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范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得分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皓腕(wn) 潺湲(yun)扁舟子(pin)嵌岩窦穴(du) B.纤尘(xin) 欢谑(xu) 塞草腓(fi) 天崩地坼(ch) C.瞋目(chn) 聒噪(u) 将进酒(jin) 垓下之围(i) D.铜钲(zhn) 溽暑(r) 殷岩泉(yn) 技经肯綮(q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剽掠寒霄丘峦崩催雨雪霏霏 B.危樯 污垢 春意阑珊 石破天惊 C.枕藉 袅娜 革灭
2、怠尽 悬梁刺骨 D.渌水 烽遂 钟鼓撰玉 踌躇满志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快递行业迅速崛起,但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四五家平分秋色。B.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殊途同归,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相逢。C.随着社会进步,“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普遍关注。D.任何一件事长期困扰你,会让你患得患失而优雅丧尽,那就听从内心的呼唤吧,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辽宁舰在舰员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
3、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B.涵盖全国26所知名高校的“北约”“华约”和“卓越联盟”,公布了2014年自主招生方案。由于三大联盟的考试时间再次“撞车”,所以考生只能“三选一”。 C.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于11月14日开幕,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纷纷与会,十余天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D.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最新热播, Kimi、王诗龄、田雨橙、天天等“星二代”的“同款服饰”顿成热销品,有文化品味的童装也可成服饰行业的“新增长点”。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
4、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多读如果彻底少读如果彻底多读而不求甚解 少读而不求甚解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6.古诗文默写。(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2)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小楫轻舟,。(周邦彦苏幕遮) (4)廊腰缦回,;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三、阅读题(共4个语段,共6
5、7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8题。(10分)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选自宋词鉴赏辞典)7.具体赏析词上阕中的对比手法及作用。(4分)答:8.根据全词,说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的好处。(6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10分)云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9.概说这首悯农诗里“云”的形象。(4分)
6、 答:10.简析诗人对人格化了的“云”的复杂情感。(6分) 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方山子传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7、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晚乃遁于光、黄间
8、 遁:隐遁 C.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听从 D.往往阳狂垢污 阳:假装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1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方山子过“隐人”生活的一组是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山中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皆弃不取,独穷山中 A.B.C.D.1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山子自幼攻读而颇有豪侠之气,终因驰骋当世之志未酬,晚年归隐山野。 B.与苏轼在歧亭相遇,彼此均感意外,但方山子对苏轼被贬遭遇并不觉奇怪。 C.方山子世有功勋、家有田产,自己文韬武略,却将富贵抛弃,是有
9、所觉悟。 D.苏轼为方山子立传,写他不遇于当时而归于淡泊,从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5分)译文:(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5分)译文:(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619题。(25分)汉家寨张承志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仿佛它是
10、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几间破泥屋里,看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久远,汉代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三面平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
11、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它通到哪里?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这条路呢?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
12、个谜。但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大地倾斜得更急剧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了,峥嵘嶙峋,难以言状。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气概。 走过一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
13、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异国他乡,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
14、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 (节选自张承志汉家寨,有改动)16.文章插入汉家寨的移民历史和宋史高昌传的有关记载,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描写汉家寨的人物,作者为什么选取“老汉”和“小女孩”?(6分) 答: 18.文末说,“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它”指代什么?为什么说“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6分) 答: 19.根据全文,分析并归纳作者笔下汉家寨的特点。(7分) 答: 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最温暖的阳光,不在春天、夏天、秋天,而在冬天,冬阳最暖人。为什么呢?请以“冬阳最暖人”为题目,写一篇
15、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3.A(A.平分秋色:原指昼夜平均分占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对象通常指双方,而非“四五家”。B.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C.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D.患得患失: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利害。)6.(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3)五月渔郎相忆否梦入芙蓉浦(4)檐牙高啄钩心斗角7.用昔日的“名都”对比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对比今日的“尽荠麦青青”,一片荒芜景象。(2分)在对比中寄托了作者对扬州昔日
16、繁华的怀念和今日残破荒凉景象的哀思。(2分)8.过片赞杜郎的俊赏,旨在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2分)展开想象,设想才华横溢的杜牧故地重游定会惊骇,意在凸显今日名都的残破。(2分)词人还有以杜牧自况的意思,杜牧心惊的形象,也是词人“黍离之悲”的形象。(2分)13.B(反映方山子所过“隐人”生活。表现方山子少侠的作为;表现方山子隐居而豪士气不灭的另一面,也非“隐人”生活本身。)14.A(“自幼攻读”错,是“稍壮,折节读书”。)15.(1)年岁稍长,改变志向读书,想凭这进取当代,但最终不曾际遇。(稍壮、折、节、以、驰骋)(2)他家四壁萧条,但妻儿奴仆都显出自得的样子。(环堵、而、妻子、自得、意)16.
17、说明汉家寨的历史渊,(1分)为汉家寨奇迹般真实存在提供了史料依据;(2分)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容,(1分)从侧面表现出汉家寨人历经千年,仍在戈壁绝地坚守的精神。(2分)17.“老汉”是过去,“小女孩”是当下,(2分)“老汉”与“小女孩”缀连,代表着汉家寨世代在生命、文明上的传承和坚守,可谓生生不息。(4分)18.“它”指以“汉家寨”为代表的老少,千百年对生命、文化的坚守。(2分)这种坚守具体表现在汉家寨人的屯垦、服饰,以及地名等上;(2分)“汉家寨”地名本身也成了中华民族面临绝地而艰苦存续的象征。(2分)所以说“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19.千年沧桑的汉家寨,存有几间破泥屋,坐落在砾石戈壁中
18、;(2分)生存艰难的汉家寨人,保有汉代服饰,生活在空山绝谷中。(2分)汉家寨的守望不移,坚定而有些固执,神秘而有些闭塞。(3分)20.审题参考:无论四季轮回、时日迁变,阳光总给人以无限暖意,但只有在寒冷的冬日,我们才倍感阳光带给我们温暖的可贵。【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改变志向读书,想凭这进取当代,但最终不曾际遇。晚年就隐遁在光州、黄州一带,叫岐亭的地方。住草屋,吃素食,不与世俗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往,没有谁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方方地高高耸立,说:“这或许就是古代乐人戴方山冠留
19、传下的形象吧?”因此称他为方山子。 我贬官住在黄州,一次路过岐亭,恰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吃惊,问我到这里的原因,我告诉他缘故。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招呼我住到他家。他家四壁萧条,但妻儿奴仆都显出自乐的样子。 我已对此感到很惊异,只是想起方山子年轻时,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粪土。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使两名骑士跟随,挟持两支箭,在西山游猎。一只鹊在前方飞起,他叫骑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独自跃马前出,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过了多少时日呢,一股精悍的神色还在他眉宇间显现,但他怎么会是居处山中的人呢? 但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例当做官。若使他奉事那官场,至今已显达闻名。他家原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家等同。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丝帛收入,也足够富裕安乐了。他都抛弃不要,偏到穷僻的山中,这难道是他没有独到会心之处而会这样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异士人,常常佯装疯颠、肮脏污秽,但是无缘得见他们。方山子或许能见到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