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 以忻州市小杂粮为例【考纲要求与分析】 考纲分析:“结合实例”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实例上,“说明”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能够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还要能将这种理解分析能力运用在具体生产活动“案例”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专题分析】专题地位: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和高中区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涵盖理论也是分析农业地域的形成、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等几种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成因的基础。内容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大体上是以“区位-变化
2、-问题”作为内容编排的逻辑顺序。先以忻州种植小杂粮的实例入手,从静态上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再以忻州小杂粮扬名海内外的发展过程为例,从动态上谈这些因素的变化及影响。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如何立足区域,做到因地制宜。【设计亮点】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理事长田鸿儒说过,“世界小杂粮在中国,中国小杂粮在山西,山西小杂粮在忻州。”大胆使用乡土地理来诠释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更有代入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课堂开头设置学生“分五谷”的小环节,亲眼认识、亲手触摸。由学生编排的小情景剧展示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结尾提升格局,着眼于忻州市未来的发展,体会学以致用的价值。【学情分
3、析】虽然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同,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可能对农业知识的了解有一定差异。但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农业案例均配以详尽图文资料,知识过渡自然,作为一轮复习难度并不大,但综合性强。从预习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但由于某些知识点到为止,成为学生分析案例时的障碍,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将知识细化深化,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通过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案例的能力。【反馈问题及三维目标】反馈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如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2、5、12)能举例说出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方面。通过复习梳理知识,结合忻州具体的地理环境,分
4、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知识价值:农业的内容可谓贯穿于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2.应用价值:掌握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高考价值:近五年多省区高考都对本节内容进行过考查,是高频考点。4.发展价值:很多大学设置专门研究农业的专业。2. 如何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5、7、8、11)能通过图文材料获取某地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的有效信息。结合忻州小杂粮扬名海内外的发展过程,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
5、】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教学难点】各种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师生合作与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导入】“分五谷”环节(展示关于小杂粮的常识)老师将大家的反馈问题进行整理,归类为两大问题:(展示反馈问题及三维目标)反馈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如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2、5、12)能举例说出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方面。通过复习梳理知识,结合忻州具体的地理环境,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知识价值:农业的内容可谓贯穿于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梳理基础知识,构
6、建知识体系。2.应用价值:掌握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高考价值:近五年多省区高考都对本节内容进行过考查,是高频考点。4.发展价值:大学很多专门研究农业的专业。2.如何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5、7、8、11)能通过图文材料获取某地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的有效信息。结合忻州小杂粮扬名海内外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几个小组提出的问题紧扣本节重难点,非常棒!特别是2、5组。接下来,了解一下大家最为关注的“高考价值”,
7、近五年的考点设置。其中,标红考点是本节重点内容。 考点设置高考题设置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2013全国I卷1题;2014全国卷37(2)(3)(4)题;2015全国I卷36题,浙江36(2)题,海南卷21题,广东卷11、40(5)题,福建卷1、2题,重庆2题,四川14(1)题,北京40(2)题,山东36(3);2016全国I卷36题,全国卷1、2题,北京36(4)题,上海卷44题,浙江卷36题;农业生产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化2012全国I卷1题;2015上海卷6,浙江36(3)题;2016全国卷2题;农业分布及特征2012全国I卷2、3题;2013北京卷2题;2015福建卷1、2题,重
8、庆卷2题;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改造2013全国新课标卷3、4题;2016海南卷4、5、6题,江苏卷16、23、24题;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调整2015全国新课标卷1、2、3题,浙江卷8题,上海卷7题;3S技术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2016江苏卷16题【教学过程】展示反馈问题1.如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1、2、5、12)一、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通过学生编排的小情景剧展示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板书如下: 地形 热量、光照 气候 昼夜温差 自然 降水量、季节分配 土壤 农业 水源区位 劳动力因素 社会 科技 经济 交通 市场 政策 常见题型:1、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某地农
9、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利) 3、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制约)接下来,我们结合当地案例来落实、应用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基础巩固】材料1:莜麦是小杂粮中具有代表性的谷类作物,长日照,生长期短,70-100天;适宜海拔500-1700m;喜温凉,积温1500-2500,春季种子在2-4就能发芽,开花最适温1720,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成熟;耐干旱,需水量300-450mm,但生长期间需有充足的水分;抗盐碱,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栽培。汾 河 山西省局部等积温线分布图忻州市 问题:读图文资料,忻州市(38.42N,112.73E)利于莜麦生长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答案:黄土高原地形,海拔500m以
10、上;大陆性强,年降水量少300-500mm;生长期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学生不一定能考虑到,可能需要小老师分析补充,可以结合“粮食品质高”需要的条件。)学生讲解:回到知识框架中去,概括答案要点: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展示反馈问题2.如何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和地理环境的影响?(2、5、7、8、11)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影响【核心拓展:社会经济区位的变化】材料2:2003年6月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忻州为“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的重点建设区。2009年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已占忻州市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像保德、岢
11、岚几乎就是小杂粮县。2011年静乐县引进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藜麦,试种获得成功,种植规模全球第二,被称为“中国藜麦之乡”。藜麦的药膳兼用功能迎合了人们保健养生的消费心理,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国内外市场需求每年也在大幅度增加。 1、结合材料,分析哪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促使忻州市小杂粮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答案: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水平提高,引进良种;打造品牌;市场不断扩大;交通条件改善。学生讲解:回到知识框架中去,概括答案要点:政策、科技、市场、交通,新加入品牌因素,现在高考题中比较多见该因素,补充进板书。【核心拓展:自然因素改造及影响】(图片随着音频的内容随时变化) 音频:山区
12、人口急剧膨胀,大量毁林毁草,能开垦的土地几乎全部垦殖种植小杂粮。山区农业生产方式历来粗放,一年一茬,耕地有大半年时间裸露在风蚀雨侵中。遇风则扬沙,遇雨则径流,积水则泛滥,雨过则旱灾。可见,小杂粮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过度开垦引发了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肥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很多人对小杂粮产区扩大生产规模持反对意见,为此忻州市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比如,发展立体农业(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坦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粗粮农家乐;建设储水窖,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利用秸秆进行农田覆盖;退耕还林还草。推动忻州市小杂粮农业走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教
13、师点拨)音像资料介绍了小杂粮产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现象-解决措施。【典型例题】(合作讨论) 忻州瓜农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香瓜的不利影响,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有些瓜农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香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香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答案:砂砾层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学生讲解:看图,没有砂砾层覆盖的土壤蒸发快,有砂砾层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减少风沙。刚才音频和图片上说到地表裸露,遇风扬沙。强调“瓜果”。若大家反应不迅速,可以引导打开
14、红皮书166页“鹅卵石”的作用。2、有些瓜农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也提高香瓜产量和质量。但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A)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B. C. D. (教师点拨:回到知识框架中去,对答案进行归类:第一点是对气候条件的改造,后两点是对土壤条件的改造。而气候和土壤又是影响香瓜品质的两大重要因素。这道题的原型是红皮书166页2010全国卷的一道题,考查地中海葡萄园中大量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作用。答案中并未提及“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因为地中海无需考
15、虑风沙,而忻州市需要。也就是说分析问题必须立足区域。第二题考查了自然因素改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明确影响是有好有坏的,好的方面是改造不利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坏的方面就是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板书】 地形 热量、光照 气候 昼夜温差 自然 降水量、季节分配 土壤 农业 水源区位 劳动力因素 社会 科技 经济 交通 影响市场变化 政策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 品牌 类型和规模 市场 【课堂小结】 从作物习性入手,立足区域,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因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虽然我们今天是以忻州市的特殊案例分析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影响,但这种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区域其他农业类型的布局。再把视野放宽,其实不只是农业区位选择,包括工业、交通运输、商业网点、旅游景点的区位布局等,都可以按这种思路去分析。【出谋划策】如何能让中国的“杂粮小王国”走上快车道?请大家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教师:2016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的竞讲活动中,忻州市长郑连生先生说:忻州是“心灵之舟”、“生态明珠绿色忻州”。那么,我们在打造“生态之州”“绿色之州”的同时,能否也打造成“健康之州”呢?小杂粮养生价值极高,如何能让中国的“杂粮小王国”走上快车道?请大家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