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科生字词,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法、媒体辅助法、以读带讲、读中感悟法、点拨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3. 教学用具
2、 ppt课件4. 标签 灯光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夜景吗?上课之前,老师准备了一组图片,带给大家欣赏,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请看大屏幕。 欣赏完了这组图片,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描写灯光的词语,透过这一片片灯光,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不仅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更陶醉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中!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人们对灯光又怀着怎样的情感呢?今天让我们在作者王愿坚的带领下,走进一个与灯光有关的感人故事!请齐读课题:11、灯光二、明确要求、引领方向 (出示课前学习要求,指名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的导读部分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学
3、习要求,我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接下来,我们将在本堂课中去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词语:憧憬 璀璨 胸墙 歼灭 豫皖苏 围歼战 千钧一发 黑魆魆 指定一小组读词语,其余同学认真听,看看有哪些词语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自由发言)2、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大屏幕上的提示快速浏览课文,并完成填空,然后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清明节前的( ),作者漫步在( ),听到一声( ),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在这( )的时刻,郝副营长( ),为后续部队( ),自己却( )的故事。3、课文一共有12个自然段,其中哪些地方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呢
4、?(指名答)为了突出这件事情,作者采用了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的叙述方法:(倒叙)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本 师:文章的主要部分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是一篇回忆文,是哪句话让作者陷入了回忆之中呢?(是一声“多好啊”)(师板书:“多好啊”)多好啊!一句朴实而真挚的心里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多好啊”一共出现了几次,用序号标注出来,再思考一下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 用横线画出.(一)交流学习第一次“多好啊”指名说出第一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到“多好啊”,并出示句子: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交流:多好啊!可能是谁发出的赞
5、叹?(板书:赞叹)他在赞叹什么?(广场 灯光)是啊,此时,天安门广场灯光璀璨、建筑宏伟,难怪会让人赞叹不已!请一个同学带领大家去感受天安门的美景吧: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你读得真好! 把天安门的美景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来,孩子们, 一起来读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师:可是,你觉得他仅仅是在赞叹灯光吗?他也许还在赞叹?(赞叹北京的美丽,祖国的繁荣富强,人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读出对美好生活的赞叹吧!(多好啊!) 师:一句“多好啊”让作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1947年初秋,再过半个小时,激烈的围歼战就要打响了,“多好啊
6、”再次在我们耳边响起,此时又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二)交流学习第二次“多好啊”指名说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书上的孩子在灯光下读书,而他呢?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书?(读读句子)是啊,有灯光多好啊! 难怪他会自言自语!(多好啊!)你从他的自言自语中听出了什么?(羡慕)板书:羡慕 师:郝副营长望着书上的插图,陷入了沉思,此时此刻,他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一按就亮的电灯,也许看到了一个个孩子在电灯下学习,也许看到人们在电灯下谈笑风生,过着美好的生活.) 师:正是图上的
7、电灯点燃了郝副营长心中的希望之灯,此时,他的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引出第三处的学习。(三)交流学习第三次“多好啊”“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心声、它的愿望!一句“多好啊”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对电灯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板书:“向往”或“憧憬”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师:“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在憧憬些什么呢?他憧憬的仅仅是电灯吗?(憧憬未来 憧憬幸福生活)此时的灯光已经变成了幸福生活的代名词!齐读:让我们再读这句话,读出郝副营长一颗憧憬未来的心:“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
8、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师:多么美好的憧憬啊,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样做的呢?默读811自然段,找出然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结合相关句子,谈感受。 带学生交流之后,师抛出问题:郝副营长的牺牲在当时可以避免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待生回答:“不可以”时,师引导你从哪里知道的?待学生谈到“千钧一发”时,(出示相关句子: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师:千钧一发什么意思?当时的形势有多危机?(突击连的战友可能全军覆没;这场
9、围歼战能够将以失败告终.)因此,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使突击连的战友不至全军覆没,郝副营长毅然地:生: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师:为了这场围歼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郝副营长坚决地:生: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师:为了孩子们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宁愿失去宝贵的生命,他毫不犹豫地:生: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然而,这一连串的动作也意味着:(他会英勇牺牲;他不能亲眼见一见电灯;他永远无法享受解放后幸福的生活.)师:(引)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
10、灯。现在,望着天安门前的璀璨华灯,你觉得他们在你的眼里还仅仅是灯吗?在它的身上还凝聚着什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为了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生自由发言。师: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英雄的离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悲痛、哀伤、惭愧.)请带着这样的心情将句子读给大家听。师: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沉痛的心情,用我们的朗读送别这位英雄吧!齐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五、情景写话、激荡感情 师:此时此刻,或许你感慨万千,或许你心潮腾涌.那么,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请以“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开头,流泻下你的心里话吧! 生在悲伤地
11、音乐声中开始写话。师:学习因分享而精彩,请将你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如果你被深深地打动了,那么,请将他推举出来,和我们全班分享。(生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师: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听出你们被先烈们的行为、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的确,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这又怎能叫我们不敬佩?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呢? (板书:幸福生活 生命换取)六、回归整体、领悟写法 师:课文学到这里,故事讲完了,本可以结束了,可作者再次提到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出示第一和最后一段)这不多余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师: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首尾呼应的写法能让文章结构紧凑,主题突出。
12、在习作中,你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尝试应用,它一定会让你的习作增色不少!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王愿坚后代的后记中写到:(课件出示)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名读)师:是啊,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还有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呼唤出他们的名字,并将其铭记于心!(相机出示图片) (生)江姐(师)任何严刑拷打也摧毁不了她钢铁般的意志! (生)董存瑞(师)即使粉身碎骨他也要炸掉敌人的暗堡! (生)邱少云(师)烈火焚身也没能让他暴露目标! (生)刘胡兰(师)
13、未满15岁的她,在敌人的铡刀依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师)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英雄,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为人知晓!但是他们的精神已经化为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丰碑常在,英魂永存!(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引向课外、鼓励自学 师:孩子们,今天课内的
14、学习将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学习不应该止住脚步,让我们在课外继续去探索吧!(任选其一)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a、课外阅读王愿坚的作品七根火柴三人行或革命题材的小说,如:红日、赤色小子.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b、写学习本文后的感想c、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习作,内容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