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9667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十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0镇江一模)1949年,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这一外交思想的实行()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残余B体现了政策的包容性C体现了全方位外交的理念D是为了团结亚非国家A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了,再请客人进来”可知这是新

2、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选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政策的包容性,排除B项;全方位外交是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方针,与材料所述时间“1949年”不符,排除C项;为了团结亚非国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2(2020常州一模)1953年朝鲜停战后,为了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缓冲地带,对亚洲国家增信释疑、改善周边环境以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政府()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率先改善与日本的关系C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积极发起了不结盟运动A中国政府在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

3、了改善周边环境,维护国家主权,故选A项;中日关系改善是在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率先改善的,排除B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改善周边环境无关,排除C项;中国没有发起不结盟运动,排除D项。3.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废除旧中国残留下来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且把西方侵略势力一律清除净尽,这些外交方针的提出主要是基于()A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及当时的国际环境B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新中国打破美国经济军事封锁的需要D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A三大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环境,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国

4、家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经过慎重考虑而提出的重大外交指导思想,故选A项。4(2021徐州中学)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有意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有效地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这次会议()A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B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C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联系D“还有效地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表明这次会议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说明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

5、的联系,故选D项;促成印度支那问题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推动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合作与“求同存异”无关,排除C项。5.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许多国家对新中国抱有怀疑态度,周恩来果断更改发言计划,在会上做补充发言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有利于缓和与会各国的矛盾,实现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解放B有利于实现会议的预期目标,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C打破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外交基本隔绝的局面D促进了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实现了会议的预期目标,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故选B项;

6、万隆会议无法实现亚非国家的民族解放,排除A项; C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 D项是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影响,排除。6(2020南京六校联合体联考)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表是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策略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选项策略史实A“另起炉灶”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C“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促进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D全方位外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

7、“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对应史实相符,故选B项。7(2020盐城三模)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致电党中央:“根据三天会议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上,中国()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推动着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C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D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C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8、,1954年,举行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与材料中“美国”“法国”“英国”“朝鲜问题”相符,故选C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中“美国”“法国”“英国”不符,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主要是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与材料中“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不符,排除B项;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与材料中“美国”“法国”“英国”“朝鲜问题”不符,排除D项。8(2020苏锡常镇一模)阅

9、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109100A继续采取“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材料中“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相符,故选B项。9(2021姜堰中学)新中国“驱蒋纳我”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时间通过反对弃权19

10、61(第16届)38482019624256121966465717196948562119705149251971763517上表所示现象()A反映资本主义阵营矛盾重重B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C说明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共识D表明中国已经打破外交僵局B根据新中国“驱蒋纳我”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在联大中获得的通过票越来越多,表明新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无法反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排除A项;求同存异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排除C项;1972年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1、,中国外交僵局才被打破,排除D项。10(2021扬州中学)1972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该论断是基于()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C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可知两国找到了利益共同点,结合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史实,可知毛泽东是基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而做出的这一论断,故选A项;中美两国是在1979年正式建交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全方位外交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

12、逐渐产生并成熟的,排除C项;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1(2021常州中学)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A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B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题干图示显示19611971年支持中国的国家票数在不断上升,而反对者在不断下降,说明了在两极格局之下更多的国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冲击着两极格局,故选B项;19661968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前三年,经济破坏严重,排除A项;此时联合国主导者仍以美苏为主,排除C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指的是197

13、9年中美建交,排除D项。12(2021海门中学)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全国不统一的混乱局面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C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合作的起点D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合作的起点,故选D项;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时尚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排除B项;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14、,排除C项。13(2020盐城四模)下图是中美两国某次外交联合声明的摘选内容。该文件表明()A中美两国结束多年敌对状态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对外开放获得更大空间D美国已放弃既定的冷战政策A“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表明该公报是1972年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故选A项;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材料表明该公报是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是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依然坚持“冷战”政策,排除D项。14(2021泰州中学)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

15、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C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D21世纪,中国的“和谐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故选D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逐步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A项

1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无法体现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排除C项。15(2021昆山中学)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2006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东盟论坛相继举办。这表明中国()A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B外交原则随国际形势不断调整C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始终坚持多边外交的基本原则A题干中所涉及的“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东盟论坛”等都属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使中国与发展中国家

17、的关系有了更深厚的基础,故选A项;题干中仅是述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的四项原则,而没有述及其他时间的外交政策,因此不能推断出中国的外交政策随国际形势而不断调整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中所述及的“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东盟论坛”等都属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无关,排除C项;题干中主要述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不能扩大为“多边外交”,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5分)16(2020南通、泰州一模)新中国的重大对外战略决策与冷战进程存在同步,日益灵活务实,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共中央选择“一边倒”,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

18、是中共领导人当时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做出的反应,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伊始,便加入苏联阵营并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并因此而进入冷战的两极体系和对抗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牛军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材料二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至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得到改善。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

19、”,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战略关系”,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简述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及重大外交成就。(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20、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国际格局,根据材料一“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做出的反应”可得出美苏两极格局。第二小问事实,根据所学新中国初期外交知识可得出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抗美援朝。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摆脱两线作战”并结合所学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知识可得出与美苏两国同时对抗到联美抗苏。第二小问成就,结合材料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所学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知识可得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第(3)问,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三“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和所学新时期外交知识可得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三“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并结合所学新时期外交成就的知识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答案(1)国际格局:美苏两极格局。事实: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抗美援朝。(2)变化:与美苏两国同时对抗到联美抗苏。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3)内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