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依惜别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幼儿园开始,我们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老师,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你知道有哪些尊师重教的故事,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学生交流)2.看看下面两句话,试着说出它们分别出自哪篇文章。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个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3.指名读词
2、语。 娓娓动听桃李满门戛然而止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矜持迫不及待 折腾同学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的?(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二、学习老师领进门 1.首先我们学习老师领进门。齐读课题。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我为,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谁领谁进什么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门?是怎样领进门的?2.教师释疑。 3.作者介绍:刘绍棠(19361997)中国作家。北京通县(今通州区)人。1954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年在团中央工作。同年回家乡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写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瓜棚柳巷蒲柳人家京门脸子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多以家乡农
3、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 4.师:田老师水平了得,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5.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作者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找出相关语句)6.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学生交流,教师点拨)7.在刘绍棠眼里,田老师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影响很大,所以他
4、一直在他的作品里赞美老师,让我们来轻轻读一读吧 老师,无论我长成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会用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意,向您祝福!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身感激您!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刘绍棠 三、 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不同的老师对学生关爱的方式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黄蓓佳的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对作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自由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的作
5、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我”有什么表现?“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提示:作文上的红双圈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写作手法? 教师点拨: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四、探究特点,领悟写法 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都是有关回忆老师的文章,在写作上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2.领悟写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老师领进门通过具体事例写人;作文
6、上的红双圈以小见大。 3.读了这些材料,你想到了哪些令你难忘的人和事呢?类别具体事例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 难忘的一节课 难忘的运动会 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学生根据表格,回忆往事,畅谈交流。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 1.纪念师恩的作品有很多,老师想推荐几篇给大家,课后你们去找来读读:藤野先生(鲁迅)给老师徐特立的信(毛泽东)。2.准备一张校园生活的照片。第二课时一、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自由朗读诗歌。二、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画梦录夜歌星火集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三、理解诗句 1.师: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
7、们歌唱”后,歌唱的事物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提示:都属于一种开始,一种发端,都积极向上,给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2.师:诗题中所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提示: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在这首诗中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 3.师:诗的第三节中,“我”的歌声的内容是什么? 提示:“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即诗人来到延安这个全新的天地里,每天所感受到的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 4.师:诗的第四节中,诗人写了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熏陶下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诗人通过写自己的变化
8、,把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在肯定这种变化的同时,其实还是在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诗意在前几节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层。 四、诗歌赏析师: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至今还给人很强的美感。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这首诗保持了诗人前期诗作中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的特色,同时又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诗是写给少男少女们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了他深情的歌唱,他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激动地在歌唱。诗人把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捧给了我们。 五、学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1.词语解释仰慕:敬仰思慕。 信手拈
9、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誉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攻克:攻下(敌人的据点),也用于比喻。气馁:失掉勇气。资质:人的素质;智力。2.近义词 仰慕敬仰创作创造研究钻研气馁灰心资质天分3.反义词 仰慕鄙视气馁振作 誉满天下臭名远扬4.主要内容 这篇演讲稿首先以科学家和作家为例,告诉人们每个人在成功之前都要经过很多次失败,走过很多弯路,劝勉大家不要气馁,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前进;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明只有靠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最终获得成功,阐明了“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道理。 六、学习给老师的一封信1.理解词语 忐
10、忑不安:形容心神极为不安定。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稚气未脱:还没有脱离孩子气。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2.近义词 居然竟然 沮丧丧气 铭记牢记 语重心长意味深长忐忑不安局促不安3.反义词 沮丧高兴铭记遗忘 忐忑不安心安理得语重心长轻描淡写4.主要内容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了方老师在一年级入学那天叫出“我”的名字并送“我”到座位上、教“我”写字、运动会上鼓励运动员三件事,反映了方老师对学生无怨无悔的关爱和教育。5.赏析 这封写给方老师的信,用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和蔼可亲、有耐心、有爱心,无怨无
11、悔地投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表达了“我”对方老师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七、 学习临别赠言1.快要毕业了,你的内心是不是有很多的不舍和感动?下面我们来写毕业赠言,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马上就要告别美丽的母校,告别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了。“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写给老师的,另一组是写给同学的。临近毕业,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 2.怎样写好赠言呢? 赠言的写作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写法自由,因人而异。赠言通常篇幅短小
12、,感情真挚,激人向上。 赠言一般可采用两种形式自拟和摘录。自拟要根据被赠人的性格、爱好、志向以及双方的关系,自己拟写赠言。所拟赠言形式不限,但力求自然、亲切、诚挚,切忌应付做作。摘录要摘出有针对性的句子,摘录时一定要先弄懂原意,看看是否适合送给对方,所摘句子最好是具有启发性和哲理性的句子。 3.注意事项 语言要规范。语言要完整通顺,用词要恰当。 语言要优美。语言要形象、优美,传达真挚感情,能打动人。语言要精练。赠言一般不能太长,两三句话即可,所以写时要多推敲,多提炼。 语言要有寓意。赠言能发人联想,给人启迪,以尽量少的语言传达尽量多的意思。 4.常见的类型 激励性赠言。如“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
13、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的。朋友,别灰心!” 祝愿性赠言。如“今日同窗分手,说一声:珍重!明朝校友相逢,贺一句:成功!” 褒扬性赠言。如“你留给我的,是美丽的记忆。当我捧起记忆中的佳酿想请你喝时,却先醉了自己。” 怀念性赠言。如“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鞭策性赠言。如“拥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给别人一个灿烂的微笑,给自己一个真诚的自我,给学业画个完美的句号。让我们扬起风帆,风雨同舟!” 5.常见的赠言形式 诗歌式。如“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抒情式。如“春天的你是葱绿的,夏天的你是火红的,今天的你是最美丽的!” 格言式。如“什么是路?路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的。” 6.赠言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不同特点,来写不同的赠言。赠给缺乏自信的同学:如“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起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策马驰骋出发吧,你一定前途无量!” 赠给悲观的同学:如“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同窗数载无数美好的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