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229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生物课后习题 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测评(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章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细胞外液仅是体液的一部分。2.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

2、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D.淋巴液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答案:D解析:淋巴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只能由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3.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的氧气直接从()A.周围的空气中获得B.周围的水中获得C.组织液中获得D.血浆中获得答案:C解析:人体所有的细胞需要的氧气都来自其生活的液体环境,皮肤表皮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所需的氧气来自组织液。4.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B.血浆仅用来运输营养物质,不可以用来运输代谢废物C.从本质上看,细胞外液类似于海水D.细胞外液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

3、答案:B解析:血浆起运输作用,不仅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也可以运输代谢废物。5.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相关示意图,则图中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内环境、酸碱度B.组织液、血浆、细胞内液、酸碱度C.组织液、血浆、内环境、酸碱度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酸碱度答案:C解析:血浆中的物质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可返回血浆,小部分可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器官最终汇入血浆,淋巴液、组织液和血浆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可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6.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

4、要是K+C.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HC等会参与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答案:C解析:正常人血浆的pH能稳定在7.357.45,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等缓冲物质有关,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这些缓冲物质反应,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7.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a表示毛细血管壁、b表示红细胞、c表示血浆、d表示细胞内液、e表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氧气通过c及a,运输到e的过程,需要ATP葡萄糖由c经a和e到达d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e由d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可通过c的运输而排放到体外A.B.C.D.答案:C解析:氧气从血浆进入

5、组织液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组织细胞,需通过主动运输完成,消耗能量;图中d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CO2浓度最高。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直接参与D.所有稳态都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答案:B解析: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稳态的形成有些是局部体液的调节,不一定有许多系统直接参与;稳态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9.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

6、.H2CO3/HC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对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D.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盐离子含量都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10.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都是()A.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B.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C.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D.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答案:D解析:缓冲对一般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11.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所示;接着

7、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B.若要提取血浆蛋白,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上清液的成分为血浆,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项错误。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项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

8、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项错误。分析图2可知,分别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项正确。12.下列病症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A.小腿肌肉抽搐B.镰状细胞贫血C.尿毒症D.组织水肿答案:B解析:小腿肌肉抽搐是血液中Ca2+含量过低造成的;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尿毒症是血液中尿素和无机盐过多引起的;组织水肿是过量的液体积聚在组织细胞间隙等处造成的。13.下图表示淋巴液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

9、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如果乙渗入淋巴液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C.甲、乙、丙和淋巴液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几种体液的关系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淋巴液、组织液和血浆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4.下列不是造成组织水肿原因的是()A.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B.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C.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D.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强答案:D解析:血浆蛋白渗出,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摄入蛋白质不足,都会造成血浆渗透压减小,水分

10、从血浆渗透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水分增加,从而导致组织水肿。D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是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下列有关渗透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B.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Na+和K+维持D.大量饮水可能会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导致细胞肿胀答案:AD解析: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以便维持细胞形态,A项正确。食物中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

11、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B项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主要为Na+和Cl-)的含量有关,C项错误。大量饮水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降低了组织液渗透压,大量水分可能进入组织细胞引起细胞肿胀,D项正确。16.下列有关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较多的白蛋白、球蛋白等多种血浆蛋白B.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的结果C.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机体患病则内环境稳态一定遭到破坏,进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AB解析:由于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所以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

12、较多的蛋白质,A项正确。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项正确。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细胞自身的代谢产物也要分泌到内环境中,所以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有关,C项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可能会患病;而机体患病时,内环境稳态不一定遭到破坏,D项错误。17.下图为小肠绒毛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入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由携带的氧气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D.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内一样多答案:AB解析:为小肠绒毛细胞,为红细胞,为毛细

13、血管,为组织液,为毛细淋巴管。氧气离开红细胞要经过1层生物膜,然后通过单层毛细血管壁需经过2层生物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又经过1层生物膜,但最终到达的部位是“发挥作用的部位”具有双层生物膜的线粒体,所以至少需经过6层生物膜。组织液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18.下列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无关的生理活动是()A.在发热时食欲不振B.人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D.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增多答案:A解析:发热时食欲不振是因为体内温度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的活性,属于体温失衡,A项符合题意。人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是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

14、恢复正常,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炎热的夏天,人体产生的汗会挥发带走人体部分热量,从而保持体温平衡。19.下图表示实验条件下,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海水浓度不断改变时,甲、乙、丙3种海蟹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B.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C.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答案:CD解析:3种海蟹中,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甲在海水浓度低时能维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故调节能力强于乙;

15、丙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浓度(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 mol/L)时,血液浓度变化较平缓,在海水浓度大于正常浓度时,也能使血液浓度维持相对稳定,说明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20.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不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AD解析:内环境是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概念,单细胞生物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项正确。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

16、环境是组织液,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B项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C项错误。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内环境稳态也会失调,D项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21.(11分)下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细胞或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为,B为,C为。(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d中氧气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3)a、b、c、d之间既彼此隔离,又相互联系,a与b之间隔以,b与d之间隔以, b

17、与c之间隔以;b的来源是,b的去向是。答案:(1)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2)ad、aa、d(3)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血浆和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和细胞内液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A、B、C分别是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2)ad依次是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等组成的,细胞内液属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ad中氧气浓度最高处为d,最低处是a,二氧化碳则相反。(3)由图中能清晰看出,a与b,b与d,b与c之间的结构分别是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b是组织液,它可由血浆和细胞内液渗透而来;它的去向有3

18、个,即形成血浆、细胞内液和淋巴液。22.(12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4种体液,表示与该过程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字母,上填名称)(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B是,它经过等器官最终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等离子有关。(4)如果代表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答案:(1)D细胞内液A组织液(2)淋巴液淋巴结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B(淋巴液)

19、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无机盐、蛋白质HC(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图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D细胞内液;绝大多数细胞周围的液体是A组织液,故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B体液是单向循环,故为淋巴液,它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最终汇入C血浆中。血浆和淋巴液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C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pH的调节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其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HC、HP等离子有关。(4)如果代表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

20、、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3.(14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年夏天,某地气温高达39 ,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农田中锄草。不久,他被人发现晕倒在农田中。送医检查发现他是中暑了。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觉得非常渴,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四肢发冷、心跳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天气。(2)赵某和高某的身体内环境稳态都遭到了破坏。赵某身体内环境中被破坏的理化性质是,它的变化趋势是;高某

21、身体内环境中被破坏的理化性质是,它的变化趋势是。(3)右上图中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4)下图中曲线能反映赵某(a)和高某(b)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5)高某的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6)高某血压下降的原因是。答案:(1)高温(2)体温逐渐升高渗透压降低(3)A(4)A(5)降低(6)内环境渗透压降低解析:赵某是中暑,说明赵某身体内环境中被破坏的理化性质是体温,它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高某被诊断为水中毒,说明高某身体内环境中被破坏的理化性质是渗透压,它的变化趋势是降低。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一般不变,因为喝水后通过排尿和排汗排出了

22、水分;而它的相对含量(b)是相对于无机盐而言的,由于无机盐的丢失,使得水的相对含量升高。高某(b)由于喝了大量的水导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赵某(a)由于出汗丢失大量水分,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高某由于喝了大量的水,有些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下降。高某体内内环境渗透压降低使血压随之下降。24.(5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进入组织液的较多,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

23、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的晶体渗透压。(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主要作用: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答案:(1)血浆(2)增多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5.(12分)为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流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步骤A组B组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加入等量缓冲溶液加入等量血浆?加入等量缓冲溶液加入等量浆滴加一定量的Na2CO3溶液?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结果?结论?(1)步骤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步骤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3)预测实验结果A组: 。B组: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等量蒸馏水(2)等量的乳酸(3)1号试管pH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中含有缓冲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