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当人类社会彻底脱离了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的兽性,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才产生。由此可知,为真正意义上人类文明产生提供前提的是A. 高度发展的采集业B. 狩猎工具的改进C.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D. 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答案】C2. 汉谟拉比说:“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即大地和空气之神)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可见,汉谟拉比旨在A 建立公正社会B. 倡导宗教信仰C. 宣扬君权神授D. 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3.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
2、严格禁止通婚。据此判断,在种姓制度下A.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阶级矛盾相对缓和D. 社会生活有序和谐【答案】A4. 公元前750年直到公元前6世纪,参加殖民的希腊城邦共有44个,在各地共建殖民城邦至少在139座以上。用希腊人自己的比喻说,这些新邦为数众多,犹如雨后池塘周围此呼彼应的青蛙一样。材料可用来说明古代希腊A. 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B. 疆域版图跨欧亚两洲C. 以移民方式扩展文明D. 对外贸易交往的繁盛【答案】C5. 下图表示的是第一个把版图扩张到中亚及西亚大部分地区的君主制帝国,也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这个帝国A. 崛起于公元前8世纪B.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C. 由众多城邦国家构成D. 由汉谟拉比所建立【答案】B6. 3世纪中期的罗马文化表现出普遍的忧虑不安。从幸存的雕像中,如皇帝菲利浦(244249)的雕像看上去,几乎就像他已知道自己不久将在战斗中身亡一样。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A. 罗马文化逐渐消亡B. 罗马帝国陷入危机C. 罗马停止对外征战D. 罗马统治者的无能【答案】B7. 有学者指出,腓尼基人主要从事商业和航行事业,经常坐船到各地做买卖。由于在做买卖记账时,觉得楔形文字太繁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时人发明了A. 象形文字B. 阿拉马文字C. 字母文字D. 拉丁字母【答案】C8. 按照中世纪的法律观念,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主人有权随意处置惩罚农奴
4、;农奴除交纳地租外,还须承担各种相关赋税,如婚姻税和继承税等。这个“主人”是A. 奴隶主B. 农奴主C. 罗马贵族D. 封建领主【答案】D9. 11世纪中国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二者相比,为西欧后来孕育出早期资产阶级奠定基础是西欧城市A. 拥有自治权B. 商业的繁荣C. 规模比较大D. 修建了城堡【答案】A10. “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A. 西罗马帝国B. 拜占庭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奥斯曼帝国【答案】B11. 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位于东西方
5、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方文明的交通线达数百年之久,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选项罗列了奥斯曼帝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其中错误的是A. 诱发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B. 曾导致西欧商品价格暴跌C. 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D. 促进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答案】B12. 古代的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被定为国教,但在13世纪后相当长时间里伊斯兰教也是印度的国教。这是因为A. 佛教的影响已经远远不及伊斯兰教B. 突厥人占领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C. 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影响小D. 印度的穆斯林已占印度人口的大多数【答案】B13. “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
6、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A. 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欧洲B. 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 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 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答案】D14. 桑海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省,由国王派遣总督前去统治,总督不世袭,由国王任免。这一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导致机构的臃肿C. 提升了官员素质D. 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A15. 著名的东非阿克苏姆巨石碑,据称已有1700年历史。不少石碑上刻有文字,记载着过往国王的丰功伟绩,最高的一座石碑高33米。这反映了A 古代东非文明具有封闭性特点B. 阿克苏姆王国国势强盛和王
7、权强大C. 古代东非地区建筑业较为发达D. 阿克苏姆王国王权统治有神秘色彩【答案】B16. 位考古学家说:“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古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是A. 相互联系,不断交往B. 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 战争不断,冲突激烈D. 文明多元,相互交融【答案】B17.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了借口,而黄金提供了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动力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
8、动力之一【答案】D18. “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次航行A. 到达非洲好望角B. 最先实现欧洲人开辟欧亚新航路的梦想C.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D.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答案】B19.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新大陆”。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哥伦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由此可知,哥伦布远航A. 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 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C. 传播了先进的
9、生产方式D. 深受价格革命的影响【答案】B20. 16世纪晚期,欧洲一幅名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美洲的绘画非常有名,其以新旧世界对比的隐喻方式描绘了文明的欧洲与未开化的美洲相遇的场景。画中,航海家穿戴整齐、乘坐先进航海工具到达美洲,象征着欧洲文明的生活方式;而赤身裸体、从吊床中起身的美洲人,则暗示着美州的原始、未开化和被征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欧洲人宣扬其殖民侵略的正当性B. 欧洲殖民的目的是传播工业文明C. 当时欧洲绘画艺术繁荣D. 此画真实反映了当时美洲的全貌【答案】A21. 16世纪,世界新旧大陆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与外贸增多,白银出现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该现
10、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B.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C.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D. 白银成为西欧社会上层的追求【答案】C22. 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区域性贸易已经同东方的商业活动相联系。虽然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很有限,但一个包括“旧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贸易网络这时已经显现轮廓,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据此推知当时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在欧亚初现B. 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基础C. 欧洲与东方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D. 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民间途径开展【答案】B23. 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
11、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A. 阻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B. 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C. 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24.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为西班牙势力范围,以东的一切土地为葡萄牙势力范围。这主要反映出A. 教皇权威受到威胁B. 近代殖民强权瓜分世界C. 利于自由贸易发展D. 各地区间联系加强【答案】B25. 阅读材料,完
12、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地感到,仿佛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有一首苏美尔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材料二 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受外界的干涉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与每年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的底格里斯河不同,尼罗河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
13、。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易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并说明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造成的影响。【答案】(1)原因:两河流域地势平坦,容易受到外族入侵洪水泛滥,易造成自然灾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不安全感。 (2)不同:古代埃及的周围有很多自然屏障尼罗河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影响:古代埃及文明稳定而保守,自信且乐观,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法典古代埃及的法老制
14、有效地填补了因缺乏法律而带来的权力真空法老被认为是神的儿子、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因而他的话就是法律。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摘编自【美
15、】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1)
16、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答案】(1)特点: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2)原因:西欧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途径: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或者赎买);武装斗争。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
17、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索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材料三 材料四 从15世纪末起,英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圈地运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逐渐开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也开始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走向世界。从欧洲地区间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内部地区间的贸易开始不断繁荣起来。随着商业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展,食物原料在区域间广泛传播和利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
18、活。从欧洲与国际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经过培育改良,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在抢掠异域食物的同时,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摘编自朱慧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航路的开辟。(要求: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19、)【答案】(1)原因:为了获取亚洲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可波罗游记吸引着西欧商人到亚洲进行香料贸易基督教会为了传教。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观点: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论证: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不同地区由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连为一体对于西欧,促使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爆发,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了早期的对外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灾难和破坏,造成当地长期的贫穷落后。总之,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它对于推动世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对殖民地所造成的恶劣后果。(“示例”仅作为参考,学生还可以选择“圈地运动的影响”“各大洲间物种交流的影响”等角度概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