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1汉字的最小单位。汉字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按写字时从下笔到提笔计算。(1)基本笔画。根据王羲之“永”字八法而来,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而其中最基本笔画有五种:横一 竖丨 撇丿 点丶 折 乛(2)变形笔画。基本笔画处在不同位置上或不同笔画组合时候所变化了的笔画。变形笔画的变形规则主要有四条:长短变形,“刈”。直弯变形,“月”。带钩变形,“小”。方向变形,“之”。(3)笔画的作用。正确计算和分析笔画,对查字典和索引,按照笔画排列人名等都有用处;还利于我们熟悉汉字结构,避免写错别字。(4)笔画的
2、组合方式。相离:二,川,儿,心,习,刁。相接:人,入,几,刀,上,个。相交:十,七,九,力,也,丰。2汉字的构件(部件)(1)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主要包括笔画、偏旁。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2)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
3、有偏旁一说。(3)偏旁的组合方式:上下结构:思,歪,品,冒,意,安,全。上中下结构:草,暴,意,竟,竞。左右结构:好,棚,和,蜂,滩,往,明。左中右结构:谢,树,倒,搬,撇,鞭,辩。全包围结构:围,囚,困,田,因,国,固。半包围结构:包,区,闪,这,句,函,风。穿插结构:噩,兆,非。品字形结构:品,森,聂,晶,磊,鑫,焱。3汉字的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
4、”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4汉字的架构。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块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进入这个方块形。在方块形中建构符号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义,是汉字书写的思维方式。如:品字第一个口占了上方,第二个口占了左下隅,第三个口占了右下隅。同样是三部件建构的“唱”字就不一样,口占了左方,第一个日字占了右上隅,第二个日字占了右下隅。5笔顺的基本规则和特别规则。基础规则:(1)先横后竖。(2)先撇后捺。(3)从上到下。(4)从左到右。(5)从外到内。(6)先中间后两边。(7)先里头后封口。特别规则:(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衣,为。(2)点在右上或里边,后写:我,瓦。(3)半包围结构:上右和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句,压。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边,廷,道,延。上边未包围的,先里后外:凶,幽,函。下边未包围的,先外后里:用,同,冈。右边未包围的,先上后里再右下:医,巨,匠。有的比较特殊,如:出,非,兆,舅,方,火。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