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
2、代词曲之祖”。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
3、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 “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词发展到南渡时期,其主要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陈与义等。由于时代的巨变,这些词人都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些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词作、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变
4、化,因此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他们的词作大多表现出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情状的对比,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孱弱懦怯的对比等,因此这些词主要表现出了南渡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尤其是李清照的词,更是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她自成一家,独创易安体,词风朴素清新,手法细腻完美,并且雅俗兼用,达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她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创作不仅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更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词至南宋前期,开始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词坛更是大
5、家辈出,名作纷呈。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词人是辛弃疾、陆游、姜夔等人。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使得词的内容越发博大精深,风格更为浑厚雄健,因此把宋词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词人当属辛弃疾,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并且他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并且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尤其是他创作的词风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了词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词发展到南宋后期,由于时代的原因、文人地位的变化等,因此开始走向衰落。继而被元曲、元杂剧等取而代之。比如南宋灭亡以后,元政府的文化政策决定了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他
6、们变得“门第卑微”“职位不振”,这些促使当时写词的文人开始从事戏曲活动。加上进入元代以后,只有宋的一批遗民还在写词,比如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但他们的影响毕竟有限,因此,宋词开始日渐衰微,并由元代活泼口语化的、受民众欢迎的新的文学样式曲所代替了。宋词从唐、五代、北宋初年的诞生期,到北宋中叶到南渡的发展期,再到南宋前期的繁荣期,直至南宋后期的衰微期,其演变发展过程可谓曲折而丰富。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深受人们喜爱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宋词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1下列关于词演变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源于燕乐,始于唐代,李
7、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诗人创作的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萌芽状态。B至宋朝初年,词的题材与语言风格大体已定型;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宋词也作为新的文学样式、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得到快速的发展。C南渡时期,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使词作、词风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D南宋前期,宋词进入繁荣期。这一时期,词坛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词人以文为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创作的词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传统,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
8、现力,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B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C李清照、陈与义等亲身经历了时代巨变,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词作内容转而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D辛弃疾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词风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中期,宋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的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二是当时词人的音乐素养有了整体的提升,可以自己调曲作词。B苏轼词的出现,是词
9、的题材与风格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词的文学地位提高及发展方向改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C南宋前期,宋词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的豪放词相比,辛弃疾、陆游等人的一些词内容更加博大精深,风格更加浑厚雄健。D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备受歧视,一些词作者为生活所迫开始从事戏曲活动。随着词人数量减少、影响变小,宋词日渐衰微并被元曲取代。(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梁衡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我们换上
10、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正走着,我们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领路的刘局长说这是一条河,问要不要钻过去看一看。我说水是山的魂,哪能不看。因为林子太密,我们只好收起伞,任雨水洗面,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比如
11、庐山上、西湖边的那许多诗词、题刻,在自然女神看来无异于公园里常见到的废纸、烟头。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被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要先说一说这里的石头。石头的年龄自然比树更古老,而且因为有了这些遍野的石头,才拦住了伐木者的手脚,为我们留下了这片林子。国内一处很有名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大约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底,所以
12、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现在要说一说这些在乱石头间争荣竞秀的草木了。脚下最值得一说的是蕨类、苔藓等植物。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蕨草每一枝都长着七八片叶,而每个叶片都像剪纸或者木刻,不求线条的流动,却有刀刻石印般的凝重,况且它与恐龙同一个时代,在这林子里资格最老。说到苔藓,我小时不知见过多少,不过也就是雨后地上的一层绿毛。后来在南方热带雨林中见过更浓密、更鲜艳的,将石头裹成一块碧玉。在内蒙古林区见过大团生长的、颜色发暗的苔藓,那是驯鹿特有的饲料。而这里的苔藓因环境潮湿土壤肥沃,却长成了根根细草,又织成密密的一片,于
13、是也被叫作苔草。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染绿了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像一颗刚射入石中的炮弹,光溜溜的还没有爆炸;又像一枚仰面向天正待发射的火箭,膀粗腰圆,霸气十足。我只看了一眼就被惊呆了,拔不开脚步,时空骤然凝固。这是一棵红松,当初也许是一粒种子,落在石板上,靠着老林中的湿气慢慢地发芽,但它命运不济,一出生就躺在这个光溜溜的石床上。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
14、,聚积水分,酝酿能量,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长在一块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她挺胸拔背,平视前方。在南方热带雨林中我见过如乱麻般的气根,在华北平原上我见过老槐树下块状的疙瘩根,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决绝而又从容地在条石上匍匐的苗条的松树根。已分不清,它是树贴在石上的根,还是石上鼓起的一道棱。这树身里分明已经注入石质的坚硬,却又划出这样柔美的弧线,好一个“幽谷美人”。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
15、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这就成了动物们的摇篮。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准备开发这片幸存的原始林的。(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的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
16、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答:6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
17、,未忍杀,故置之。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面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一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
18、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人之材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惟君子则不然。锤毓与参佐射,魏舒常为画筹,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发无不中,举座愕然。俞大猷与人言,恂恂若儒生,及提桴鼓,立军门,勇气百倍,战无不克
19、者。若此者,固不可多得也。其次醇谨而不足有为者;其次跅弛而可以集事者。若但能害人而不足济事,则狗而已矣!虽然,吾又尝闻某氏有狗,竟夜不吠,吠则主人知有盗至,是狗亦有过人者;然则搏噬行人而不御贼,虽在狗亦下焉者矣。(选自冉氏烹狗记,有删改)7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是( )(3分)A且数十武 半步,泛指脚步B惊而诘其故 追问C盗惊而遁 隐藏D恂恂若儒生 谦恭谨慎的样子8 下列各组加点字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然以其猛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C.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 言之,貌若甚戚者D卒灭于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
20、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冉氏因狗猛而惜之,但是这只狗在冉氏父子与贼激烈搏斗中一反常态,蜷曲于床下,露出了怯的本质。B选文中冉氏最终恼而杀了猛狗,作者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C作者认为人的才能都有长处和短处。在人才问题的“用其长”“容其短”方面有个“质”与“度”的区别。只有以具各长处为前提,有所短方不足怪,如那种德性淳朴恭谨而无大作为者,那种禀性放荡不羁但可成大事者。D石氏基业毁于石虎的例子说明“妇人之仁”的内涵是重其用不计其害,从而把冉氏最初对狗爱其猛、忍其害,以及刘氏觉得狗可防贼,不计搏己之怨,视为“妇人之仁”。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苟其职之不举,斯
21、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4分)译文:(2)虽然,吾又尝闻某氏有狗,竟夜不吠,吠则主人知有盗至,是狗亦有过人者。(4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一平视,一仰视,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将近百层之高。画面宏大,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B诗的前两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
22、小托衬出别样的悲怆。C诗歌结尾“鲲鹏”“图南”都典出于庄子逍遥游,诗人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D全诗以哀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12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3)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
23、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8分)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_,不管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它们总是向外界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_,才能成为鲜活、可亲的大众文化。可以说,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而今,当综艺“爱上”诗词,当故宫变得“萌萌哒”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经历“蝶变”,正在用老百姓更加享受的方式,悄然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答:15我国
24、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任选下面两个节日其中的一个,仿照例句,用一句话表现它的特点。要求:内容符合节日特点,富有文采。(4分)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清明节:_中秋节:_四、写作(4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这座久负盛名、每年接待近1300万人次游客的哥特式建筑被熊熊大火吞噬。网友对此热议:有人说此次大火让我想起圆明园;有人说还没来得及去,却永远没有了机会;也有少数声音说,圣母院是万里之外的法国的事,中国人跟着起什么哄与此同时,各国领导也纷纷发声,表达惋惜之情;亿万富翁们争相捐款,支持重建。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
25、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北宋中期”概念表述范围不准。按照原文理解,宋词“作为新的文学样式和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不在同一个时期,前者为“北宋中期”,后者为“北宋中期以后”。2.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转而贴近现实生活”表述有误。原文表述是“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可见宋词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表达,而李清照、 陈与义等人的诗作更多的表现了国破家亡的忧愤。3.
26、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表述“为生活所迫”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促使当时写词的文人开始从事戏曲活动的原因是“门第卑微”职位不振”。4.选D“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结合结尾和全文来看,作者对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忧虑的。5.解答本题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特点,包括用词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此基础上点出如此用词和使用修辞手法的好处。画线句使用了“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等叠词,这些词语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
27、朦朦胧胧的雨”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画线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激流的形态及其周围的环境。另外,还要分析使用叠词和修辞手法的作用。参考答案: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形象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和激流的形态。(每点2分)6.解析:文章第段有关于“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的议论。第段有关于以原始林为镜的议论。这些议论是作者在游览原始森林时发出的,直接表明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是作者观点、态度的体现,这些观点、态度是文章主旨的外化;另外,这些议论使文章不单单是一篇游记,增加了文章的思想
28、魅力,促人思考。参考答案:通过议论直接表明作者游览原始森林时的感受和观点;以描写为铺垫,通过议论升华文章的主旨;不失时机的议论充实了文章思想容量,使文章深刻精警,促人思考,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每点2分)7.选C遁:逃跑8.选AA介词,表原因,因为;B助词,表取独/代词;C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9.选C选项中“人的才能都有长处和短处”这一理解绝对化了,从原文最后一段“人之材,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惟君子则不然”句可知,君子并非这样。10.解析:(1)注意关键词语“苟”“举”“庸”等的翻译。
29、(2)注意关键词语“虽然”“竟”“是”等的翻译。参考答案:(1)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种狗,难道可以留下来?(2)虽然这样,我也听说过某家养的一只狗,通宵不叫,它一叫,狗主人知道一定来了盗贼,这样可知,狗也有比人好的。参考译文:本县有家姓冉的人家,养了一只很凶猛的狗。它碰到路过的人,就要追上去咬,常有过路人被它咬伤。遇到有人被它咬伤,狗主人就亲自上门去向被咬伤的人道歉,拿出钱来给人家治伤,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那姓冉的为此而很讨厌那只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就还是养着它。刘位东告诉我说:“有一次我夜里走回家,离家门还有一里多路,许多狗围着我汪
30、汪地叫,冉家的狗也叫着迎上前来,我用折下的柳枝向它们横扫过去,许多狗都退回去远远立着,只有冉家那狗竟奔上来要和我搏斗。它冲了好几次,我几乎被它咬伤。我边斗边走,走过冉家门口往东,过了几寸步,那狗才停止了追咬。当时我巳很疲惫,幸而离狗已远了,我才在路旁休息,歇了好久才离开,那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回家以后,我想:这只狗倒是奸狗,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听说姓冉的很讨厌这只狗,早上如果在市集上遇到他,一定劝他不要杀掉这只狗。这样的狗,是千金也难买到的!“过了几天,冉家的邻居到我家来,我问起那只狗。他说已经杀掉烧来吃了。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
31、么。他说:那一夜,盗贼进了冉家。主人发觉了,叫醒两个儿子,一起拿了棍棒去追赶,盗贼害怕了逃跑了。主人心里疑惑:怎么狗不叫呢?呼狗,狗不应;到处找,找不到。回房要上床,听到床下象有喘息的声音,用烛一照,见正是那只狗。它蜷屈了身子蹲伏着,一动也不敢动,低了头,闭了眼,好象唯恐有人听到它的声声的样子。主人说:咳!我过去忍住而不杀它,是因为想它有一天紧急中可以有用处,哪知它追咬过路人是勇敢的,见了盗贼却这样胆小畏缩!就为了这样,第二天把它杀掉烧来吃了。”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养猫的,是要猫捕鼠;养狗的,是要狗防盗。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种狗,岂可以留下来?石勒要杀掉
32、石虎,他母亲说:“跑得快的牛小时候,总会弄破车子,你还是稍稍容忍他吧。”到后来石勒的后代,到底灭绝在石虎之手。只贪图牛能跑得快,不管车子会撞破,尚且不对;何况只撞破车子的牛实际跑不快呢?然而那种女人的仁慈心肠,古今都一样;从此说来,那姓冉的所有的才智,超过了一般人多得多了。一个人的才能,有长处,一定也有短处,只是特出的人却并非如此。锤毓和他的僚属比赛射箭,魏舒常给他计数,后来有一次比赛人数不足,请魏舒加入补足名额,他每次射箭没有不中箭靶的,在座的人都觉得出乎意外。俞大猷平时和人说话,温和恭顺象个书生,但他一立到军营门口,手提军鼓鼓槌,马上勇气百倍,指挥战斗,战无不克。像这样的人物,当然是不可多
33、得的。次一等的人,是忠厚谨慎而不能大有作为的;再次一等的人,是行为放浪但还可以做成事隋的。如果是只能害人又不能做什么事的,那不过是一只狗而已!虽是这么说,我也听说过某家养的一只狗,通宵不叫,它一叫,狗主人知道一定来了盗贼。这样可知,狗也有比人好的;至于那只会咬过路人而不敢抵抗盗贼的,虽在狗类中,也是最最下等的了。11.选D应为“以壮景抒悲情”。12.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
34、力感。13.答案:(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4.解析:第空,由后文“不管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它们总是向外界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可知此空应填入表达文化传统被收藏;第空,根据前文语意,以及后文“才能成为鲜活、可亲的大众文化”,可知此处应填入表达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意思的句子,并且应该运用关联词“只有”,从而与后文中的“才”搭配;第空,首先确定此处用“不是”“从来不”等词语,与后文“而是”搭配,然后从内容上确定不缺少的是“传统”,与后文“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呼应。参考答案:这些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传统文化
35、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我们不是缺少传统)15.解析:本题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所选节日的特点。一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二要表现出节日的特点,三要使语句富有文采。参考答案:(示例)清明节: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节: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16.写作指导材料提供的是对于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网友的热议、各国领导的反应以及亿万富翁的举动。网友的热议举出了三条,态度指向性较为明显,可分别针对此三条做独立解读:两把大火烧出不一样的痛。虽然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但巴黎圣母院的烧毁给人们的提醒是保护好文物,而火烧圆明园更重要的是警醒我们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珍惜当下,定好目标就积极努力争取,不留遗憾。时不我待,时不再来。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描绘了世界文明,显现了人类的智慧与伟大,爱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用宽阔的胸怀对待不同的文明;隔岸观火的思想要不得。至于各国领导纷纷表达惋惜之情,亿万富翁“争相捐款,支持重建”,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对世界文化遗产不能得到保护而遭受毁坏的惋惜,对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是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卓识。据此可以立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