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一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史学家研究,我国在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家谱的产生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密切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有防止地方割据 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 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 加强了中国各民族间的联系A B C D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
2、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4、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5、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清代有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所处机构的行事模式: “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一机构A始设于明代 B是
3、当时最高的行政机关C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反映 D官员都出身于皇族7、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內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实行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8、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隋唐分散丞相的权力,明朝废丞相。这些措施体现了A国家统一的需要 B权力相互平衡的需要C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D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9、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4、,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西汉重用皇帝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唐朝实行三省制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10、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内阁制 A B C D1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是由自然环境所决定的12、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的改革。根据财产的多少,规定公民享受
5、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这项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主要是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C动摇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D从根本上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13、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A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B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凡2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参加 D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14、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A. B. C. D.15、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17、唐代诗
6、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18、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基本定型的是 19、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20、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修建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7、D. 明清时期2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22、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2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
8、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24、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2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工匠
9、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26(17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则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
10、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分)(2)依据材料二,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的设置有何意义?(4分)(3)依据材料三,当时雍正设置了什么机构?其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6分)(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分别是什么?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4分)28、
11、(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初,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贸商人、殖民者。这一发展引起一个最后改变整个希腊世界的连锁反应。殖民者用船把以谷物为主的各种原料运到人口过剩的希腊,作为回报得到酒、榄橄油等制成品。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急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与此同时,希腊商船队在运返运送货物方
12、面也获取得很大成功。材料三 农业商品化不仅意味着获利,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使群众吵吵闹闹的要求废除债务、重新分配土地。同样城市里新的富裕家庭也要求获得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符的政治地位。于是所有这些对现实不满的人一道奋起反对由拥有土地的贵族掌权的传统政治制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希腊的地理特征。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征对其政治体制造成了什么影响?(4分)(2)据材料二,分析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分析古希腊经济上的这种变化对其城邦政体产生的影响。(8分)(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4分)28、(17分)阅渎以下
13、材料: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方式的特点。(4分)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
14、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清朝晋商之商路示意图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2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3)材料三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地位的?(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3分)复兴中学高一第二次历史月考试卷答案26(1)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3分)(2) 行
15、省制度影响: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分)(3) 军机处 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6分)(4)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趋势: 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4分)28(1)方式:小农经济。(2分)特点:封闭性;脆弱性。(2分)(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2分)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2分)(3)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4分)(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3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