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2020年)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2、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3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4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D铁制农具-
3、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5“朕统六国,天下归一”,下列属于“朕”的功绩的是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采用科举制选官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修建灵渠ABC D6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C“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7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独尊儒术使
4、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8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A反映了官吏选拔程序更加规范 B导致了选官标准的根本变化C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控制 D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9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10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5、,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1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12公元757年,杜甫身陷长安,国事家愁涌上心头,挥笔写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成“国破”的直接原因是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五代十国混乱 D朱温称帝13据史料记载,清代四川中进士者达786人,他们大都出生在四川各府、州、县的一般家庭,有不少幼时贫困者。这反映出科举取士A杜绝科场舞弊现象B固化了民众价值取向C受到统治阶层重视D体现了客观公平原则14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
6、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与租庸调相比,税制更加繁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15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16佛教在汉代经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至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下列人物属于将佛教从中国传播国外的有 玄奘鉴真法显空海AB C
7、D17北宋初期,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到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交战于庭”。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在相位之争 B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C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利对等18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都有利于民族融合都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ABCD19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政治形势的是ABCD20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21东汉顺帝曾派出“八使”分巡郡国。济北国(今山东西北
8、部)国相崔缓因为不愿趋附外戚权势,虽然任职很有政声,“百姓歌之”,但仍受到“八使”劾奏而被免官。这说明当时A封国势力日益扩张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外戚影响监察效用D地方行政制度混乱22宋真宗咸平五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并设置了咚咚鼓以警昏晓。到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了在宋代A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B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C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D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23下列语句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苏
9、湖熟,天下足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24“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25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也是文化气质的体现与象征: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 狂;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上述诗歌分别属于A楚辞、唐诗、小说B楚辞、唐诗、宋词C汉赋、唐诗、元曲D散文、唐诗、元曲26新唐书记载:
10、“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正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史之国。弄赞(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其,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客室以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的前身红山宫大昭寺墙壁所绘文成公主进藏图艺术再现了上述历史场景和亲使唐朝与吐蕃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说明了其对汉族文化的认可ABCD27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主导
11、地位动摇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28北宋元年间的官员梁焘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以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他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A取得中央集权之效B减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C存在急功近利之弊D提高了政府机构办事效率29春秋战国时兼并日趋剧烈。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不相同了。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
12、B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热衷建立郡县制C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D大多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30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高级长官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A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B弱化了其政权的民族色彩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二、材料分析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
13、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10分)32(22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摘
14、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思想
15、主张。董仲舒的上述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6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宋代使理学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集大成者是谁?概述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8分)龙海二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AAAA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DABCBD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DCDDCAD二、材料分析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31(1)特征:政治: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民族政权并立;经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16、,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开始赶上北方;民族关系:出现民族融合现象。(本小题政治特征3分,经济特征3分,民族关系2分,共8分)(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4分)共同原因:统治者重视人才,任人唯贤;轻徭薄赋,鼓励发展农业经济;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6分)32(1)百家争鸣。(2分) 孔子主张“仁”、“礼”和德政;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等。(6分)(2)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3)人物:朱熹。(2分) 主张:哲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观:“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即“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方法论(认识论)格物致知。(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