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353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课内阅读(一)(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对于成年动物来说

2、,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习说”。他们认为,游戏

3、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使用棍子“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

4、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北极熊的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亨德和所有研究动物游戏行为的专家都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5、(节选自动物游戏之谜)1. 下列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演习说”认为,动物需要熟悉将来要掌握的“技能”和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所以必须用游戏的形式来排演或演习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B. “自娱说”认为,动物需要使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平衡,而游戏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C. “学习说”认为,游戏是动物最好的学习方式,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D. “锻炼说”认为,对动物而言游戏不是学习而是“锻炼”,科学家发现一些动物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游戏对它们的生存大有好处。2.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理由的一项是( )A. 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B. 对于成年动物,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C. 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它们的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D. 自得其乐的游戏,可以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类对此了解得还不够,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更深人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B. 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像本文这样列举出各种假说,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

7、,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C. 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种认识上的进步将促使人类重新审视和动物的关系,也有利于重新认识人类自身。D. 人类从事的体育活动最初就是起源于动物游戏,由动物式的游戏行为扩展而来,我们人类应该发现、欣赏、尊重、善待身边的动物:与它们和睦相处。【答案】1. B 2. D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所以必须用游戏的

8、形式来排演或演习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错误。结合“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分析,“所以必须用游戏的形式来排演或演习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过于绝对。C项,“最好”无中生有。原文为“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D项,“不是而是”错。原文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

9、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理由的一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D项,强调“自娱说”,但是没有否定“演习说”。结合“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等分析,选项内容没有否定“演习说”。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及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

10、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推断。D项,“就是起源于动物游戏”错。结合“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分析,“人类从事的体育活动最初就是起源于动物游戏”于文无据。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11、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12、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

13、慌忙的说。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唔唔。”她含胡的回答。“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我么?”“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阿阿,你不知

14、道他力气多么大呀。”“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我想,你不如及早

15、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

16、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

17、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怜悧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

18、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妈的“关心”使祥林嫂恐惧并“悟”出自己有罪,“被人吃者”却有意无意地帮助了“吃人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了作品主题。B. 捐门槛后四婶依然不让祥林嫂碰祭品,小说

19、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当时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毁灭打击之后,自卑、恐惧、精神崩溃的心理状态。C. 最后一段写天地圣众使用了反语的修辞,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讽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骗人、杀人的本质。D. 最后一段写了鲁镇年底“祝福”的景象,与小说祝福开头形成呼应,以乐事衬哀情,揭示出封建迷信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5. “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试从语法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6. 小说题目是“祝福”,以“祝福”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原小说全文分析。【答案】4. B 5. 相同点:都是对祥林嫂的阻止,不让她碰祭品。不同

20、点:两句话的语气轻重不同,前一句是普通制止,后一句命令的意味更强烈,语气更重,态度也更严厉,表现了四婶内心的恐慌和不满。原因:后一句采用倒装的句式,对“你放着罢”起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6.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个标题,能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发人深思,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是作者对祥林嫂这一类因中封建礼教之毒而死的劳动妇女的深深同情,是对她们未来命运的祈祷和祝福。【解析】【4题详解】

2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夸张的手法”错误,“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是比喻不是夸张。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品味精彩语言艺术的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题干要求比较两句话在表情

22、达意上有何异同。这两句话是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时的语言描写:“祥林嫂,你放着罢!”这个句子是一般祈使句,“你放着罢,祥林嫂 ! ”是倒装祈使句,“你放着罢”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命令的意味更强烈,表现了四婶内心的恐慌和愤怒,可见四婶慌忙之至、忌讳之深,也可见四婶态度严厉之极。结合语境分析,四婶的话对祥林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次出现的语境是:“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这一次的祥林嫂只是感觉难为情、不理解而不知所措,对她的伤害主要是浅表性的。第二次“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

23、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四婶这一次呵斥后,祥林嫂发生了一连串的反应, 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说明对她造成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伤害。总之,倒装句、祈使句的使用,表现了说话者的颐指气使,这是对祥林嫂的致命打击,更加揭示了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人性的卑劣和扭曲。【6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人物、情节、主旨、本身特殊效果几个方面来答,有修辞的要答出修辞

24、并分析效果。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不能只说套话。从情节结构看,祝福是小说情节的枢纽,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关系,以“祝福”为题,与作品内容相符。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善。从塑造人物看,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祝福的环境具有典型性,小说以“祝福”为题,不仅点明了主人公悲惨的死去的时间,而且揭示了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必然性。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意在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从主题看,作者用“祝福”为题,意在反讽。鲁镇家家“祝福”,“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祥林嫂死于

25、“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祝福声中,祝福的欢乐气氛与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点睛】小说标题的作用一般有:概括情节,揭示主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象征,深化主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小说阅读题中,如果题目中问到:小说以“XX”为题目的好处是什么?小说以“XX”题目的目的是什么?小说为什么以“XX”为标题?我们一般可以考虑从小说标题的作用角度去解题。解答此类题目需注意运用专业术语,还要结合文本作具体阐释。二、古诗文阅读(一)本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

26、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天宝初,进册贵妃。它日,妃以谴还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知帝旨,是夕,请召妃还。妃见帝,伏地谢,帝释然,抚尉良渥。妃每从游幸,乘马则力士授辔策。凡充锦绣官及冶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须索,奇服秘玩,变化若神。四方争为怪珍入贡,动骇耳目,天下风靡。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天宝九載,妃复得谴还外第,国忠谋于吉温。

27、温因见帝曰:“妇人过忤当死,然何惜宫中一席广为鈇锧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动,辍食,诏中人张韬光赐之。妃因韬光谢帝曰:“妾有罪当万诛,然肤发外皆上所赐,今且死,无以报。”引刀断一缭发奏之,曰:“以此留诀。”帝见骇惋,遽召入,礼遇如初。因又幸秦国及国忠第,赐两家钜万。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兄弟,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诀,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帝至自蜀,

28、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命工貌妃于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节选自新唐书杨贵妃传)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B. 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C. 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D. 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

29、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廷无当帝意者 当:适合B. 比中仄,帝尚不御食 比:并排C. 妃见帝,伏地谢 谢:感谢D. 而禄山母事妃 母:母亲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贵妃是隋朝梁郡通守杨汪的四世孙女,玄宗一见之下觉得她不同一般,就下旨说是出自杨贵妃的本意,请求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B. 杨贵妃生活奢华,为她服务的工匠居然达到一千余人,各地官员争相进贡奇珍异宝,甚至专门设置驿站为贵妃传送新鲜荔枝。C. 有一天,杨贵妃因受责被送还杨铦居宅,可不久玄宗就因贵妃不在身边而不思饮食。高力士

30、第二天晚上将贵妃迎还,玄宗非常高兴。D. 宦官把杨贵妃原来的香囊献给玄宗,玄宗看见香囊后失声痛哭,命画工在别殿画上贵妃的形貌,经常前往观看,每次都哽咽哭泣。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不得已,与妃诀,缢路祠下。(2)帝至自蜀,道过其所,使祭之,且诏改葬。【答案】7. C 8. A 9. C 10. (1)玄宗迫不得已,只好与贵妃诀别,贵妃被缢杀于路旁祠庙里。(2)玄宗从蜀地返回,路经埋葬贵妃的地方,派人祭奠她,并且下诏为贵妃改葬。【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宾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

31、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句意:玄宗想命皇太子监抚军国之事,借此禅让帝位。诸杨大惊失色地在朝廷哭,国忠进去告诉贵妃,贵妃口含土块请死,玄宗之意受阻,才中止这样做。“帝欲以皇太子抚军”,“欲”的宾语为“以皇太子抚军”,独立完整的单句,“军”后断开,排除AD项。“国忠入白妃”,“国忠”作主语,“入白”连动短语作谓语;“妃”作宾语,独立完整句子“国”前“妃”后需要停顿。排除B。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广博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

32、,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其次审清题干要求,看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千万别答非所问;然后逐项检查验证,一定要结合句子来判断,有的还要扩展到原文,若遇到生僻词语,可以借助排除法。B项,比,等到;C项,谢,请罪;D项,母,名词作状语,像对待母亲一样。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题,首先会翻译文本,然后还需要寻找信息源提取文中信息,并筛选整合,与选项细致对照,以便发现问题,找出答案来。C项,“高力士第二天晚上将贵妃迎还”错误,是当天晚上,并非第二天晚上。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33、,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诀,诀别;缢,上吊自杀;(于)路祠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2)帝至自蜀,状语后置句;至,到;所,地方;使祭之,“使”(派、让)后省略宾语“之”;且,并且。【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

34、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玄宗贵妃杨氏名玉环,是隋代梁郡通守杨汪的四世孙女。其家后来徙居入籍蒲州,便成了永乐县人。杨氏幼孤,养于叔父家。起初成为寿王之妃开元二十四年(736),武惠妃逝世,后廷妃嫔中没有合于玄宗心意的人。有人上言说寿王妃容貌秀美,天生丽质,可以充入后宫,便召她进入禁中,玄宗大为

35、称异,便命杨玉环自请度为女道士,道号为“太真”。另为寿王娶韦昭训之女为妃,而太真从此得到玄宗的宠幸。她能歌善舞,精通音律,而且聪明颖悟,智算过人。玄宗大喜,于是受宠专房,宫中号称“娘子”,礼仪与皇后相等。天宝初年,进册为贵妃。有一天,杨贵妃因受责被送还杨铦居宅到中午时分,玄宗仍不思饮食,发怒鞭打左右的人。高力士得知玄宗意图,这天晚上,奏请召贵妃还宫。贵妃一见玄宗,便伏地请罪,玄宗怒意顿消,抚慰了好一会儿。贵妃每逢随从游幸,乘马时则由高力士授予缰绳马鞭总计为贵妃织锦刺绣及铸造雕刻之工,就达到一千余人,以供其需索,其所用奇服秘玩,变化无穷四方官员争相进贡奇珍异宝,动骇耳目,由此天下靡然成风。贵妃嗜

36、食荔枝,定要趁新鲜时送到手中,于是为她设置飞骑传递,奔驰数千里,味道没变就送到京师。天宝九载(750),贵妃又因违背旨意,被送归外家。国忠赶紧与吉温商议,吉温便入见玄宗说道:“妇人违抗旨意应当处死,但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死,何须使其外出受辱呢?”玄宗因此动心,停止进膳,下诏中使张韬光将御食赐予贵妃贵妃请韬光向玄宗请罪说:“妾有罪过,罪该万死,但除了身体头发之外尽是皇上所赐,如今将死,无以报答圣恩。”随即持刀断发一束附奏说:“将此留与皇上诀别。”宗见发后惊慌害怕,赶紧召入宫中,礼遇恩宠照旧。接着又驾临秦国夫人及杨国忠宅第,赐予两家钱财巨万。起初,安禄山立有边功,玄宗很宠信他,下诏让他与诸姨结为

37、兄弟,而禄山认贵妃为义母,每逢入朝,必定大摆酒宴讨杨家欢心。禄山造反时,以杀死除掉杨国忠为名,而且指斥贵妃及诸姨之罪。玄宗想命皇太子监抚军国之事,借此禅让帝位。诸杨大惊失色地在朝廷哭,国忠入告贵妃,贵妃口含土块请死,玄宗之意受阻,才中止这样做。到后来西巡至马嵬坡时,陈玄礼等人为天下谋议诛杀国忠,但国忠死后,军士仍然不愿散开。玄宗派遣高力士寻问原因,军士说:“祸源尚在!”玄宗无可奈何,只好与贵妃诀别,用绳子自杀于路旁祠堂内,用紫色褥子包裹其尸,埋于道旁,时年三十八岁。事后玄宗从蜀地返回,路经其处,派遣中使祭奠,而且下诏将其改葬。礼部侍郎李揆说:“龙武将士因杨国忠辜负皇恩招致祸乱,为天下人杀之。如

38、今要安葬贵妃,恐怕会导致身边的将士疑惧。”玄宗只好作罢。暗派中使备办棺椁将她重新下葬。打开坟墓时,从前所佩的香囊还在,中使将它献给玄宗,玄宗视之,百感交集,泪下不止,便命画工画她的形貌挂于别殿,早晚去看,哽咽欷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马嵬(其一)李商隐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马嵬坡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注】冀马、燕犀:范阳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犀,犀利,指刀剑兵器这里指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玄宗回马:指两京收复

39、后,唐玄宗从四川回长安途中经过马嵬坡的杨贵妃墓。景阳宫井:指陈后主事,在隋军打进金陵时,他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军俘虏。11. 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首诗的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包含了玄宗的无限痛苦,他不得已杀了贵妃,也无可奈何使自己一片真情化为飞灰。B. 第二首诗的第二句中“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山河重光的欣喜与怀念杨妃的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C. 第一首诗作者对荒淫误国者表达了强烈的批评谴责,认为唐玄宗不应该迷恋女色以致误国,对贵妃充满了痛恨与厌恶。D. 第二首诗作者肯定唐玄宗还算圣明,因为他虽然与杨贵妃难分难舍,却在国家存

40、亡的关键时刻做出了有利大局的决断。12. 两首诗在抒情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抒情方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1. C 12. 抒情侧重点的不同:第一首诗侧重于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讽刺;第二首诗侧重于对唐玄宗的理解和肯定,把他写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认为他比陈后主要英明得多。抒情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两首诗都在最后两句中把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借以表达感悟,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解析】【1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

41、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对贵妃充满了痛恨与厌恶”是错误的。马嵬是从从国家层面上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的批判。并不是痛恨与厌恶杨贵妃。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情感与手法的对比鉴赏能力。解答时可先分别分析两首词(诗)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解答本题先读懂两首诗,两首诗都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

42、尖锐的讽刺,但抒情侧重点的不同,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了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造反。后两句含蓄但又不无深意地指摘明皇,你若早知沉迷于倾国之色易于覆国,又怎会有此狼狈出奔之举?一句反问,意味深长。这首诗是从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的批判;第二首诗第二句中“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山河重光的欣喜与怀念杨妃的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最后运用陈后主的典故,肯定唐玄宗还算圣明,因为他虽然与杨贵妃难分难舍,却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做出了有利大局的决断。所以第二首诗侧重于对唐玄宗的理解和肯定,把他写成爱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认为他比陈后主要英明得多。第二问抒情方法的相同点:两首诗最后两句中都是议论来抒情,借以表达

43、感悟,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据此分析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景,以“_,_”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也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3)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4)蜀道难中借林鸟悲鸣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是:“_,_。”【答案】 (1). 千呼万唤始出来 (2). 犹抱琵琶半遮面 (3). 故不积跬步 (4). 无以至千里 (5

44、).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但见悲鸟号古木 (8). 雄飞雌从绕林间【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至”“萧”,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广袤(mo) 发髻(j) 朱拓(tu) 一夫作难(nn)B. 银篦(b) 饿莩(pio) 庠序( xing) 养生丧(sng)死C. 宫绦(to) 猿

45、猱(no) 战栗(l) 度长絜大(du)D. 杜撰(zhun) 悚然(sng) 璀璨(cu) 瓮牖绳枢(wn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A项,朱拓t;B项,养生丧sng死;D项,瓮牖绳枢wng。故选C。15.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俨然 迷惘 炮烙 飞湍瀑流争暄豗B. 畏葸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萧森C. 厮打 懵董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D. 潦倒 榫头 湮没 空闻虎旅传霄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

46、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A项,“暄豗”应为“喧豗”;C项,“懵董”应为“懵懂”;D项,“霄柝”应为“宵柝”。故选B。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B. 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中外的四大发明等,都令世界惊叹不已。C.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后者滔滔不绝讲了大概10分钟,不懂日语的特朗普却不知所云。D.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鱼龙混杂,大部分的

47、口罩材质都不够致密,顶多用来保暖和过滤一下灰尘和异味,在传播性病毒面前不堪一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A项,巧夺天工:精巧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此处对象是“大自然”,使用错误。B项,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使用正确。C项,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48、此处用于听者,望文生义。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运用对象“口罩”,使用错误。故选B。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行各业均遭受冲击,其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旅游业整体休克,惨遭致命的灭顶之灾。B. 海明威用老人与海的斗争,来象征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目的是为了表明人也许无法战胜宿命,却不可屈服于命运这一主题。C. 巴尔扎克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从看似琐碎的事件中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D. 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

49、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灭顶之灾”与“致命”重复;B项,句式杂糅,“目的是”与“是为了”选用一个;D项,谓语残缺,“反省”后面加上“结合起来”。故选C。18.下列各选项均取材于红楼梦,人物语言表达最不得体的一项是A. 贾雨村由一个穷书生受命为官员,初次断案时,手下的门子暗示他到密室里,然后微笑着向他介绍过去他们之间的一段贫贱之交。贾雨村首先是内心一惊,接着忙携手

50、笑道:“原来还是故人。”B. 王熙凤第一次见林黛玉时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C.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想王熙凤请求救济,当听见王熙凤答应给他二十两银子时,说:“我们也知道(贾府)艰难的,但只俗话说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D. 刘姥姥在贾府说话时摔了一跤,众人都拍手呵呵地大笑。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刘姥姥已爬起来了,自己也笑了,贾母又问她:“可扭了腰没有?叫丫头们捶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瘦

51、死的骆驼”比喻不当。“拔根寒毛”也不雅。19.以下关于红楼梦和高老头的情节介绍,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修建了大观园,里面分为荣国府和宁国府两部分。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起住进了园中。贾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苑。B. 当拉斯蒂涅向雷斯多伯爵夫人介绍自己是鲍塞昂夫人表弟的时候,雷斯多伯爵的大门马上就打开了,但当他提到高老头的时候,雷斯多伯爵觉得有损贵族的身份,马上大门又关上了。C. 有个姓王小官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来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

52、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D. 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了一个绣春囊,王夫人认为这伤风败俗,她又羞又气,命令王熙凤抄检大观园,结果晴雯等一些鬟被撵出荣国府,当时晴雯正生病,回到家中不久就病死了。E. 高老头带着自己的遗恨死去了。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带着他留给自己的大笔财物来到巴黎富人区。之后,他有了自己的贵族头衔,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开始了自己的辉煌。【答案】AE【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A项,“

53、修建了大观园,里面分为荣国府和宁国府两部分”错误,荣国府、宁国府不在大观园里。E项,“带着他留给自己的大笔财物”与原著不符,他当时身无分文。故选AE。20.市政建设部门要在古镇磁器口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一处古代民居拆除。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这三位代表是: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建筑学家李教授和历史学家周教授。请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1)王大爷:(2)李教授:(3)周教授:【答案】王大爷:这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不能拆。李教授:这种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十分有研究价值,不能拆。周教授:这是我们地方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54、不能拆。【解析】【详解】这是一种形式比较新颖的语言运用题,可以根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写出对方案不同的看法。此题要求答题者分别以王大爷、李教授和周教授三个人的身份去说话。要明确三个人去向政府反映不要拆除古代民居的理由,重点注意三个人的目的相同,但身份不同,因此在说话时的用语是不同的。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对古镇怀有感情,可以这样说:“不能拆,我们更喜欢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而建筑学家李教授应从建筑学的角度去说:“不能拆,这处民居是研究民族古建筑的标本。”历史学家周教授应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去讲:“不能拆,它能展示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55、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韩愈的师说中,禅宗影响的痕迹最明显不过。在他那个时代,儒学不复往日的地位,普通的儒学教师也被轻视,因此,韩愈很清楚,除非_,否则复兴儒学将注定失败。与此相反,_。这一点在师说中可以得到印证,文中“解惑”的“惑”可能来自禅宗的语言,而“传道”“解惑”则仿自禅师。师说两个更重要的观点也值得评论:第一,文章强调“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特别适用于像慧能这样的禅师,他不仅地位低贱,_。第二,文章中含有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这个观点也有禅宗师徒关系概念的味道,正如禅师灵佑的格言:见过于师,方堪传授。”【答案】重建儒家师道的尊严(恢复尊

56、重儒学教师的传统)禅宗在当时广受推崇(禅宗在当时影响巨大;禅师得到无比的尊敬)而且有些弟子年长于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题中根据下句“否则复兴儒学将注定失败”可知“除非”后应填一个条件,依据“儒学不复往日的地位,普通的儒学教师也被轻视”可知“儒学教师”对于“儒学”的重要性,据此推知应填“恢复尊重儒学教师的传统”等

57、;依据“与此相反”的此指的是“普通的儒学教师也被轻视”,在依据下文“禅宗”,可知此处应填“禅宗在当时广受推崇”之类的句子;依据“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不仅地位低贱”推测,此处应填“而且有些弟子年长于他”。【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

58、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承受某种考验。回望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挫折,华夏儿

59、女战胜了无数风险和挑战。历史荣光的背后,是共度时艰的团结与毅力!这些荣光给中华民族融入了不屈的基因,也融入了辉煌的信念!让我们无论遭遇多少苦难,都能有着万众一心的信念与对辉煌的向往!这种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虽经百难而不倒以及能够复兴的秘密所在。上面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激扬青春力量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

60、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蕴含着中国人的伟大牺牲;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凝聚起勇往直前的力量;中国人民的梦想精神勾勒了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铸就的,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魏源、挽回国权的曾纪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些先驱铭刻在民族的纪念碑上,激励后来者奋力前行。民族精神历久弥新,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壮丽诗篇。中国共

61、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崭新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从安源路矿大罢工,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从研制两弹一星,到开展三线建设;从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到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筚路蓝缕的奋斗,延续着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底气,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的前进,无不依赖于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思想内核。如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依然存在着矛盾。

62、无限风光在险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青春是奋斗的岁月,当代青年有责任继承民族先烈的遗志,继续奋发图强,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克服艰难险阻,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如今,奋进新时代的集结号响彻神州大地,民族复兴之路千帆竞发。当代青年要无愧于历史的使命、时代的重托,以民族精神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将奋斗汇入时代的洪流,不挥霍青春,不辜负时代!【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

63、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审题】材料主要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挫折,华夏儿女战胜了无数风险和挑战”,体现了团结、不屈、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等的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战胜”“共度时艰的团结与毅力”“不屈”“信念”“向往”“同舟共济”等分析立意。可以从大的角度分析,这些精神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发展带来的影响等。也可以写这些精神给我们个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等。参考立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多难兴邦,乐观面对磨难;中华民族精神,引领我们前进;弘扬中

64、华优秀民族精神等。行文结构:开头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观点“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激扬青春力量”。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铸就的,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底气,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前行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青春是奋斗的岁月,当代青年有责任继承民族先烈的遗志,继续奋发图强,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克服艰难险阻,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素材】1.毛泽东同志说过:

65、“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这种“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超越,是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服、不甘落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格。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领袖关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精神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寓意深远、催人奋进。2.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梦想,如永不熄灭的灯光,照耀中华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

6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国”“俭以养德”的勤俭精神等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3.中国精神既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包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我们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可以说,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13亿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紧紧凝聚在一起,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

67、民族精神、共同凝结的时代精神。今天,中华民族正大踏步地走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放眼中外历史,每一个前进的时代,必定有昂扬向上的精神与之伴随。中国梦就其内在属性和本质而言,就是蕴涵社会理想与愿景的人类基本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精神是团结一心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纽带,是自强不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拼搏进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4.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途中,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才能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谱写伟大复兴的精彩乐章,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地屹立于世

68、界民族之林。5.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国大地,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始终发扬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