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1. 从某些性质看,NH3与H2O、NH4+与H3O+、NH2-与OH-、NH2-与O2-相似,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氯化铵与KNH2反应:NH4Cl+KNH2KCl+2NH3B. 二价活泼金属M与液氨反应:M+2NH3M(NH2)2+H2C. 盐酸与MNH反应:2HCl+MNHMCl2+NH3D. 氯化铵与MO反应:2NH4Cl+MOM(NH2)2+2HCl+H2O【答案】D【解
2、析】【详解】A、KHN2相当于KOH,氯化铵与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KOHKCl+NH3+H2O对比(A)反应,可知该化学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B、NH3相当于H2O,二价活泼金属M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2H2OM(OH)2+H2对比(B)反应,可知该化学方程式正确,故B正确;C、MNH相当于MO,盐酸与M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MOMCl2+H2O对比(C)反应,可知该化学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D、NH4Cl相当于H3OCl(即HCl),H3OCl与M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3OCl+MOMCl2+3H2O或2HCl+MOMCl2+H2O,则NH4Cl与MO反
3、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H4Cl+MOMCl2+2NH3+H2O可知,化学方程式D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D。2. 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CO2Na2CO3B. H2ONaOHC. Na2CO3NaHCO3D. NaHCO3H2CO3【答案】C【解析】【详解】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即苯酚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A、D不正确,C正确。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不正确,答案选C。3. 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B.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C. 向H2O
4、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 D. 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答案】A【解析】【详解】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的Cl2,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部分氧化为,同时产生的氢离子与剩余部分结合生成,Cl2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l2+H2O=2+2Cl-+,A选项正确;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H2CO3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故不发生反应,B选项错误;C向H2O2中滴加少量的FeCl3,Fe3+的氧化性弱于H2O2,不能氧化H2O2,但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C选项错误;D
5、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OH=H2O,D选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B选项为易错点,在解答时容易忽略H2CO3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这一知识点。4.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 )A. 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铜与盐酸B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C. 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 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
6、钠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而氢氧化铜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故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A不合题意;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故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B不合题意;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C不合题意;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7、石灰石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 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 molL1B. 通入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D.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答案】A【解析】分析】生成CO2发生的
8、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的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由方程式可知,前后两个阶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应相等,而根据图象可知生成CO2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是100mL25mL75mL25mL,这说明NaOH与CO2气体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HCO3。【详解】A加入100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所以n(NaOH)=n(NaCl)=n(HCl)=0.1L0.2mol/L=0.02mol, c(NaOH)=0.02mol0.1L=0.2mol/L,A正
9、确;B由曲线可知从25mL到100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所以n(CO2)=n(HCl)=(0.1L-0.025L)0.2mol/L=0.015mol,所以CO2气体体积为0.015mol22.4L/mol=0.36L=336mL,B错误;CNa2CO3转化为NaHCO3消耗盐酸为25mL,生成NaHCO3转化为二氧化碳又可以消耗盐酸25mL,故NaOH与CO2气体反应所得溶液中NaHCO3消耗盐酸的体积为75mL-25mL=50mL,因此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mL:50mL=1:2,C错误;D由
10、C中分析可知D错误;答案选A。【点睛】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是解答的难点,解答的关键是理解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即在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盐酸先与何种物质反应,取决于CO32和HCO3结合H的难易程度。由于CO32比HCO3更易于结合H形成难电离的HCO3,故盐酸应先与Na2CO3溶液反应。只有当CO32完全转化为HCO3时,再滴入的H才与HCO3反应。另外需要注意如果含有氢氧化钠,则首先发生中和反应。6. 向含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Ba(OH)2溶液的体
11、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混合液中c(SO42-):c(Cl-)=1:1B 向D点溶液中通入C0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C. 图中A点沉淀中含有BaSO4和Al(OH)3D. 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答案】A【解析】【详解】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Al3+与OH-、Ba2+与SO42-之间的离子反应,反应如下:Ba2+SO42-BaSO4,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假设1molAl2(SO4)3中SO42-完全被沉淀所需Ba(OH
12、)2量为3mol,提供6molOH-,1molAl2(SO4)3中含有2molAl3+,由反应Al3+3OH-Al(OH)3可知,2molAl3+完全沉淀,需要6molOH-,故从起点到A点,可以认为是硫酸铝与氢氧化钡恰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A点时SO42-完全沉淀,AB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钡的反应,B点时溶液中Al3+完全沉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溶液中溶质为BaCl2,BC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钡反应,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则可依次分析四个选项如下:A、前3LBa(OH)2溶液与溶液中Al2(SO4)3反应,从3L6L为Ba(OH)2溶液与溶液中AlCl3反应,二者消耗的氢氧化钡的物
13、质的量相等为3L1mol/L=3mol,由生成硫酸钡可知3nAl2(SO4)3=nBa(OH)2,故nAl2(SO4)3=1mol,由氯化铝与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铝可知3n(AlCl3)=2Ba(OH)2=6mol,故n(AlCl3)=2mol,因此原溶液中cAl2(SO4)3:c(AlCl3)=1:2,即c(SO42-):c(Cl-)=1:2,故A错误;B、D点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Ba2+、AlO2-,通入二氧化碳立即产生碳酸钡沉淀,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还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点沉淀中含有BaSO4和Al(OH)3,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段反应的
14、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D正确;答案选A。7. 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Mg2+、NH4+、Al3+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2B. 122C. 221D. 924【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沉淀最大时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且nMg(OH)2+nAl(OH)3=0.3mol,沉淀最小时,为氢氧化镁,故nMg(OH)2=0.1mol,nAl(OH)3=0.3mol-0.1mol=0.2mol,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Mg2+)=nMg(OH)2=0.
15、1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3+)=nAl(OH)3=0.2mol;生成的气体为氨气与氧气,由图可知溶液加入0.4molNa2O2以后,再加Na2O2,气体的增加量增大,且沉淀的量不再改变,说明此时铵根开始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氧气和氨气,所以从0.4mol到0.5mol时,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NH4+OH-=NH3+H2O,0.1molNa2O2与水反应生成0.2molNaOH,故溶液中n(NH4+)=0.2mol,所以溶液中n(Mg2+):n(NH4+):n(Al3+)=0.1mol:0.2mol:0.2mol=1:2:2。故选B。【点睛】理清各阶段发生的反
16、应是解题关键,开始加入过氧化钠即生成沉淀,说明铝离子和镁离子先于铵根与氢氧根反应,沉淀达到最大值后,有一段沉淀不变,说明此时铵根与氢氧根反应,再之后是氢氧化铝沉淀反应。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B. 纯水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增大D. 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制水的电离【答案】D【解析】【详解】A.NaCl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致溶液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选项A正确;B.升温促进纯水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纯水的pH减小,选项B正确;C.加入的氢氧化钠能电离出氢氧根
17、离子,则溶液中c(OH-)增大,选项C正确;D.硫酸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选项D错误。答案选D。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试管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B. 已知1mol NaHSO4能电离出1mol H+,从而可知NaHSO4属于强酸C. 若A酸溶液中c(H+) B酸溶液中c(H+),则酸性:A酸 B酸D.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A错误;B.NaHSO4能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从而可知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不属于酸,应属于盐类,故B错误;
18、C.浓度不同不能比较酸性强弱,如某高浓度的醋酸溶液氢离子浓度大于某盐酸浓度,但醋酸酸性弱于盐酸,故C错误;D.蒸馏控制的是沸腾的蒸气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D。10. 对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 图可表示将氨气通入醋酸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B. 根据图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0C. 图表示等体积、等pH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V)随时的变化的示意图D. 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2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的
19、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醋酸是弱电解质,向醋酸中通入氨气,醋酸和氨气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A错误;B通过图象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溶液,初始时c(H+)相同,开始反应速率相同,反应一旦开始,一元弱酸溶液还会电离出新的c(H+),即随后一元弱酸溶液电离出的c(H+)大于强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弱酸溶液相比,一元弱酸溶液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镁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反应过程中一元弱酸溶液继续电离,溶液中氢离
20、子浓度大,产生氢气速率快,故C正确;DA(g)+B(g)2C(g)+D(g)是体积增大的反应,通过图象结合方程式可知,乙先达到平衡,但反应物浓度没有改变,说明乙是加催化剂,甲未加催化剂,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1. 慢慢加入下列物质,其中能使浓度为0.5molL-1的Cu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的是A. 蒸馏水B. KCl晶体C. NaOH溶液D. Ba(OH)2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CuSO4溶液加入蒸馏水降低了阴、阳离子的浓度,导电能力减弱,A错误;B.KCl晶体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氯离子,增大了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B错误;C.CuSO4溶液加入NaOH溶液,
21、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消耗了铜离子同时引入钠离子,阴、阳离子数目变化不大,但溶液体积增大,阴、阳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C错误;D.Cu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因Cu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而使阴、阳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当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再加入Ba(OH)2溶液,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D正确; 答案选D。12.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B.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C.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
22、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答案】A【解析】【详解】A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A正确;BKSCN溶液与铁离子结合,溶液为血红色,则溶液中含Fe3+,不能确定是否含Fe2+,故B错误;C若原溶液中含Fe2+,通入Cl2,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若原溶液中不含Fe2+,含有Fe3+,通入Cl2,加入KSCN溶液同样可以变血红色,故C错误;D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能被红褐色沉淀掩盖,无
23、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A。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pH=0的溶液:Na+、Cl-、Fe3+、pH=11的溶液中:、Na+、S2-、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 molL-1的溶液中:Cl、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Cl、K+、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Na+、中性溶液中:Fe3+、Al3+、I-、Cl-、S2-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pH=0的溶液显酸性,Na+、Cl-、Fe3+、可以大量共存;pH=11的溶液显碱性,、Na+、S2-、可以大量共存;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 molL-1的溶液中
24、水的电离被抑制,如果显酸性、不能大量共存,如果显碱性,不能大量共存;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显酸性,Mg2+、Cl、K+、可以大量共存;使石蕊变红溶液显酸性,Fe2+与、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中性溶液中Fe3+氧化I-、S2-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D。14. 某溶液含有中的离子(见下表),欲用中的试剂来检验溶液是否还含有中的离子,能够成功检验的是(说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选项IIIIIIA稀氨水Al3+Mg2+B稀硝酸、AgNO3溶液Cl-I-CKSCN溶液Fe2+Fe3+D稀盐酸、BaCl2溶液SO42-SO32-A. AB. BC. CD. D【答
25、案】D【解析】【详解】AAl3+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一水合氨),铝离子和镁离子都能够与稀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用氨水检验含有镁离子的溶液中是否含有铝离子,故A错误;B氯化银为白色沉淀,碘化银为黄色沉淀,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后生成了氯化银和碘化银沉淀的混合物,由于黄色沉淀干扰了氯化银的检验,所以无法用硝酸银检验含有碘离子的溶液中的氯离子,故B错误;C硫氰化钾溶液能够检验铁离子,但是无法检验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检验亚铁离子应该使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C错误;D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而亚硫酸钡能够溶于强酸稀盐酸,所以可用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检验含有
26、亚硫酸根离子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考查离子的检验,要充分考虑干扰离子;硫酸根离子检验: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没有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15. 下列离子检验的操作与现象不正确的是()A. 向少许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Fe2+B. 向少许待测液中滴几滴稀硝酸,再滴加少许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中含有ClC. 向少许待测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过量,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后又逐渐溶解,则待测液中含有Al3+D. 用洁净的铂丝用盐酸清洗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色时蘸取待测液在外
27、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则待测液中含有K+【答案】C【解析】【详解】A向少许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存铁离子,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则证明待测液中含有Fe2+,故A正确;B向少许待测液中滴几滴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然后再滴加少许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Cl,故B正确;C向少许待测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过量,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由于氨水碱性较弱,白色沉淀不会溶解,应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铝离子,故C错误;D检验钾离子的操作方法为:用洁净的铂丝用盐酸清洗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色时,蘸取待测液在外
28、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则待测液中含有K+,故D正确;答案选C。1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往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不一定存在CO32B. 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含ClC. 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SO42D. 往溶液中滴加氯水和KSCN,溶液变红,则溶液中一定含Fe3+【答案】A【解析】【详解】A、往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不一定存在,也可能是存在,正确;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不一定含Cl,也可能是含有,错误;C、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9、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也可能是含有银离子,错误;D、往溶液中滴加氯水和KSCN,溶液变红,则溶液中不一定含Fe3,也可能是含有Fe2,错误。答案选A。第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17. 汽油不仅是最重要的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既可以裂解得到气态化工原料如乙烯等,还可以在催化剂催化下改变分子结构,由链烃变成芳香烃,如已烷变成苯,庚烷变成甲苯,这个变化叫异构化。请根据以汽油为原料的下列衍变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在括弧中填反应类型。(1)_,( );(2)_,( );(3)_,( );(4)_,( )。【答案】 (1). CH2=CH2+B
30、r2CH2BrCH2Br (2). 加成反应 (3). nCH2=CH-CH3 (4). 加聚反应 (5). + 3H2 (6). 加成反应 (7). +3HO-NO2 +3H2O (8). 取代反应【解析】【分析】(1)烯烃与溴单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卤代烃;(2)烯烃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烯烃;(3)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4)甲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详解】(1)乙烯与氯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烷,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2)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方程式为:nCH2=C
31、H-CH3 ,故答案为nCH2=CH-CH3 ;加聚反应;(3)苯环能够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3H2 ,故答案为 + 3H2 ;加成反应;(4)甲苯能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3HO-NO2 +3H2O,故答案为+3HO-NO2 +3H2O;取代反应。18. 抗酸药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请写出胃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再写出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Al(OH)3+3HCl=AlCl3+3H2O (2). HCO3-+H+=CO2+H2O【解析】胃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
32、3HCl=AlCl3+3H2O;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19. 向20 mL 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的NaOH溶液时,所得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2)最大沉淀量是_g。(3)B点表示的意义是_。(4)所用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5)当所得沉淀量为0.39克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是_ mL 或_ mL。【答案】 (1). Al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最大沉淀量 (2). 0.78 (3). Al(OH)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沉淀
33、完全溶解 (4). 0.5 molL1 (5). 7.5 (6). 17.5【解析】【详解】(1)开始AlCl3与NaOH反应:Al33OH-= Al(OH)3,生成Al(OH)3沉淀,随着NaOH量逐渐增多,Al(OH)3量逐渐增大,到A点时氢氧化钠将AlCl3恰好完全沉淀时,Al(OH)3沉淀达到最大量,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Al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最大沉淀量;(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Al(OH)3=n(NaOH)= 2mol/L0.015L=0.01mol,其质量是mAl(OH)3 =0.01mol78g/mol=0.78g;(3)Al(OH)3沉淀达到最大量后,再加Na
34、OH,发生Al(OH)3+ OH-= AlO2-+ 2H2O,沉淀量又逐渐减少,到B点时Al(OH)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沉淀完全溶解消失,所以B点表示的意义是Al(OH)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沉淀完全溶解;(4)根据铝原子守恒,则n(AlCl3) =nAl(OH)3 = 0.01mol,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c=n/V可知氯化铝的物质的量浓度c=0.5mol/L;(5)0.39 g Al(OH)3的物质的量nAl(OH)3=0.005mol9的理由是_(3)另取浓度为c1的B溶液25mL,向其中逐滴滴加0.2mol/L的D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
35、的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c1为_;G点溶液呈中性则滴加入D溶液的体积V_125mL(填,或=)常温下B、C溶液的pH分别是a、b且a+b=13则将B、C混和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B、C溶液的体积比VB:VC=_【答案】 (1). NaOH (2). CH3COOH (3). A是NH3H2O,稀释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OH-的浓度没有下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 (4). 0.1mol/L (5). (6). 10:1【解析】【分析】根据甲图分析可知,稀释1000倍后,A、B的pH都减小且B的pH减小3,所以B为强碱,为NaOH,A为弱碱,为NH3H2O;C、D的pH都增大且C的PH增大3,所以C为
36、强酸,为HCl,D为弱酸,为CH3COOH;A与D反应生成E,所以E 是CH3COONH4。【详解】(1)由分析可知,B是NaOH,D是CH3COOH,故答案为: NaOH;CH3COOH;(2)A为NH3H2O,氨水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千分之一,故答案为:A是NH3H2O,稀释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OH-的浓度没有下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3)c1=c(NaOH)=c(OH-)=10-14/10-pH=10-14/10-13=0.1mol/L,故答案为:0.1mol/L;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要使醋酸和氢氧化钠
37、混合溶液呈中性,则醋酸应该稍微过量,所以V12.5mL,故答案为:;(3)BC分别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根据题意,恰好完全反应,即n(H+)=n(OH-),即有: VB10-14/10-a=VC10-b,即VB:VC=10-13/10-14=10:1,故答案为:10:1。24. 某透明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a+、Fe3+、Ba2+、Cl、I等离子中的几种,为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三份少量溶液,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三个实验:实验:加CCl4,再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后层变为紫色;实验:加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实验: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出沉淀,在沉淀中加
38、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1)分析上述3个实验,用离子符号写出每一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不必完全填满。实验:含有_;不含_;实验:含有_;不含_;实验:含有_;不含_;(2)通过上述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 (1). I (2). Fe3+ (3). 、Na+ (4). Ba2+ (5). (6). 该空无答案 (7). Cl【解析】【详解】实验:加CCl4,再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后层变为紫色,确定溶液中含有I,I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含Fe3+;实验:加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确定含有,无(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Ba2+不共存,则无Ba2+,必含Na+;实验: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出沉淀,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确定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含有、,Cl不能确定。(1)由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I;Fe3+;、Na+;Ba2+;该空无答案;(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