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恒谦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
2、现出来的性状,是性状的具体表现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类型C性状分离是指纯合子的杂交后代出现不同表现型个体的现象D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B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也可以是杂合子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显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3下列关于“提出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遗传因子控制性状B萨顿通过对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比较分析
3、,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D格里菲思发现S型死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
4、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6某男性血友病患者(XhY)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某女性携带者(XHXh)中一个处于减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基因数目的比例为11 B核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41C染色单体数目的比例为21 D常染色体数目的比例为417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存在DNA复制过程,而无丝分裂没有该过程B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之
5、一是没有同源染色体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也相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8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深红眼、红宝石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黄身和白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9某男性患红绿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Y染色体和一个X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一
6、个Y染色体和一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10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为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11某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后的表达产物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雄鳞翅目昆虫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性个体B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鳞翅目昆虫产生的卵细胞
7、不携带突变基因C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数量相等D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12在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为经典,下列有关两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实验的成功完成,都离不开细菌培养技术的支持B两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13将细菌在含有31P核苷酸和32S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再用D
8、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则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含有32P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A1和1 B1/4和0 C1和0 D1/4和114关于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与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B在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越稳定C解旋时仅需要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就可以完成D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解旋完再复制15下图所示为真核生物体内发生的有关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2过程需要的原料不相同B图2过程需要三种RNA参与C由图2可知,决定“天”氨基酸的密码子为CUGD图1、2过程碱基互补
9、配对发生差错均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16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遗传信息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完全解开螺旋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BtRNA、rRNA和mRNA都是从DNA转录而来的 C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D可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17某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发生-RNA+RNA-RNA和-RNA+RNA蛋白质的过程,再组装成子代流感病毒。“-RNA”表示负链RNA,“+RNA”表示正链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流感病毒的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RNA具有信使RNA的功能C该流感病毒由-RNA形成-RNA需在宿主细胞
10、内复制2次D入侵机体的流感病毒被清除后相关浆细胞数量减少18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互补B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可以转录C当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D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够表达,相关酶再将表达产物分解19下列关于核酸、蛋白质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均可合成
11、出病毒的DNA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是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的C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一定是mRNA发生了改变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性状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20某遗传性肥胖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例能同时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B可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基因型为AAeebb的肥胖患者C双方体重都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育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D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9/642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位置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B若某基
12、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可能变长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不属于基因重组22如果某基因在中间位置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则该基因在表达时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合成的多肽链只在替换位置有一个氨基酸改变B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导致无法形成mRNA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比替换前减少了多个氨基酸D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不变但空间结构改变2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此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3、A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是这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B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C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24某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现有由该种细菌突变成的甲、乙两种突变型细菌,二者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如图所示为该种野生型细菌合成物质X的途径,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突变型甲中控制酶a的基因发生了突变B突变型乙中控制酶b的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型甲和乙均不能通过控制酶c的
14、合成控制X的合成D两种突变体在基本培养基上只添加底物时均不能生长25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B-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D-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2分)控制某植物子叶黄色(A)和子叶绿色(a)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15、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6号染色体的结构如图I所示。某兴趣小组用植株甲作为母本,正常的子叶绿色植株(aa)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以下实验均不考虑交叉互换):(1)通过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A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2)在上述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中,发现了一株子叶黄色植株乙,其染色体组成如图II所示。植株乙出现的原因是由于 (填“父本”或“母本”或“父本和母本都有可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3)若通过植株甲自交来确定A基因的位置,F1子叶颜色及比例为 ,说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4)植株乙(图II所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6号染色体会
16、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有1条或2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植株乙进行自交,后代个体有 种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27(12分)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
17、型、基因型:_。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28(14分)一些RNA病毒以自己的RNA为模板直接进行RNA的复制;一些RNA病毒以自己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再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即逆转录病毒。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某RNA病毒是否为逆转录病毒,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小组向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该病毒的核酸,以及其他必要
18、的物质和条件。其中,甲中加入带放射性的四种核糖核苷酸的缓冲溶液,乙中加入的物质X是_。一段时间后,将试管中的各物质分离后检测_。若检测结果为_,则说明该RNA病毒为逆转录病毒;反之,则说明该RNA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2)实验过程中,最终甲、乙两支试管均无法检测到子代病毒,其原因是_。(3)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比如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
19、: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29(12分)动物(2n)体细胞中若缺失一条染色体则为单体。已知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可遗传变异来源角度分析,单体属于_,其染色体数可表示为 。单倍体不同于单体,是指 。(2)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F1均为野生型,可推知显性性状为_。(3)某同学根据(2)中判断结果,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设计实验:让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请完成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
20、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答案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与遗传相关的基本概念,属于记忆水平,按概念的定义判断即可。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性状的具体表现,A项正确;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类型,B项正确;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之间的杂交后代出现不同表现型个体的现象,C项错误;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项正确。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中豌豆的特点、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
21、测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项错误;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可以是杂合子,C项正确;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项错误。3.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以及沃森和克里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等实验均运用到了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提出遗传因子控制性状的有关假说,故A项正确;萨顿根据蝗虫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比较,发现
22、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从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故B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用未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被标记了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被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再利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通过比较实验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大小,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故C项正确;格里菲思发现S型死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提出了S型死菌含有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菌转为为S型活菌,并未提出DNA是遗传物质,故D项错误。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关知识。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
23、后期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项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项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项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项正确。5.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生物变异等有关知识。据图分析,图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的片段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项错误;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项错误;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每条
24、染色体上的着丝粒都连着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D项正确。6.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遗传病等有关知识。男性血友病患者(XhY)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2个h基因,而女性携带者(XHXh)中一个处于减中期的细胞中含有0个或2个h基因,A项错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处于减中期的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21,B项错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C项错误。7.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等有关知识。无丝分裂过程中存在DNA复制过程,A项错误;有丝
25、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现象,B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也相同,C项正确;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项错误。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范围。据图分析,控制朱红眼、深红眼、红宝石眼的基因都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A项错误;控制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时不遵循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错误
26、;黄身和白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项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每个细胞中不会都表达,D项正确。9. 【答案】B【解析】本题以红绿色盲为背景,考查减数分裂具体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男性色盲患者为XbY,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中含有两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或者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故B项正确。10. 【答案】D【解析】因为含b的花粉不育,故无XBXb,窄叶只有雄性,A错误;若亲代雄株是宽叶,如XBXb,后代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错误,C错误;若子代全是雄株,说明父本只能产生Y一种精子,故父本的基因型是XbY,又因为雌性中无窄叶,故母本一定是宽叶,D正
27、确。故选D。11.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磷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则ZW为雌性个体,ZZ为雄性个体。伴Z显性遗传的特点是:雌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的概率小于雄性个体、具有世代连续,若雌性为显性性状,则后代中的雄性个体全部为显性性状;伴Z隐性遗传的特点:雄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的概率小于雌性个体、隔代交叉遗传,如雄性为隐性性状,则后代中雌性个体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则雌(ZAW)、雄(ZAZA和ZAZa)鳞翅目昆虫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性(ZaW)个体,A正确;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磷翅目昆虫(ZaW)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
28、,B正确;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该磷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ZAZA和ZAZa)与雌性个体(ZAW)的数量不相等,C错误;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出现突变基因的个体会死亡,所以该磷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D正确。12. 【答案】C【解析】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都需要对细菌进行培养,故都离不开细菌培养技术的支持,A正确;两实验设计的总体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B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推论是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并不是通过实验证明得到的此结论,故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
29、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被感染了的大肠杆菌相互分离,比重较大的细菌则在沉淀物中,而比重较轻的噬菌体及其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则在上清液中,D正确;综上所述,选C项。1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及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将细菌在含有31P核苷酸和32S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细菌中的DNA含有31P,蛋白质含有32S,用D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噬菌体会以细菌DNA为原料,以自身DNA为模板合成噬菌体DNA,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1个DNA分子复制3次形成的8个DNA分子都含有31P,有2个DNA分子含有32P单链
30、,因此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1P,有1/4含有32P;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是以细菌蛋白质为原料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因此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32S,不含有35S。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1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DNA的复制过程及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双链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一分子磷酸组成,因此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而不是碱基对,A项错误;在DNA分子中G-C碱基对有三个氢键,A-T碱基对有两个氢键,所以C-G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越稳定,B项正确;解旋是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完成的,C项错误;DN
31、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D项错误。15.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图1过程为转录,原料为核糖核苷酸,图2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A项正确;图2过程合成物质是多肽,该过程需要3种RNA(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参与,B项正确;密码子是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2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GAC,C项错误;图1过程为转录,图2过程为翻译,二者若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差错均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项正确。16.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信息转录过程。转录时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因此不会完全解开DNA分子,只是将一个
32、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A项错误;根据中心法则,RNA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B项正确;在真核生物中,不同RNA形成过程中所用的模板DNA是不同的,所以两种RNA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C项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项错误。17. 【答案】A【解析】本题以流感病毒为素材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项错误;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RNA的复制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都先形成了+RNA,说明+RNA具有信使RNA的功能,B项正确;该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由-RNA形成-RNA的过程为“-RNA+RNA
33、-RNA”,说明其发生了2次RNA的复制,C项正确;入侵机体的流感病毒被清除后,相关浆细胞、抗体的数量都会减少,D项正确。1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项正确;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 mRNA会与sok mRNA结合,B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可知,当sok mRNA不存在时,hok mRNA能翻译合成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C项正确;由题文信息“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
34、解”可知,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不能够表达,D项错误。1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核酸、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等有关知识。逆转录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才可能合成出病毒的DNA,A项错误;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或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C项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项错误。20. 【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要点,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基因表达的概念,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图中,黑皮素的合成是基因直接控制的,促黑素细胞激素是基因通过控
35、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的,A正确;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后,体内有bb基因,可以控制机体为正常体重,B正确;由于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双方体重都正常的夫妇可能生育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C错误;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3/43/41/4=9/64,D正确。21. 【答案】C【解析】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位置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使转录后的终止密码顺序被打乱,这样终止密码子可能延后出现,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可能变长,B正确;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叉互换,导致其上
36、的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不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22.【答案】B【解析】基因在中间位置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只改变一个密码子,因此合成的多肽链只在替换位置有一个氨基酸改变,A正确;基因在中间位置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但起始部位没有发生改变,不会影响该基因与RNA聚合酶的结合,应该能正常转录形成mRNA,B错误;基因在中间位置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若使该部位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则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比替换前减少了多个氨基酸,C正确;基因在中间位置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只改变一个密码子,相应的氨基酸也发生改变,则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数
37、目不变但空间结构改变,D正确。23.【答案】C【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进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即发生了易位现象,结果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使得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故该病发生的病因是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是这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 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会引起细胞增殖失控,所以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B正
38、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由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说明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D正确。24.【答案】D【解析】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据题干信息可知,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推出甲中酶b功能丧失,乙中酶a功能丧失,进而推出突变型甲控制酶b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而突变型乙控制酶a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据题干“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可知,甲、乙都有酶c,推出突变型甲和乙均能通过控制酶c的合成控制X
39、的合成。据分析,突变型甲控制酶b的基因发生了突变,A错误;据分析,突变型乙控制酶a的基因发生了突变,B错误; 据题干“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可知,甲、乙都有酶c,推出突变型甲和乙均能通过控制酶c的合成控制X的合成,C错误;突变型甲、乙由突变导致的酶缺陷不能将底物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X等物质,所以在基本培养基上只添加底物,则两种突变体均不能生长,D正确。故选D。25.【答案】A【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只能遗传给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来自于母亲,也可以来自于父亲,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在MN血型系统中,M型
40、、N型和MN型的基因型依次为LMLM、LNLN和LMLN。仅研究红绿色盲,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的基因型为XbY,由此推知:-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2和-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XBXb11。仅研究MN血型,-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1、-2和-3的基因型均为LMLN。综上分析,-3的基因型为LMLNXBXB或LMLNXBXb,-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1/2,A正确、C错误;-3和-4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4的基因型为LMLN,表现型为MN型,B错误;-1和-4的基因型均为XBY,因此-1携带的Xb来自于-3,-3携带的
41、Xb来自于-2,即-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2,D错误。26.【答案】(1)能 (2)母本 6号同源染色体(或含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 (3)子叶黄色子叶绿色=11(2分) 8 2/15(每空2分)【解析】(1)若后代全为子叶黄色,则A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全为子叶绿色,则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3)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A基因的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让植株甲自交产生F1,F1子叶颜色及比例为子叶黄色子叶绿色=11。(4)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6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
42、能形成4种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211,其中只含A基因的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植株乙进行自交,后代个体有8种基因型,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5a1/3a=2/15aa。27.【答案】(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3)mmZaW MmZaZa、mmZaZa(每空2分)【解析】(1)豁眼性状受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雌、雄家禽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ZW和ZZ,因此,纯合体正常眼雄禽和豁眼雌禽的基因型分别为ZAZA、ZaW;
43、两者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ZAZa(正常眼雄禽)和ZAW(正常眼雌禽);F2中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ZAW(表现为正常眼)和1/2ZaW(表现为豁眼)。(2)欲使子代中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不同的性状,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应该选择“隐性雄性个体”和“显性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因此,选择的杂交组合是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其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为正常眼雄禽(ZAZa)和豁眼雌禽(ZaW)。(3)本题可运用“逆推法”,先分析子代中的豁眼雄禽,其基因型可能是M_ZaZa或mmZaZa,由此可推知亲本雌禽的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为ZaW,但亲本均为正常眼,则说明亲本正常
44、眼雌禽应该是基因m纯合导致其表现型转变的结果,即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mmZaW;结合亲本雌禽的基因型可进一步确定子代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MmZaZa和mmZaZa。28.【答案】(1)带放射性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缓冲溶液(2分) 合成的核酸是否有放射性(2分) 甲试管中合成的核酸无放射性,乙试管中合成的核酸具有放射性(2分) (2)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2分) (3)实验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2分)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
45、监测其放射性。(2分)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2分)【解析】(2)由于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故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支试管最终均无法检测到子代病毒。(3)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如DNA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特有的碱基是U,因此可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碱基T和碱基U,通过检测子代的放射性可知该病毒的类型。根据分析,本实验思路为: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
46、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若乙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甲组无,即为DNA。29.【答案】(1)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变异) 2n-1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野生型(3)子代中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比例为11子代全为野生型果蝇(每空2分)【解析】(1)单体是指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故从可遗传变异来源角度分析,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其染色体数可表示为2n-1。单倍体不同于单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F1均为野生型,故可推知野生型为显性性状,无眼为隐性性状。(3)让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比例为11,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全为野生型果蝇,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