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量检测(十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对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C新政府直接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D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选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故A项错误;图片显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故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是1954年,故C项错误;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故D项错误。21949年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
2、在此中也。”此重大事件是指通过或发表了()A新民主主义论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解析:选B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在抗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共同纲领发表在1949年9月,故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表在1954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论十大关系发表在195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中国现代有一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制度是()来源:Zxxk.Com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A从材料“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来判断
3、。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故A项正确。4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D“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解析:选D在我国,中共成立于1921年,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D项正确。5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
4、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分权制衡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考查的是政党制度,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D项正确。6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此规定意在()A强调宪法的性质与地位B重申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C重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总结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解析:选A根据材料“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5、和根本任务”体现了宪法的性质,根据“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了宪法的地位,故A项正确。7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国际版推出了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香港根本死不了一文。财富杂志的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该杂志理念发生变化B“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的繁荣C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D美国政府对香港的策略发生变化解析:选B杂志理念发生变化是该杂志转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1995年6月”“2007年7月”可知,“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发展,保证了香港的繁荣,故B项正确;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是其转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
6、原因,故C项错误;财富杂志的这一转变与美国政府对香港策略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8周恩来总理在出席某次会议时说:“我们不想垄断为亚洲国家讲话的权利。但是,在讨论面临亚洲的迫切问题时,不应忽视亚洲各国人民的愿望。”下列表述与该会议相符合的有()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支持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A BC D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亚非会议上,故错误;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是在19
7、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故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故正确;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故正确。故选B项。9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以“维持现状”作为两岸关系的政策依据,模糊原本两岸强调的“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对话和沟通机制失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此举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岛内“台独”势力是统一的一大障碍C必将导致海峡两岸关系走向紧张D是对“一个中国”政治原则的否定解析:选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国与国的关系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故A项错误。10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说:“这是一个
8、丢脸的时刻,我感到极为失望。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看法。”这一说法是针对()A亚非会议的召开B美国被迫从越南撤军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解析:选D1971年,在联合国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下出现的令美国不满意的投票结果,就是联合国2758号决议,即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正确。11(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
9、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有关此历史文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中美建交推动了此历史文件的签订B它标志着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此时,日本已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D中日建交标志着日本重新成为政治大国解析:选B此历史文件是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该声明标志着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B项正确;1972年中美尚未建交,日本也尚未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所以A、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尚未成为政治大国,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2(2018宁波期末)下列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国际局势趋于紧张
10、,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内即将展开的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B1954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C在中印两国联合声明中首次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指出“双方都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选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此时国际局势比较缓和,故A、B两项错误;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故C项错误;1972年中美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指出“双方都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13
11、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来源:Zxxk.Com材料二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于新德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
12、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第三集(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外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该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两次重大外交实践。(6分
1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英国迫于形势压力”中的“形势”去归纳概括原因;可以从中国当时面临的国际关系方面分析影响。第(2)问,材料体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影响应注意问题的限制,即“国际上”,应回答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这个层面。根据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及“国际舞台”,可以得出两次国际会议。答案:(1)原因:国内舆论的压力;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影响: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有利于发展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
14、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来源:学科网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二我认为美国政府必
15、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着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些步骤的唯一国家。现存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把其他的门打开。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来源:学。科。网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一旦打仗,这个计划就吹了,只好拖延。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
16、、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新中国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总统采取的“这些步骤”是什么。(2分)(3)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践这一外交目标的。(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如果不能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概括归纳;第二小问,从时间上分析,是在抗美援朝以后的1953年,结合当时中国的外交分析。第(2)问,由材料二“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概括总结。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应联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活动进行理解。答案:(1)意义:缓解国内财政困难;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措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步骤:打破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3)原因:中国开展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实践: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