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传记分析鉴赏类题目常考题型1.赏析选材组材技巧(1)(2015全国卷)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2)(2013福建高考)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请简要分析。2.赏析表达技巧(1)(2011福建高考)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做简要分析。(2)(2011湖北高考)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3)文中大量引用了的诗词文章,有什么表达效果?共性解读两种题型题干中都有明确的提示:1.提示了答题相应的文本区间,如“本文”明示了文本区间为全篇,“多处”“梁思成”明示了文本区间为与传主相关的多个语段,“引
2、用了”“的诗词文章”则十分具体地指出了文本区间。2.提示了答题切入点,如“自传”“特点”提示了赏析文体特色,“例举”“分析”提示了分析选材技巧,“引用”与“效果”、“提到”与“什么作用”、“细节”与“评析”等字眼则明确地指出了赏析某种表达技巧的效果。角 度共性作用个性解读表现主题的角度揭示主题;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细节描写、映衬手法更强调由点到面,使主题更深刻。凸显人物的角度突出传主的个性特征或精神面貌;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引用:更强调全面真实地突出传主形象;映衬:更强调从侧面烘托传主;细节描写:更强调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艺术效果的角度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充实;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使文章具有某种特
3、色或风格;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传主。选材有时强调文章内容的真实可信;组材有时凸显文章的某种特色或风格。第一步审题干定方向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的提示确定题型和考查重点。第二步找角度析要点一般要从表现人物角度、表现主题角度、艺术效果角度分析;有时也可选择其中某个角度分析;有时也要从其他不常用角度(比如环境角度、结构角度)分析。一切要视情而定。思考角度析要点表现主题的角度这篇自传共有11个自然段,分为五个层次:第13段,介绍朱东润先生的家境、任职情况及献身传记文学的原因;第45段,讲述古代文学作品与近代传记文学的关系;第6段,讲述别传的特点;第79段,讲述对国外传记文学的看法;第1011段,讲述的是朱东润
4、先生自己对传记文学的认识体会和给明代张居正写传的创作实践。所以文本偏重学术经历,介绍了他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思考角度析要点凸显人物的角度通过上面梳理全文,把握层次内容,可以看出本自传是将写生平和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生平经历中引出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中体现生平经历,特别是联系文末最后一段以及“相关链接”,更是可以看出本自传将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呈现了出来。艺术效果的角度在行文中,穿插“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我写谁呢?”“穿新鞋走老路”等口语,语言平白如话,就像面对面闲谈一样,亲切,平易自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见见“课时检测”(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