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1 城市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13题。1.1988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10%B.20%C.30D.40%2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上升大于出生率B.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3.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A
2、. B.C. D.解析:本题组以柱状图数据考查城市化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第1题,根据1988年的乡村和城镇人口数据可计算得到结果。第2题,通过数据的变化分析,该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一直增加,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有关,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乡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大量涌向城市造成的。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推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因素,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都会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使农村人口数量减少。答案:1.B 2.A 3.D(2010年聊城质检)读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回答45题。1970年2007年城市人口占总人
3、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9691320641282746 77719.88028.3965744 8617923 180711 9467729 4864.国可能是()A.阿根廷 B.埃塞俄比亚C.印度 D.韩国5.与两国相比,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移民增多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C.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D.城市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高解析:第4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阿根廷、韩国城市人口比重高,埃塞俄比亚城市人口比重比印度低,再结合人均GDP数值,故国应该是印度。第5题,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人均GDP增长速度快,第二、三产
4、业的迅速发展能使人均GDP迅速提高,也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答案:4.C 5.C(2009年佛山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形成城市带7.该城市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决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B.使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更加突出C.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使城市服务功能减弱解析:第6题,本题可从两幅图的对比中直接得出结论,答案为B项。第7题,城市部分企业的向外迁移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
5、减轻市中心地区的土地压力,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即更加突出城市中心区的商务功能。答案:6.B 7.B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完成89题。8.能正确反映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9.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变小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解析:第8题,阶段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分化,中心区人口密度减小,住宅区人口密度升高,故A选项正确。第9题,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环境状况得以改善。答案:8.A 9.CA城市介于4512N至46N之间,12642E至12739E之间。A
6、城市性质定位为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市的卫星城市。读A城市区域图,完成1011题。10.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城市的作用可能是()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B.增加H市市区人口密度C.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D.扩展H市市区的功能11.如图所示,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A.沿交通线延伸 B.沿河流延伸C.沿地形延伸 D.沿人口密集区延伸解析:第10题,建卫星城,主要是为了控制市区的发展规模,防止城市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的产生,为此,将一部分工业和人口迁往卫星城。第11题,根据经纬度确定,该城市在东北平原上,城市群的拓展最可能沿交通线延伸。读图可知,A作为
7、H城的卫星城,也是沿公路线和铁路线延伸的。答案:10.C 11.A(2010年烟台质检)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回答1213题。12.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A.A B.B C.C D.D解析:由城市的热岛效应可知,城市气温通常高于郊区;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可以判断A、C、D三点气温均高于B地,因此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B。答案:B13.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导致城市形成上升气流,易将污染
8、物带到郊区,所以热力环流圈以外的甲地适宜建设卫星城。答案:A(2010年莱芜模拟)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1415题。降水量(mm)径流总量(mm)地表径流(mm)地下径流(mm)蒸发量(mm)城市中心区675.0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02679617137714.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15.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解析:第14题,由表中数据看,城市建设导致市中心径流量增加
9、,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增加。第15题,要减少市中心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就要增加下渗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减少不透水的硬化地表比重,推广使用渗水砖。答案:14.C 15.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材料二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1)结合材料一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6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6分)(3)材料二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点是。(2分)(4)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
10、的结果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D.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已超过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平均水平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城市人口比重在44以上,低于50%。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并不是一直增加。目前城市化速度加快,与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人口由乡村涌向城市有关,并不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答案:(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
11、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3) (4)D17.(探究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材料一 人民网南昌2008年11月16日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 173个发展到19 369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材料二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天津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城市,已制定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纲
12、领,充分发挥天津山、河、湖、海、平原共生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建设,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创建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材料三 下图是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1)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2分)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2)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的主要原因是()(2分)A.城市“雨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横流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废气(尾气
13、)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污染(3)要实现天津市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你认为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8分)(4)材料三中道路网布局的优势是 。(6分)(5)材料三中中环区域布局的优点是 ,外环工业仓库的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6分)解析:第(1)题,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的机械增长造成的,城市增加人口中以中青年居多;东、西部城市化速度相比,东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中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只能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卫星城市,故卫星城得以较快发展。第(2)题,大多数城市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说明城市的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第(3)题,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第(4)、(5)题,生态园林城市一般采用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并注重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答案:(1)C (2)D(3)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4)可以及时疏散人流、车流,避免造成中心区拥堵而影响人们出行(5)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动植物园苗圃、绿化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