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写对话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2“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3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4“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
2、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5分析对话1、这段话的形式有什么特点?分段写,一个人说的话就是一个自然段,不管说多少都占一个自然段。6分析对话2、分段有什么好处呢?(1)清晰、赏心悦目、舒服。(2)老师看起来不疲劳,容易得高分。(3)显得字很多。73、写对话就要有提示语,什么是提示语呢?分析对话(交代话谁说的,怎么说的,叫提示语。)如8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9“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10 “你不知道,”伯父
3、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11“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124、提示语的位置也有特点。分析对话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嵌在中间,还有的没有提示语。这叫变化。记住: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就是死板。小窍门:你写第一个是放在前面,第二个不妨放在后面,第三个放中间。135、标点符号的变化。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说后的标点符号也不一样。提示语放在
4、前面什么号?(冒号)提示语放在后面什么号?(句号)提示放在中间什么号?(逗号)分析对话14练习 1、听写句子练习,要有速度。师读句子,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不要写,用心记。2、开始写,要求:注意分段和标点。151、老师说了,注意倾听的话就可以听到好多素材。听 女青年:哎,挤什么挤?没长眼啊!男青年: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女青年:哎,你挤着我啦,你!男青年:来劲了,是吧?老 者:得啦,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162、把对话补充生动具体可以吗?有困难吗?先想好题目。注意想象想一下他们三个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再想他们的样子、动作、穿着,还有事情的结果,听了劝告又会如何?这样一想象,起因经过结果就有了,就在对话中进行。写下来就是一件完整的事很有意思的事。要求一、写对话要分段。二、写好提示语,注意提示语的变化。注意标点符号。三、抓紧时间写,就十分钟。女青年:哎,挤什么挤?没长眼啊!男青年: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女青年:哎,你挤着我啦,你!男青年:来劲了,是吧?老 者: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