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习近平主席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段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B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生动、丰富、具体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D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到理性认识答案C解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重要,故A说法错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材料表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故C符合题意,B、D与题意不符。2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表明()客观实际构成了认识的内容认识活
2、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A B C D答案B解析对疫情的认识是对疫情的如实反映,故正确;认识活动是主观认知活动,排除;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排除;听取汇报是感性材料的搜集,防控疫情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故正确。3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两小儿的观点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他们的认识都
3、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即停留在“大”“小”“热”“凉”等感性认识上,因而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告诉我们应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故B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说法错误;C、D与题意不符。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答案B解析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材料中的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排除。5“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
4、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 B C D答案A解析“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故答案为A;错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说法错误,违背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5、。故选A。6北京科技大学组织416支团队,4412名大学生,213名指导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足迹遍布全国及12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公益实践活动300余项。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参与当地环保实践相互交流实践经验运用科技支持农业撰写暑期实践报告A B C D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实践是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环保实践能改造客观世界,是实践活动。不符合题意,交流经验改造的是主观世界。符合题意,是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故选B。不符合题意,撰写暑期实践报告不是实践活动。7目前,我国科学家在古代小麦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
6、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研究为理解农业传播提供了直接证据,将对现代小麦育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材料表明()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性活动A B C D答案B解析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说法错误;我国科学家在古代小麦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表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符合题意;世界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研究为理解农业传播提供了直接证据,将对现代小麦育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表明实践决定认识,认
7、识反作用于实践,符合题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2019年8月25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再次通过月夜低温考验,完成自主唤醒,按照预定计划进入第9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活动。这次自主唤醒标志着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先进国家,表明中国的航天科技又迈进了一大步。这表明()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A B C D答案B解析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按照预定计划进入第9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活动。这表明了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嫦娥
8、四号”和“玉兔二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符合题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错误。选B。9为加强对群众参与的选秀类节目的管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通知:“禁止手机投票、电话投票和网络投票等场外投票方式。”这一投票方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所以这一规定来得及时切中时弊。这说明()A认识来源于实践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理性认识是正确的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答案A解析“这一投票方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所以这一规定来得及时切中时弊”这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不选;理性认识未必都是正确的,C不选
9、;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D不选。10观察下图。下列对漫画蕴涵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B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答案C解析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中耕田与下地的关系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符合题意,排除A、B;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D说法过于绝对。11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科技专项
10、活动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证实其为天然气水合物。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A B C D答案B解析通过科考活动发现可燃冰,并证实其是冰水混合物,可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故正确;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排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排除。12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以后,“白色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最近,中美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还从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对治
11、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A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答案C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认识的验证,排除B;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治理白色污染,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认识工具的发展,排除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2020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指出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
12、进,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是如何“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的。答案实践具有能动性,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不同的变革。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
13、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在回答时要围绕实践及其特点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材料“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材料“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不同的变革。”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材料“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从十二大到十九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
14、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九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可以立足来源、动力、标准、目的来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提出基于环境问题,可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对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可见认识的发展;社会发展成果验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我国的建设,可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