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浙江余杭县(今余杭区)城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时代(时间)弘治(14881505年)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余杭县3市4镇7市4镇10市7镇A.农业的发达使余杭县集市增多B政府重商政策促进了市镇发展C海外贸易发达促进了城镇的增加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解析:材料反映了余杭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特点是专门化工商业市镇发展,尤以江南为盛。答案:D2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最有可能是指中国()A忽
2、视海防的重要性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航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答案:D3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解析:从表中的“工场主”可知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此情景出现在明代苏杭地区,故选D项。答案:D4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
3、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解析:明清时期由于商业经济发展,大量工商业市镇兴起,导致大都市的规模比起以前小了许多,故D项正确。答案:D5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八股取士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始关闭,到清朝时,对外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
4、。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是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技,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6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云:“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戚继光闽广抗倭B明朝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清政府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和题干材料“即禁之后,百货不通”相符,故选D项。答案:D7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如下,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
5、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8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解析:明清时期文化艺术出现新的发展,以小说、戏曲作为主要题材。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属于明朝时期的作品;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代表着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京剧产生于清朝时期,因此答案为C项。答案:C9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图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
6、工艺B图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C图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D图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图是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故A项正确;图是罗盘针,它的发明使人们出海航行时也能够清楚地辨别方向,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图是纸币铜板拓片,反映的是铜板印刷的技术水平,而不是活字印刷术,故C项错误;图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D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综上所述,故选C项。答案:C10在一张地图上,
7、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A沈括 B马可波罗C利玛窦 D徐光启解析:材料中这些地理名词是明清时期由传教士带到中国的。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故A项错误;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来到中国,故B项错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参加编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传播西方一些地理观念,故C项正确;明朝科学家徐光启是这些地理观念的接受者,故D项错误。答案:C11高一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与学习卡内容相对应的选项是()学习卡片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
8、处为对外通商口岸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社会风貌 B君权强化C民族关系 D闭关锁国答案:D12在我国历史上,明朝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 D本草纲目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朝”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13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确立中国符号,融入中国元素,是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为政材料二(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原指
9、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材料三见下图材料四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是哪一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诞生于什么时期?(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根据材料三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4)材料四中提及的天工开物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
10、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请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5)请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孔子;儒家学派。(2)科举制度;隋朝(或隋炀帝时期)。(3)兰亭序。(4)宋应星。(5)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或涵养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意思相近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11、。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2、。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