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失街亭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诗意解读】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的,只有青山依然存在,日升日落也不曾改变。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的佐料、闲谈的内容。【名句识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考点演示】开头两句化用了哪两个古人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案:开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
2、“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了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作者介绍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
3、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崇刘备、贬抑曹操的强烈倾向。背景解读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二是中路的斜谷,路程较近;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司马懿料定孔明“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一旦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而司马懿也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之重要。字音
4、ynjqsjbiohqnjshnshnylchuyunnhunhnnynnhuduzhu字形撤兵撒播叫嚷攘除杀戮戳穿俸禄忙碌近义词辨析倍道而行 背道而驰 冲要 重要 要道 倍道而行:用加倍的速度进军。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措手,着手处理,应付。置之死地而后生:放在有生命危险的境地,才有生的希望。即以必死的决心进行战斗,才有可能决战取胜。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按兵不动: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副实。词语解释1课文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提示:(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
5、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马谡的三次“笑曰”(“笑”诸葛亮“多心”,“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勇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2马谡“三笑”表
6、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提示:一笑诸葛亮多心,魏兵怯弱。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此句写出了他的麻痹轻敌,他早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边风,而且语气里还有点笑话军师的谨慎多余的意味。二笑王平女子之见,庸碌无能。当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熟读兵书当作炫耀的资本,完全听不进王平的一词半语。这个片段通过有特色的语言描写,使一个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三笑司马懿的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马谡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是,有我马谡重兵把守,居高临下
7、,精明干练的司马懿也只是心虚懦弱的等闲之辈,根本不在话下。马谡三笑,通过对他的神态、语言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他狂言不休、贸然处事、骄狂自大、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结构图示失街亭这个故事,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和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主旨归纳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对应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提示】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层次,才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线索,并对其作用进行分析。【答案】(1)线索:街亭的攻守。(2
8、)本文的情节安排: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围绕这些矛盾展开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先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山上。次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最后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
9、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九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2关于失街亭,有人认为责任在马谡,也有人认为责任应归诸葛亮,你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待的?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对应考点】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提示】本题第一问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即可,第二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示例一)失街亭是马谡的过失,他应负全部责任。诸葛亮“言未毕”,他便抢着说“某愿往”,并且置诸葛亮强调的“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于不顾,口出狂言:“岂一街亭
10、不能守耶?”“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显示出他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自量力。俗话说“骄兵必败”,他如此骄傲狂妄,目空一切,焉能不败?到街亭之后,他又目中无人,笑诸葛亮“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又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当自己的军队失败之时,却不能压住阵势,竟然临阵脱逃。这样的一个人,责任自然在他。(示例二)街亭之失,责任在诸葛亮。因为他不能知人善任,不能识才而用,明知街亭乃“吾军之咽喉”“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却未能有效地阻止急于争功的马谡。并且,他用人而疑,派王平相助马谡,恐二人有失,再派高翔接应,又派出魏延去街亭之后屯扎,再又派赵云、邓芝当作疑兵,明知所
11、派之人都不能胜任,何不深思熟虑再做决策。因此街亭之失,诸葛亮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无论是哪一种,从中都可借鉴: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用人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考虑。对比手法写人的两种情况:一是通过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人物的变化;二是通过两个人的对比,突出一个人的特点。无论是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还是两个人对比,都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进行。可以在一个方面如外貌、动作、语言、爱好、性格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几个方面同时进行对比。技法镜鉴用好对比 写活人物正反对比、衬托是失
12、街亭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用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诸葛亮部署的正确,用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用司马氏父子的机警善谋反衬马谡的无能。【即时小练】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运用对比手法。300字左右。【答案】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的最终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其
13、实不然,我认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位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旁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考点解读】“发掘”,必须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出发,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
14、面切入。这点考试说明做了明确的要求,换言之,即支撑观点的依据必须源自作品。对接高考小说阅读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要求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方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丰富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
15、,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重亲情、族情、乡情,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
16、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解题指导】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需要认真研读文本,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认真分析。阅读、答题时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1整体阅读、科学分析,从宏观上进行艺术感受与把握。把握住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就等于抓住了探究的精髓。2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譬如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是:勤劳俭朴,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谦和持中;家庭为重,亲疏有别;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是:爱国爱家,关心社会;义利兼顾,礼貌文明;
17、勤奋朴实,勇敢谦和;标新立异,敬业乐群。3注意标题和体裁。要分析小说的标题,因为标题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注意小说这种独特文体的特征。4抓关键性的语句。作品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最能说明问题,帮助我们把握探究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是抓“文眼”,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韵味深长的语义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阐明观点的议论抒情句以及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都值得关注。5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家的相关情况。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产生总要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写作动机、人生态度、秉性气质、写作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知人论世可为解题提供许多重要
18、的信息。6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文本。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而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7注意分析方法。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全面、深刻,避免以偏概全;要辩证统一;要叙议结合,有理有据;要充分具体、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8注意思维的整合。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整合的过程,要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形象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整合起来揣摩;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失误。【真题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溜 索阿 城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
19、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
20、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前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脚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溜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抖地长出去。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溜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
21、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 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
22、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地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 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答案】深刻意蕴: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驼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
23、、相互信任、关心爱护。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本文所写的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孔明挥泪斩马谡(独幕剧)时间: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地点:汉中孔明营帐内剧中人物:蜀国丞相孔明;蜀国参军马谡;蜀国大将赵云、王平、高翔、魏延以及武士数名。布景:营帐正上方是孔明的桌椅,其上悬挂一横匾“执法如山”。其下左右两侧各四套桌椅,桌上置有简陋酒器。营帐门口有四名佩刀武
24、士把守。美文赏读开幕时,孔明手握羽扇独坐,马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脸色铁青)大胆马谡,你失守街亭,折兵数万,该当何罪?你狂妄自大,不听王平劝谏。你枉读兵书,脱离实际,违反军令罪加一等,当以军法处置!来人马 谡(跪着,头触地)愚臣罪该万死!孔 明(喘着粗气)来人啊!推出去!斩首!(王平入帐,跪拜)王平丞相息怒,依微臣之见,马将军虽然失守街亭,但他为国忠诚,国难当前能挺身而出,可亲可敬。马将军曾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街亭既已失守,不可追也,望丞相赦之死罪,让他戴罪立功吧!孔明死罪已定岂得更改!明正军律,以服众人。拿下!(子龙入帐,跪拜)赵云丞相执法如山,严明军纪,军营上下无不佩服。恳请丞相网开一面,
25、我敢以性命担保马谡绝不会重蹈覆辙。不以成败论英雄,念其前功,望丞相三思呀!孔 明(苦笑)子龙居然也为其请命!退下!赵云论罪过,马谡有之,子龙、王平、魏延、高翔亦有之。孔明你等四人已尽心尽力,功不可没。而马谡自作聪明马谡(猛抬头,额头已出血)丞相英明,马谡罪不可赦,我已立军令状,那就斩我全家吧!孔明(猛击桌子)马谡大胆,居然一错再错。街亭失守,你之过也,与妻子儿女无关,我斩杀他们,何理之有?那我不成了天下罪人吗?(蒋琬急切入见,跪拜)蒋琬臣听说春秋时楚国大将成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在此关键时期,斩杀智谋之臣,难道不可惜吗?何况马谡与丞相感情弥笃。孔明孙武能制服天下,用法严明也。今四方纷争,兵戈方始,若不严明执法,怎能成就大业?马谡与我皆兄弟,但感情与军律等同吗?感情与军国大事能相提并论吗?马谡之妻子儿女,我会善待他们的。马 谡(泪流满面)丞相英明,丞相之恩,我来世相报。孔明我也有罪呀!不可饶恕的罪呀!我将请求陛下治罪于我,降官三级,以服众人(孔明大哭不已)马谡被推出斩首!(众人痛哭流涕)幕下(伴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