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0655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 -5题。材料一: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黄旭华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这是黄旭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一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在此4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得到毛泽东主

2、席批准。这份绝密报告,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然而,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1959年秋,赫鲁晓夫访华一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中国搞不了。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主席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自己造核潜艇的决心,”黄旭华说,这种激励难以言表。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一“没办法,只能骑驴找马,搜罗核潜艇相关信息,拼凑出核潜艇的轮廓一”黄旭华说,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

3、波三折中发展。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上天,带来核潜艇下海的希望。5个月后,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文革时期政治运动不断,白天养猪、修猪圈、接受批判,晚上黄旭华和同事们潜心于核潜艇事业一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一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

4、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一个侦察兵已把最佳路线侦察出来,就没必要重走他侦察时的路线了。”黄旭华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也就是“七朵金花”。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

5、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核潜艇潜入深海,才能隐蔽自己,在第一次核打击后保存自己,进行第二次核报复,从而实现战略威慑。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铜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一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便在深潜试验时沉没,

6、艇上一百多人全部遇难一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观察并记录着各种数据。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一人们握手,拥抱,喜极而泣。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一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深海,潜伏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核潜艇人”的功与名。“为了工作上

7、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一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我刚三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旭华说。,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他们是骑鲸蹈海的“无名英雄”。(摘编自刘诗平人生,为祖国深潜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注黄旭华,中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材料二: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大国重器,令中国人民挺直腰杆;高铁、跨海大桥等

8、基础设施,夯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并逐渐向“领跑”发起冲击。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一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一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汇,彼此影响,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9、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外部看,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科技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让科学技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通过营造科学氛围和科学环境,在全社会集聚起不懈攀登的力量,实现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助力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摘编自丁奎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用较多笔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提出

10、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米。B.文章介绍当年核潜艇研制的简陋条件和恶劣环境,凸显了主人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C.文章将我国当时的研制方案与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方案进行对比,旨在表现我国方案的可行性。D.文章写64岁的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做深潜试验,突出表现了他与同事们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选取黄旭华“荒岛求索”的事迹,集中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选材的典型性。B.材料一以核潜艇研制时间为线索,既利于展示我国核潜艇事业发展过程,又利于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境界。C.材料二首段选取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论

11、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D.材料二第二段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利于激发读者的使命感,体现了新闻评论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3分)A.王振义院士不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培养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B.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之后毅然同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C.焊接工高凤林屡次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D.医生李文亮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用微信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护,被媒体称为疫情“吹哨人”。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这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思路。(4分)5基于材料二中“我们在内

12、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你认为材料一这篇人物通讯有何社会现实意义?(6分)(二)现代文阅读II那一排钻天杨肖复兴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

13、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

14、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讯。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

15、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

16、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着我呀!”她热情地说,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那一

17、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30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选用的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典型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贫穷与落后的集体记忆。B第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C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见到小冯,“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暗示

18、小冯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D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文章选取了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宾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此。B. “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副食店的渺小;也正是其渺小等原因,所以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C. 小冯同学通过“我”借给她书的帮助,表明了“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D.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时间

19、跨度大,作者采用顺叙的手法描写了四十年的人和生活的变化,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展现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风貌。 8简要概括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以及她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4分)9“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

20、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璋既不武径袭成都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

21、:“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弱冠往见徽 弱冠: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B.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C.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图:谋划D.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11.下列对文中画

22、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B.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C.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D.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23、的一项是(3分)A. 庞统受人赞赏。司马徽和庞统交谈,对庞统的才能感到非常惊异;刘备会见庞统并和他长谈,庞统受到刘备的器重,与诸葛亮共事。B. 庞统足智多谋。刘备与益州牧刘璋在涪地会面,庞统一口气向刘备提出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采取了中计,并攻下了许多地方。C. 庞统耿直敢言。刘备在涪地大会将士,庞统直接指出刘备的言语错误,虽惹怒刘备,但仍坚持原则,直言自己没有过错。D. 庞统忠孝两全。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尽心尽力履行赡养职责;跟随刘备围攻雒县,被流箭射中,英年早逝,刘备悲痛惋惜。13.把文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

24、束,外作归形。(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14.庞统才华得以施展的外在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注】潘郭二生:苏轼在黄州的朋友潘大临和郭遘。女王城:黄州州治东十五里的永安城,俗称女王城。和(h):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作诗。赋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15.下列对这首诗的

25、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是旧地寻春,“走马”而去。B.颔联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之所在。C.颈联既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为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D.尾联诗人告慰故人自己在黄州很好,并表达自己渴望朝廷召还的急切心情。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句子是(3)李煜虞美人词中“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

26、的文字,完成18-20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_,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

27、,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_,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排比、夸张、比喻 B.排比、比拟、对比C.对偶、夸张、排比D.比喻、借代、排比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为“总不能充分去感受那秋味、秋色和秋意”。从语意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2020年7月10日,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港珠

28、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目前港珠澳大桥上共设有24个5G基站,桥上5G网络平均速率超过600M/S以上。5G技术的运用是缓解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控难题的重要支撑。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并将携手北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园家重点研发,在开启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探索新阶段的同时,为相同类型的“生命线工程”提供支撑。22.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5分)2020年7月10日,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

29、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当日向袁隆平院士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家乡是一本厚重的书,书中有名山大川、古建遗存,有寻常巷陌、小桥人家,也有传统技艺、民俗风情这些物质或者非物质的风物构成了独特的家乡文化。家乡文化的精华滋养了人类个体的成长,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当然家乡文化中可能还有一些消极的东西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家乡拥有许多鲜活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感,也有独特的体验、感

30、悟和深刻的思考。请结合自己在家乡的成长经历,以“我和我的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流畅,书写情晰;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高一语文试题( B)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1.(3 分) B(A“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错,主要目的是表现黄旭华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爱国精神。 C“我国方案的可行性”错,应为旨在表现黄旭华敢于创新的精神。 D“同甘共苦的平等意识”错,应为突出表现了黄旭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

31、的精神)2.(3 分) C(“论证了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观点”错,首段的中心观点是“科学家精神是铸就了我国科技成就的辉煌”)3.(3 分) D(“李文亮提醒朋友防护”一事体现的是医生的职业警觉)4首先从过去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科学家精神在中国取得辉煌成就中的重要性。然后从现实的角度,为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明确了努力方向。(4 分。每点 2 分)5宣传楷模事迹,有利于激发科技报国的志向与热情,集聚不懈攀登的力量。颂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科学家精神代际传承,有助于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表现核潜艇事业发展的中国速度,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二) 现代文阅

32、读 II(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6.(3 分) B(“动作麻利”意在表现小冯对我的特殊照顾)7.(3 分) C(“我”及“我”的书对她的人生之路可能有些影响,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选项夸大“我”及“我的书”的作用)8小冯是一位性格直爽、乐观、开朗,爱读书,积极进取的女性。从她这四十年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身上凝聚着努力进取、拼搏奋斗、不言放弃的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4 分。形象特点 2 分,直爽、乐观、开朗三个词语答出其中一个即可;时代精神 2 分,“努力进取、拼搏奋斗”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9那一排钻天杨由细瘦弱小到直耸云霄的成长过程,象征着不断发展、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点明文章

33、主题。那一排钻天杨和主人公由弱到强的人生经历,以及与时代的迅猛发展的过程相互映衬,烘托了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开头、中间、结尾都描写了那一排钻天杨,起到贯穿全文,使全文结构更严谨的作用。(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10.(3 分) D(“谢”:认错,道歉,谢罪)11.(3 分) A(原文标点应为: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12.(3 分) C(“直言自己没有错”分析错误,原文为“统对曰:君臣俱失”)13.(1)

34、将军您在还没到他们驻地的时候,派人向他们通报,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援救,并命令军队整理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军的样子。(4 分。“相闻”“急”“装束”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2)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们请教。(4 分。“其”“出人”“问焉”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14司马徽的赏识,庞统的名声逐渐显著而被人知道。刘备的器重,为庞统才华的施展提供了机会。(3 分。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15.(3 分) D(尾联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并告慰朋友,不必为他担心挂念,并没有表达自己渴望朝廷

35、召还的急切心情)16.(1)寻春之乐。作者骑马出城游玩,喝几杯好酒,感受民风淳朴,并与朋友约定每年春季都要出东门踏青。(2)被贬之痛。作者抒发了“人如秋鸿,事如春梦”的感叹,用人生虚无的思想来排遣心中的烦恼和痛苦。(3)豁达洒脱。作者告慰友人,并借“不用赋招魂”之句,告诉朋友们不必为他担心挂念。(6 分。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6 分)17.(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 分。每空 1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18.(3 分) B(

36、排比:“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比拟:“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对比:“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原文没有使用夸张、借代手法)19原文运用排比,更突出强调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增强了语势;原文运用短句更简洁明快,读起来有起伏,节奏感强;原句使用不同的动词“看”“尝”“赏玩”更准确生动;与上文形成整散结合的句式,更具美感,与散文的语言风格相符。(4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20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比起北国的秋来(4 分。每处 2 分,意

37、思对即可)21删除“根据”或“称”;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将“缓解”改为“解决”;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等名词。(4 分。每点 1分,选出序号未修改或修改不正确不给分)22中国超级稻亩产创造新纪录。(或:中国超级稻亩产突破 1000 公斤)(5 分。“中国超级稻”“亩产”“创造新纪录”或“突破 1000 公斤”每项内容 1 分,语言通顺 2 分)四、写作( 60 分)23参照 2020 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 44 分基准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

38、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对他的待遇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 “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刘备说: “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 ”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 “暗地选拔

39、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 ”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

40、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 “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 ”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 ”刘备喝醉了,大怒说: “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 ”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 “刚才的话,是谁不对? ”庞统回答说: “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 ”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