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0941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共6页。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不计分。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历史必修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代学者刘建军说: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反映 A对皇权的监督限制趋向制度化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C政治

2、开明程度降低 D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 2、古希腊哲学家说:“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话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体现了神创说的基本思想B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热烈追求的能动精神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3、.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写道:“罗马法,尤其是罗马契约法以各种思维方式、推理方法和一种专门术语贡献给各种各样的科学,这确实是最令人惊奇的事。在曾经促进现代人的智力领域的各种主题中,除物理学外,没有一门科学没有经

3、过罗马法律学滤过的。”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A罗马法为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提供了立法原则;B罗马法的私法(即私权法)精神渗透到近代社会生活C罗马法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D罗马法的私权法原则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4、1913年,比尔德的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出版,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精神 B有利于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C

4、未能全面回应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D.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5、德意志帝国政府颁布的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A海外殖民掠夺为德意志帝国带来巨额财富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C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6、1895年后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等组织,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呼吁建

5、立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这表明当时A. 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 B、洋务派中体西用论完全被国人抛弃B. 广大民众开始选举代表参与治国 D、知识阶层具有改革政府体制的意识7、甲午战争中国败给日本,人们的思考延续了100多年。反思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最重要的应是A. 中日军事装备相差悬殊 B、社会政治是胜负的根本C、 中国下层民众不关心战争 D、中国没有形成近代民族意识8、1930年,斯大林已经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他指示共产国际应指导中国采取以下措施,其中不包括A. 建立苏维埃政权 B、巩固党的领导 C、开辟根据地 D、在全国举行总暴动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

6、产党根据“三三制原则”在根据地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措施旨在A.纠正王明“左倾”错误 B.打击汪伪反动势力C.联合一切抗日力量 D.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10、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下列史实符合当时尼克松所说的时代背景的是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C、西欧6国实现联合而扩大影响 D、美国从越南撤军实现了战略转移11、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情况的

7、认识,准确的是A外交政策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不结盟政策B外交范围由东欧国家到西欧国家再到亚非拉国家C外交策略由单边外交过渡到双边外交再到多边外交D外交趋向由偏重意识形态外交到弱化意识形态外交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两次立法高峰,1978年1992年制定了宪法(1982年修订)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二百多个重要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用于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对上述高峰均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有法可依”的法制建设方针 B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13、论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

8、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古巴导弹危机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对抗C科索沃危机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14、下图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国际事务协商一致通过决议的比例变化,这反映了A、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大国 B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秩序建立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导权1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

9、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16、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 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C推动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二、材料分析题(52分)本大题共4道小题,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6分,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2分)材料一 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时祠祭。桂阳太守许荆“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桂阳人为立庙树碑”;淮平大尹侯霸理

10、政有能名,“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政府统一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各地居民祭祀当地山神、水神,华阴有太华山祠,江都有江水祠等。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御止疫鬼”祭祀山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祥与富贵尊荣祭祀灶神。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社神;腊祭是“岁终大祭”,阖家大小在家长的率领下,祭祀祖先,然后按次序列于先祖之前,依次向尊长敬酒祝寿。 贾艳红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都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掌握某些基本权

11、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命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并指出其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汉到宋元中央加强地方管理的趋势与特点(6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的征文活动。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先生梦想中的

12、未来中国是怎样?第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主编胡愈之在征稿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征“梦”活动反响热烈,截止到1932年12月5日,东方杂志共收到回函160余封。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推出“新年的梦想”专栏,发表了老舍、郑振铎、柳亚子、邹韬奋、巴金、林语堂等142人的答函。这些大大小小的梦大致分为九类:倾向于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

13、人)、民族复兴梦(4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教育梦(40多人)、开明专制梦(少数几人)、自由平等梦、民主法治梦、噩梦、其他梦。据黄苏宜1933年“新年的梦想”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进行评述。(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9、(16分)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 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

14、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三分法”(1945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

15、治格局演变的分期1994年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自主调研历史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CBBCDDBDCCDAACC B1.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宫府合一制”,结合所学可知,皇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削弱相权,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制度,造成政府完全被皇帝控制,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故C项正确。宫府合一制加强

16、了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宫府合一制有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2. 答案:B解析:从题干“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可知,强调的是人在宇宙万物面前的主动性,故选B3. 答案:B解析:B. “罗马法,尤其是罗马契约法以各种思维方式、推理方法和一种专门术语贡献给各种各样的科学,这确实是最令人惊奇的事。在曾经促进现代人的智力领域的各种主题中,除物理学外,没有一门科学没有经过罗马法律学滤过的”表明罗马法的私法精神渗透到近代社会生活,故B正确;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4. 答案:C

17、解析:题干主旨未体现启蒙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大小州的利益关切,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55个制宪人士”“4个利益集团”可知,1787年宪法未考虑无产者、黑人、妇女、印第安人等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故C项正确;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5. 答案:D解析:材料与“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无关,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材料无法体现;由“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表明政府推行政策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D正确。6.答案:D解析: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没有君主立宪思想,A错;强学会、保国会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B错;C不符合

18、事实,C错。7、答案:B政治制度的落后导致军事制度、军心、民心无法与近代化的日本抗衡8、答案:D斯大林已经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即城市斗争落后农村斗争,工人运动落后农民运动,ABC均符合,选D 9、答案:C“三三制”规定就是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C 【解析】关注时间信息。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是在80年代。美国从越南撤军实现了战略转移是在1973年。1967年建立欧共体。故选C1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外交政策偏向意识形态,不结盟政策体现了全方位的外交格局,淡化意识形态色彩,D选项符合题

19、意。外交政策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不结盟政策表述不准确,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的具体体现,A选项排除。中国的外交范围由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到亚非拉国家再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B选项排除。单边外交指的是一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单独行事、不与他国合作的理念和做法。与此相对应,多边外交则指一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强调与他国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的理念和做法,外交策略由单边外交过渡到双边外交再到多边外交说法明显错误,C选项排除。12、A【解析】1978年-1992年修订或制定一系列法律,这一过程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是“依法治国”方针,故A正确;B和D项主要适用于后者;C主要适用于

20、前者。13、A【解析】通过材料分析,美苏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美国认为苏联开始对其进行进攻,导致危机发生,故A正确;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不符合“修昔底德陷阱”含义,排除B;科索沃危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均不符合“修昔底德陷阱”含义,排除CD。14、C【解析】根据安理会关于国际事务协商一致通过决议的比例逐渐增高可知,说明国际事务不再由某些大国单独决定,其它制约力量开始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渐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大国,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的多极化力量的出现,A选项错误。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秩序

21、建立至今仍未建立,B选项说法错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导权,材料未体现,D选项排除。15、C【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16、B【解析】由马歇尔计划可知,美苏之间出于冷战时期,漫画通过夸张的方式显示两国之间的差距,体现出明

22、显的政治色彩,这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故选B。马歇尔计划1947年推行,此时的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漫画中苏联人仍然完全靠人力进行劳作,不符合史实,排除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C;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力量,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漫画没有体现这一用意,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52分)17、(12分) 地方信仰的特点:汉代民间信仰带有地方性(1分);信仰祭祀对象多元化(1分); 具有功利实用性(1分);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加强统治,巩固集权(1分);有利于规范民众行为,规整社会秩序 (1分);有利于增强家族和

23、乡村社会的凝聚力(1分); 趋势;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2分) 特点;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1分);地方官员对本地治理的自主性、能动性差(1分);中央对地方管理多层次、多渠道(1分);地方基层组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分)18、【答案】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分) 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当时的国内政局,社会思潮等(3分) 20世纪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3分) 20世

24、纪三十年代征文的内容及反响(2分) 表述: 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 示例: 观点:“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美好中国的向往。(2分) 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倡导团结抗日,一致对外;1929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泛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在此背景下,东方杂志发起“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其中,“国泰民安梦”“民族复兴梦”“社会主义梦”占多数。征文活动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国民党的反

25、动统治,宣传了社会主义理想,反映了人们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10分)【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据材料“倾向于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人)、民族复兴梦(4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教育梦(40多人)、开明专制梦(少数几人)、自由平等梦、民主法治梦”可得,这次征文活动反映了当时国人对美好中国的向往。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及文章比例对征文活动进行阐述。从时代背景上看,国内方面主要有日本侵华加剧、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倡导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国际方面主要有始发于1929年的大危机、法西斯主义泛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文章比例来看,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人)、民族复兴梦(4

26、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等占据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民族复兴、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也扩大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力。19、(16分)时间 外交空间的变化 积极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期 致力于同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分打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 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分扩大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望和影响 2分1970年代 在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分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工

27、作的新局面 2分1980年代后 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2分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良好的环境 2分【解析】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1950年代中国一边倒”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而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了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又与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波兰等国相继建交,所以,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致力于同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据材料“1950年代中期后中苏逐渐交恶”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1955年万隆会议的

28、召开,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国的热烈欢迎,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中国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据材料“1970年代中国联美制苏”可知,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这样改善中美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同时也推动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与中国改善关系,所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西

29、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据材料“1980年代后中美友好中苏关系正常化”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开展全方位外交,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全方位的外交。第二小问积极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一边倒,致力于同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打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中国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望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同包括日

30、本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全方位的外交,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良好的环境。20、(12分)示例一:选择“两分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阐述: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1972年,中国与美国开始实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

31、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走向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示例二:提出新的分期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阐述: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开始冲击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建立都极大地冲击了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中“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选择一种分期标准或依据,然后根据下面的分法,看看有没有相吻合的,如果有就按照这样的标准与分法进行阐述说明,如果没有就提出一新的标准,然后运用所学史实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