S标记氨基酸培养大肠杆菌。(2)在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让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所以搅拌时间过短时,含有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就会留在细菌表面留在沉淀物中,从而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由于32P表示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图中“被浸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否则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该实验的方法、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把握噬菌体的特点,能够根据噬菌体的特点掌握培养噬菌体的方法,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中放射性出现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