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072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阅读训练第一部分一、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作些旁注,与同学讨论: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示例:“他的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设题意图: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说说本文表现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是着眼于整体把握,要通过全面感知课文内容才能回答;找课文精彩描写语句作评点,其实也就是旁批,是微观的分析,也可以说是揣摩语言。分析性格、气质,参见“问题探究”

2、,学生未必回答得全面、完整,只要抓住主要之点,答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给课文作旁批,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训练,经过训练获得的能力,学生现在和将来都用得上的;同时这也是一项个性化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地评点,并与同学交流,这种评点也是一种赏析,只不过它是间断的、不成篇的赏析。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可以灵活处理,评点得简单一些,但不能不做。二、作者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文学讲话)你觉得课文是怎样体现他的这种主张的?你对这种主张有什么看法?设题意图:此题意在对文章写法进行揣摩分析。首先学生要读懂这些话,它们强调的

3、重点是文章要短不要长,至于文章的深、远、高等也强调了,但不是强调的重点。作者为了强调自己的主张,用了同义反复的写法,深就是深刻,远就是远大,高就是高雅。这些话是对文章写法的高度概括,所以学生体会它们并用它们来观照课文时,要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这就是进行整体把握训练。参考答案: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的这种主张。作者不是泛泛地写人物的外貌和所谓性格特点,而是写出了梁启超独特的神采、气质、修养,一位著名人物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由这一次演讲看到了梁启超的政治素质之外的另一方面素质学术素质,可以联想到近代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梁启超的其他事情,联想到与梁启超有关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样的文章不可谓不深刻

4、远大。另外,作者笔下的梁启超是一位学问高深又很会演讲的学者,可以说具有卓越的才华和高雅的情怀;作者写文章非常强调“文调”,“文调”也就是格调,讲格调自然要求高雅,本文写得精彩,语言活泼生动,用的是纯正的白话书面语,又不时地自然加进文言词句,富有雅趣,这样的文章不可谓不高雅。第二部分一、品读体会1品读下面一段对梁启超先生的外貌描写,体会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蕴涵着怎样的情感。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2阅读文段,完成习题。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

5、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_,有时_,有时_,有时_。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1)将句子中的空缺补充完整,体味这样描写的妙处。(2)将能够表现听者和演讲者融为一体的句子抄下来,仔细品读,想想为什么梁实秋他们能够那样沉浸于其中。二、课外延伸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习题。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过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云儿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光,好似萤火千点,闪闪烁

6、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甲)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乙)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丙)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工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笑容又仿佛是哪里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又出现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

7、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漾漾地合了拢来,(丁)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冰心笑)1从第段来看,这篇散文开头的特点是什么?选出最佳的一项( )A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起。 B开门见山,揭示全文主旨。C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8、D展开议论,引出画面。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应填的一个词是什么?选出恰切的一组( )A藏 洒 笼 缠 B隐浸 笼 绾C躲 浸 罩 系 D隐洒 罩 系3将下段话复归原文,应置于何段之后?(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到窗口下想,默默的想。A段 B段 C段 D段4段中加粗的“这笑容”指的是( )A安琪儿的“微微地笑” B孩子的“微微地笑”C老妇人的“微微地笑” D三个笑容5本文的结尾段落有什么特点?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呼应开头,得出结论 B结束全文,点明主旨C展示美景,鼓舞信心 D抒发情怀,增强感染力6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A赞美人们的爱心。B歌颂人们的乐观。C赞美雨后放晴的美景。 D抒发在孤灯苦雨后看到清美图画的喜悦。【参考答案】一、1这段关于梁启超先生外貌的描写文字不多,但是很传神的将他的精神状态和个性刻画出来了。2(1)掩面 顿足 狂笑 太息 绘声绘色的将梁任公沉醉于自己的演讲的状态描摹了出来。(2)句子略;作为受传统文化浸润很深的知识分子,梁实秋确实能够与梁任公的爱好产生共鸣,对古典文学爱之愈切,沉浸其中亦愈深。二、1C 2B 3B 4B 5B 6A-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