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末难点加餐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2)时间:45分钟 满分:30分一、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
2、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
3、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我没兴趣。”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
4、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打开面
5、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
6、着他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B地球领袖
7、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解析:首先细读全文,对小说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有大致的了解。然后研读本题的四个选项,确定选项涉及的范围,重读这个范围内的文字,形成个人的认识,据此判断选项的正误。此题B项考查对小姑娘形象的认知,涉及的范围从先行者看到城市图像一直到文章结束。细读这一部分可以知道,
8、先行者起初认为自己看到的小姑娘和她周围的一切都是虚拟的,但是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先行者知道了小姑娘和她周围的人是微纪元的人类。此项说小姑娘“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显然是错误的。答案:B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解析:此题要求分析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浏览与先行者有关的文字,重点分析和把握他的心理情况;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他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适当的“切分”,并准确概括;最后形成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链条”。具体分析如下:小说开头,先行者虽然已经知道地球灾难发生,自己是全宇宙唯一的一个人了,但是他“没再关注别的行
9、星,径直飞回地球”,并“闭起双眼默祷”。由此可知先行者着陆之前心情复杂,一方面心存侥幸,另一方面又深知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小说中间,先行者着陆后看到灾难过后真实荒凉的地球,“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由此可看出他此时的心理是孤独、绝望。小说结尾,先行者意识到他看到的城市不是虚拟的,人类文明还在,由此可推出他的心理是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答案: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
10、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答:.解析:首先要认真审题,本题要求“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结合本文”,就是要回到文本中,用文本内容做依据;“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是中心话题,考生需回到原文看哪些情节关涉“科学”,如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哪些情节关涉“幻想”,如地球灾难,联系文章主旨等分析二者关系。这是一道探究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答题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还是要“结合本文”。答案: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
11、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喀秋莎田洪波中午时分,响彻在两边战壕上空的枪声开始零星起来。渐渐地,硝烟也一丝丝散去,意味着酷烈的战斗进入一个休整的间隙,很多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十余个尚是娃娃脸的士兵全身心放松下来,逐渐恢复他们本真的一面,开始嬉闹起来。连长安德烈无声地笑笑。这样的场面他很欣慰,毕竟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中他们毫发未损。这是一支由多数青年人组成的
12、步兵加强连,他们刚刚在与德军的交火中占了上风。时间真快啊!安德烈闭目想着心事。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领着这群孩子与德军奋战。当初,他们的父母信任地把孩子们领到他面前时,他还是有一丝担心的。可是,经过炮火的洗礼,安德烈现在觉得他们已经是成熟的战士了。士兵们轻声哼起了歌,安德烈依然淡淡笑着。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安德烈把身体往壕沟的深处偎了一下,摸出宽宽的烟叶卷了支烟叼在嘴上。喀秋莎,正义的喀秋莎,那是他们心灵深处最神圣的3个字了。“嘘,你们听!”突然有人把手指压在了唇上,示意大家注意德军那边传出的动向。安德烈急忙把烟
13、按灭在焦黑的泥土里。大家都悄然侧起身,屏息静听德军的风吹草动。大家的笑容开始收紧了:她在歌唱草原的雄康/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见鬼,居然有人在唱喀秋莎!是德国人在唱吗?他们也喜欢喀秋莎?怎么会呢?那是我们苏联人民的歌曲啊!安德烈惊诧地睁大了眼睛。他感觉周身的热血在沸腾。该死的德国佬,不许你们玷污神圣的喀秋莎!大家都听得真切,都把目光转向安德烈。安德烈分明听到自己身体里的每一个骨节都在炸响,他凛然着一张脸拿起了望远镜。果然,他看到几个德军士兵正围在一架留声机前,有滋有味地跟着哼唱。让安德烈万分气愤的是,他们居然那样陶醉,完全忘记了
14、是在战场上。安德烈觉得这是不能熟视无睹的,他甚至认为,这全然就是德军在向他们挑衅!是的,他们拥有先进于己方数倍的武器,他们人数占优,他们中的许多人战斗经验丰富,但他们不可以唱我们国家的歌曲,不可以用这种方式蔑视我们!这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共戴天的敌人可以随便地抱吗?可以肆意地喜欢吗?那无异于剜我们的心头肉!“准备战斗!”安德烈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听上去很绝然。可是副连长瓦西里用手压住了他的枪身,事实上瓦西里一直在观察安德烈的情绪变化,现在他不能不挺身而出了。瓦西里缓和着语气说没有接到上级命令,这仗不能打!力量太悬殊了,刚才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作为一连之长,你不能意气用事!安德烈冷笑情况特殊,不
15、请示也没错!就算我答应,那你问问孩子们答不答应?安德烈等到的是青年人的一致响应,他们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纷纷将子弹推进枪膛。瓦西里还想再说什么,安德烈已经大手一挥,指挥战士们各就各位,随着一声号令,密集的子弹就雨点一样向德军阵地射去,战斗又开始了,这一次持续的时间似乎更长,也更惨烈,双方都不断有人倒下去。安德烈杀红了眼,带领几个勇敢的战士冲锋在前,打退了敌人,占领了德军刚刚还逍遥自在听歌的阵地。到处是残垣断壁,一些树木还在燃烧。在一条战壕里,安德烈看见那架留声机还在转动,喀秋莎的旋律还在飘扬。他走上前用手搬开了唱针,拿起唱片。阵地上死一般寂靜。瓦西里悄悄站在安德烈身后,沙哑着嗓子轻声说:“孩子
16、们都牺牲了!”他看见安德烈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那个庞大的身躯慢慢跪了下去,最后匐伏在地,哭成颤动的一团。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激烈的交战之后短暂的平静,年轻的战士们也恢复了本真的一面,这为后文哼唱歌曲、听到歌曲作了铺垫。B德苏两军力量悬殊,然而处于劣势的苏军两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说明喀秋莎的歌曲在战斗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C小说善于使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辅以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有群体形象,也有个体形象。D文中用“娃娃脸”“本真”“嬉闹”“孩子”等词语来形容这群年轻的士兵,字里行间饱含
17、对这些保家卫国的青年战士们的喜爱之情。解析:文中第一次战斗中没有提及喀秋莎的影响。答案:B5小说中喀秋莎的歌声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答:.答案: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喀秋莎是苏联战士心中正义和神圣的化身,德军的哼唱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愤怒,进而引发又一次的战斗,到最后捧着唱片失声痛哭。丰富了人物形象。当心中象征正义和神圣的喀秋莎被德军玷污,年轻的战士们拼死保护,甚至不惜为之献出生命,凸显了年轻战士誓死捍卫祖国尊严与荣誉的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战争的残酷与喀秋莎的正义神圣、温情形成鲜明对比。借美妙的歌声控诉战争的罪恶,表达战士们对美好爱情、安定生活的向往。6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答:.答案:这是特写,以慢镜头的方式展示了安德烈听到“孩子们都牺牲了”的噩耗后经受不住打击而倒下去的过程;特写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战争的残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安德烈的痛苦是因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还是因为战友的牺牲,或许两者兼而有之,表现了他极度矛盾的心理。结尾有艺术感染力,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升华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