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A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B项错误;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属于趋光性,C项错误;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反射,D项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2、)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答案C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答案A4.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能由经传向下一个神经元,但不能由下面的神经元传向B.兴奋在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
3、的传导要慢,所以反射弧中突触数目越多,反射所需的时间越长C.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由处向下传递,能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D.处兴奋的传递过程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解析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经过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后再转变为电信号,使兴奋得以向下传递,而不是传递神经递质。答案C5.现象:小红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红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解析两
4、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答案B6.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解析图中为突触小泡,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后一个神经元。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中内容物释放至中
5、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能被特异性识别;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答案B7.右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A.b点2次,c点1次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D.b点2次,c点0次解析图中b处有突触小泡,判断a、b处于上一个神经元,c、d处于后一个神经元。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并且ab=bd,b和c两点之间有突触,所以a点先兴奋,指针偏转一次,d点后兴奋,指针又偏转一次
6、。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逆向传导,a、b两点均不产生神经冲动,仅d点有神经冲动,所以指针偏转一次。答案A8.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图甲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图甲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答案C9.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A.S区B.W区C.V区D
7、.H区解析该病人能说话、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说明S区(运动性语言区)、H区(听觉性语言区)均正常,但看不懂文字,说明受损部位是V区(视觉性语言区)。答案C10.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结构X为。图2中为,一般由(细胞器)形成。(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填“兴奋”或“抑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需要上的协助。(
8、3)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和的功能。(4)图2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解析(1)图2中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一般由高尔基体形成。(2)B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到达处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且因为刺激B处肌肉不收缩,所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起抑制作用。(4)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神经细胞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图示未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有血浆和淋巴。答案(1)突触突触小泡高尔基体(2)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抑制载体蛋白(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血浆和淋巴11.右图为反
9、射弧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处给予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的形式传导的。(2)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3)刺激a处后,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4)若刺激b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原因是 。解析(1)a处是传入神经上的位点,若给予刺激,膜外的电位将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并以
10、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2)当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时,要通过突触的结构来完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a处受刺激时,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后传递到c处,c处由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变为动作电位(内正外负),然后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导致电位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刺激b处骨骼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故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因为传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突触d,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只能由传出神经传到肌细胞,而不由肌细胞传到传出神经。答案(1)由正变负神经冲动(或者局部电流)(2)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发生
11、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不偏转d处为突触,兴奋在d处只能单向传递,由c传向b(或者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能力提升12.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位于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无法为其提供能量,A项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递质经突触小泡的转运和突触前膜的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C项错误;结构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与离子通
12、道的打开和关闭有关,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答案D13.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相应反射弧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图3中物质f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解析图1中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物质f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f可能是兴奋性递质
13、,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因此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答案B1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解析在b点刺激时,兴奋同时到达a和c处,因此A1不偏转;当兴奋继续向右传导时,
14、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因此A2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在f点刺激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不能传导到a、c和d处,因此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项符合题意。答案D15.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解析根据图1中A可知神经纤维膜电位呈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的A点
15、电位,A项正确;图2中C点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故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上升,B项正确;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静息电位)转变为B(动作电位)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内流,C项正确;在测出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纤维一个有效刺激,即可测出动作电位,D项错误。答案D16.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1)由图示可知突触小泡内释放的A-C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分解为A和C,C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小体重复利用。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3)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在D酶的作用下分解,若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