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自招班,含解析)(考试内容:必修1至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考试用时:90min;)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总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答案统一填在指定位置,否则以零分处理)1.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发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重力,说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
2、不一定为零B. 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C. 枪筒里的子弹,扣动扳机火药刚刚爆炸的瞬间,尽管子弹的速度接近零,但子弹的加速度可以达到5104m/s2,说明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D.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流强度I=U/R就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答案】C【解析】【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详解】A项: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重力,说明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平衡条件合力为零,故A错误;B项: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
3、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B错误。C项: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故C正确;D项: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电流强度I=U/R不是比值定义法,故D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基本物理知识,注意平时多记忆即可。尤其注意比值定义式和推导式的区别,推导式往往限制应用范围的。2.横峰中学高一(6)物理实验小组看了书本上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的内容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速度传感器,图甲为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
4、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设超声波的速度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B. 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内,超声波通过的位移为C. 超声波的速度为D. 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超声波传播的最远距离第二次比第一次大,可知物体到小盒子P距离越来越远,故A错误;BD由图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所用的时间为,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D正确;C由图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故C错误。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
5、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对水平挡板的压力大小可能为B.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C.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D. 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答案】C【解析】【详解】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b受到接触面的静摩擦力,大小f=F; 因此它们之间一定存在弹力,则弹簧的弹力大于物体b的重力,由整体法可知,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大于为2mg,故AD错误,C正确;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a物体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4.质量为m的物体P置于倾角为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6、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与小车,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2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的速率为vB. P的速率为vcos 2C. 绳的拉力等于mgsin 1D. 绳的拉力小于mgsin 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小车速度沿绳子和垂直绳子方向分解为v1、v2,P的速率等于,A错误、B正确;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减小,P的速率增大,绳的拉力大于mgsin1,C、D错误;故选B。考点:速度的分解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
7、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加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摩擦力一定变大B. 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C.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 弹簧弹力一定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对物块A,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若Fmgsin,摩擦力变小,故A错误;以A、B整体为对象,没有外力F时,墙壁与B之间没有弹力,有了F之后,墙壁与B之间有弹力,故B错误;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D
8、正确;故选BD。【点睛】最初A.B之间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施力F后,摩擦力可能变小,可能不变,可能变大;将A.B整体分析,力F有水平向左的分力,所以B与墙面的弹力变大,力F有竖直向上的分力,所以B与墙之间有静摩擦力;由于弹簧的形变没有变化,所以弹簧的弹力一定不变。6.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落地时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任何时刻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的大小都是不变的,即任何时刻的速度的水平的分量都是一样的,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速度变化的方向竖
9、直向下,故D正确。7.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大小为F的恒力向前推车厢,在车减速行驶时间t的过程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人相对车厢静止,取车前进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人的速度改变量为V=B. 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C. 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D. 车对人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答案】C【解析】【详解】A取车前进方向为正方向,车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人的速度改变量为,故A错误;BC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重力及车对人的作用力,合力大小为ma,方向水平向右,故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应为故B错误,C正确;D水平方向对人应
10、用牛顿第二定律,如果恰有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为零,故D错误。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球同向运动的vt图象,甲球从静止出发,乙球以某一初速度运动,在t3 s时两球恰好相遇,则()A. 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出发,且t2 s时两球相距最近B. 在t1 s时乙球在前,甲球在后C. 在t2 s时乙球在前,甲球在后D. 在t0时,甲、乙两球相距2.25 m【答案】CD【解析】A. 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出发,在t=3s时两球恰好相遇,即相距最近的位置应该是相遇点,故A错。B、在v-t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物体位移的大小,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在t=1s时和t=3s时,乙比甲多出来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甲乙在t=
11、1s和t=3时相遇,故B错误;C、在t=1s时乙追上甲,所以在t=2s时乙在甲的前方,故C正确;D、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甲的加速度为 ,运动2s后两者速度相等,所以 ,解得: 甲乙在t=3s时相遇,所以在t=0时,甲、乙两球相距 ,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D9.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有A、B、C三点,现从这三点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三个小球均落在斜面上的D点今测得AB:BC:CD5:3:1,由此可判断()A. A、B、C处三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1:2:3 B. A、B、C处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初速度间的夹角之比为1:1:1C. A、B、C处三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2
12、:1D. A、B、C处三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在空中相交【答案】BC【解析】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三个小球下落的高度之比为:9:4:1;由,可得飞行时间之比为:3:2:1;故A错误;因为三个小球位移的方向相同,速度夹角正切值一定是位移夹角正切值的2倍;所以速度与初速度之间的夹角一定相等,故为1:1:1;故B正确;因三个小球下落的水平位移之比为:9:4:1;时间之比为:3:2:1;水平方向有x=vt可得,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2:1;故C正确;最后三个物体落到同一点,故三个小球的运动不可能在空中相交,故D错误。所以BC正确,AD错误。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的AB两小球由轻质
13、细绳贯穿并挂于轻质定滑轮的两侧,两球离地面距离均为L=6.25m,现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已知两球与轻绳间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其重力的一半、且等于滑动摩擦力。两侧轻绳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取g=10m/s2,不计轻绳与轻质定滑轮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A先落地B. 球B先落地C. 球A落地速度大小为m/sD. 球B落地速度大小为10m/s【答案】AD【解析】【详解】由于绳为轻质的,分析可知球A与绳的作用力为静摩擦力,球B与绳的作用力为为滑动摩擦力,对球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g-=2maA解得对球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B得由运动关系得解得t1=1s与绳子脱离,以后A、B球
14、做竖直下抛运动,A球下落的高度为hA=aAt12=3.75mB球下落的高度为hB=aBt12=2.5m此时A球的速度为vA0=aAt1=7.5m/sB球的速度为vB0=aBt1=5m/s对A球有2g(L-hA)=解得对B球有2g(L-hB)= 解得:A球还需时间落地,则有B球还需时间落地,则有所以A球先落地,故AD正确。11.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时刻,以初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由此可以确定()A. 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B. 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C.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D. 斜面倾角【答案】ABD【解析】
15、【详解】根据图线的“面积”可以求出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为,故A正确由于下滑与上滑的位移大小相等,根据数学知识可以求出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设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 ,得到,故B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得:上滑过程:-(mgsin+mgcos)t0=0-mv0 ,下滑过程:(mgsin-mgcos)2t0=m ,由解得: ,由于质量m未知,则无法求出f得到 ,可以求出斜面倾角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分析位移和物体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也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结合求解f和sin12.贞白中学高一(3)的物理课外活动小组欲测滑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
16、速度以及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童欣同学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和滑块用细线连接,跨在木板上端的小定滑轮上,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线小球自由落下,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他反复调整挡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然后用刻度尺测量H=1.25m,x=0.50m,h=0.30m。根据以上数据可得滑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a和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10m/s2)A. =3.0 m/s2B. =4.0 m/s2C. =0.20D. =0.25【答案】BD【解析】【详解】对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17、,则有得对于滑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与小球自由下落时间相等,则有联立以上两式,得由图看出联立解得:故BD正确。二、填空实验题:(共1题,每空2分,共14分。)1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铅山一中高一(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来完成“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在不挂重物且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
18、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所示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C点的过程中,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4)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由此图象可得随F变化的表达式为_根据力与运动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
19、的物理量应是_(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中正确反映aF关系的是_ABCD【答案】 (1). B (2). A (3). B (4). (5). a4.7F (6). 质量 (7). A【解析】【详解】(1)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故B正确;(2)2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为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得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和其他阻力平衡,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3判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根据纸带上相邻点间的距离相等判定,故需计时器打点,故B(3)4由于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点为AC的时间中点,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
20、点的瞬时速度,即.(4)5因aF图象为直线,则设akFb,由题图读出b0.005,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可得:k4.7,在作图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表达式可写成a4.7F.6由等式两端的物理量单位可知,左侧单位m/s-2,右侧F单位为N所以k的单位为,所以与斜率有关的物理量是质量(5)7设小车质量为M,以重物与小车整体为研究对象,则m与M为定值,故A正确三、计算题:(共4题,共38分。)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物块被质量为m的夹子夹住刚好能不下滑,夹子由长度相等的轻绳悬挂在A、B两轻环上,轻环套在水平直杆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与夹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
21、力加速度为g.求: (1)直杆对A环的支持力的大小; (2)夹子右侧部分对物块的压力的大小【答案】(1) (2)【解析】(1)由题意得,直杆对A、B环的支持力FN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选取物块和夹子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平衡的条件可得:2FN=(M+m)g 解得:FN= (2)由于物块恰好能不下滑,故物块受到两侧夹子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m,fm等于滑动摩擦力,设此时夹子一侧对物块的压力为F,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2fm=Mg fm= F 联立解得:F= 15.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跑道上加速时,最大加速度为5 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50 m/s,航空母舰上的跑道长
22、100 m。(1) 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发动机从舰上起飞?(2) 为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相对静止空气),航空母舰还需逆风行驶。在5级清风即风速为10m/s的天气下,对于该型号的舰载飞机,航空母舰必须以至少多大的速度(相对海面)逆风行驶?【答案】(1)不能起飞(2) 【解析】【分析】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求出飞机经过100米跑道获得的速度,与飞机的起飞速度相比,可以判断飞机能不能飞起来;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求出速度【详解】解:(1)飞机自身从舰上起飞,设飞机获得的末速度为由得:所以飞机不能起飞(2) 以海面为参考系,则舰载飞机在航母上相对海面的初速度为:飞机离开
23、航母时相对海面的速度为:对于飞机有:对于航母有:其中解得:或 (舍去)16.如图所示,一艘轮船正在以4 m/s的速度沿垂直于河岸方向匀速渡河,河中各处水流速度都相同,其大小为v13 m/s,行驶中,轮船发动机的牵引力与船头朝向的方向相同。某时刻发动机突然熄火,轮船牵引力随之消失,轮船相对于水的速度逐渐减小,但船头方向始终未发生变化。求: (1)发动机未熄火时,轮船相对于静水行驶的速度大小;(2)发动机熄火后,轮船相对于河岸速度的最小值。【答案】(1)0.8 (2)2.4m/s【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的合成法则,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熄火后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减小,但其方向不变,当减
24、小到与的矢量和与方向垂直时,轮船的合速度最小,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详解】(1)发动机未熄火时,轮船运动速度v与水流速度方向垂直,如图所示故得此时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的大小为:又设v与的夹角为,则(2)熄火前,船的牵引力沿的方向,水的阻力与的方向相反,熄火后,牵引力消失,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减小,但其方向不变,当减小到与的矢量和与方向垂直时,轮船的合速度最小,则有:【点睛】考查运动的合成应用,掌握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知识,注意随着船速减小,当其与合速度垂直时,合速度达到最小17.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可看作质点)叠放在足够长的木板的右端,木板放在由智能材料辅设的水平地面上。现在
25、木板的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F的大小可变,01s内智能材料辅设的地面光滑,t1=1s后智能材料辅设的地面变得粗糙,2s末现撤去拉力,图乙为04s内木板的v-t图像(图线与时间交点数值未知),木板质量M=3kg,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1=0.2,木板与智能材料辅设的粗糙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2=0.2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01s和1s2s两段时间内的拉力大小。(2)为保证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3)t=0开始到物块和木板均停止物块相对木板走过的路程。【答案】(1) (2) (3) 【解析】【详解】(1)01s: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图象求得对木板,在01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1s2s,由速度公式得木块仍加速,加速时间为由平衡条件有解得:(2)由木块和木板的位移关系有(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的加速度为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木块减速的时间为木板减速的时间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