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佛山实验中学高三备课组一、学习目标:1、熟悉有关诗词景物形象知识。2、掌握有关诗词景物形象的题型。3、掌握关诗景物形象解题步骤。4、通过练习强化有关诗词景物形象规范答题意识,提升赏析诗词景物物形象的能力。(一)什么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1、借助客观物象(天、地、草、花)表现主观情感,含“意、情”的景物形象,即“意象”。诗中可出现多个意象,组成一组画图,构成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艺术境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心寻味
2、的艺术境界。一起回顾诗歌的景物形象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审一审诗歌有关景物形象的题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理想?想一想,议一议怎样解答?1、动笔组织答题;2、并给自己的答题打分答:1、诗中描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翠竹、碧莲等自然景物;2、构成了一幅清幽、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的秋景图;3、表现了作者对安闲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一)什么是诗歌中被人格化的物象?借被人格化的物象,通过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思想感情、品格情操。作者塑造的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
3、、言心声。诗词中的意象分为:1、被人格化的形象。2、景物形象。“被人格化的形象”包括 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例: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问: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议一议怎样解题?1、这首诗的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2、“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3、“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鉴赏具有特
4、定含意的形象民族约定俗成的审美和认同的自然物象,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含意和文化内涵。(如杜鹃、明月、柳、雁、松、梅、菊等)(二)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例,阅读下面的的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闻雁赵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寒塘韦应物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小组合作,分点作答。答:1、因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归去有期。所以两首诗作者都借大雁归去有期,抒发自己归家无期的乡愁。2、这两首诗都以“归思”、“乡心”表思念家园,归家无期的离愁;3、正借大雁这一特定形象寄寓自己浓家的乡思。鉴赏景物形象阅读解题方法小结:鉴赏诗歌
5、的意象,1、除知道诗中有哪些景物外,2、还要组合意象,品出一幅幅有色彩、动静、有含意的画,3、探究诗人的借景物抒发的情感。反复理解记忆鉴赏景物形象阅读解题方法鉴赏景物形象阅读解题方法小结: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绚丽、明丽、明净、清新、清幽、静谧、寂静、寂寥、荒凉、苍凉、凄清、旷远、苍茫、萧瑟、清冷、清朗等)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3、分析意象,离不开“景”“情”。练兵场 例: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今日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问:词中有哪些意象?寄寓了作诗人怎样的情感?1、有“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燕子”几个意象。2、
6、这些意象构成一幅冷清、衰败的图画。3、寄寓诗人对人事变迁、美好的留不住,引发的惆怅之情。又借“似曾相识归来燕”寓意着消亡中含有希望存在,惆怅中仍有欣慰。答:试运用“景物形象阅读解题方法”答题(三)常见景物意象的题型 1、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的某意象(景、物、画)有什么作用?3、诗中有某意象有什么特点?4、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 5、结合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见名师金典P952011广东卷)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问:词中所写的春天的美好时节是
7、什么?为什么?2、问: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1、初春。2、莺鸣雨润,草长花开,万充满生机。所以,初春最美好。答:1、上阕写春光无限,生命美好,热爱生活。2、下阕叹年华易逝,花开易谢。珍惜春光,期待红花盛开,绿意盎然,尽享生命美好时光的情感。(三)演练提升(按答题步骤规范答题)(分组完成,评价自己的答题,并给出相应的分(同步训练P33P 35 练习1、2、5、6题)琅琊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槎: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8、情感?(3分)找准得分点(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水流出等画面。(2)清新、幽静、明丽的意境(3)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例2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3分)练一练答: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的声音:这是一幅画。2)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做真景了。3)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妙趣横生,
9、表达了作者欣赏惠崇的画艺,婉转抒发了思乡之情。注意解题步骤,分点作答。按解题步骤答题渡江明 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1)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3分)按解题步骤答题 答:以(1)江面到处飞翔的沙鸥(2)清冷、旷远的画面,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3)形象生动寄寓诗人失意孤独愁苦的情感。按解题步骤答题 6、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3分)按解题步骤答题 答:1、“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从声与色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2、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3、山泉虽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4、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的效果。也为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六)小结赏析景物形象的方法;解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