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 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在整个贵族阶级中占居首要地位,但这并不排斥异姓贵族。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则,通行于所有的百姓贵族;同时,在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还要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之国,以加强联系。这种通婚关系()A. 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力B. 有利于维护嫡长子继承制C. 使异姓贵族的爵位得到提高D. 强化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2.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
2、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A. 传统价值观的变异B. 佛教成为主流思想C. 佛教思想的本土化D. 三教合流已经完成3. 如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类型来源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A.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B. 彻底消除了贵族特权C. 是自上而下的选拔制度D. 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4.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官吏豪商在柜坊中存钱,少则数万贯,多则数百万贯。同时,还出现
3、了有势力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表明唐代后期()A. 商业交易成本降低B. 官吏豪商实力增强C. 商业信用体系开始出现D. 新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5. 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据此可知()A. 经济发展不利于地方行政管理B. 南宋时中央集权被大大的削弱C. 经济繁荣推动行政机构变革D. 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完成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
4、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A. 才能决定内阁学士的权力B. 张居正提升了内阁的权力C. 张居正专权削弱了皇权D. 张居正专权不符合法理7. 明人薛论道以十二首题钱诗讥讽当时世风:“人为你生烦惹恼,人为你梦扰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细思量多少英豪,铜臭明知是祸由,一个个因它丧了。”这反映了()A. 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兴盛B. 传统义利观遭到彻底颠覆C. 市民阶层的追求浮华低俗D. 纲常伦理的教化功能丧失8. 明清时期江南女性大规模参与以仿效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等为内容的纺织工作,其织品称为女红。其作品具有温和、幽静、含蓄内敛的风格,深得读书人的赏识,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
5、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A. 女红作品具有教化功能B. 传统儒家观念根深蒂固C. 女红生产迎合文人品味D. 明清之际社会发生转型9. 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些现象体现了明清之际()A. 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B. 中外思想文化碰撞交流C. 士大夫普遍接受西学D. 西学传播成为社会潮流10. 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下述两种观点()A. 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B. 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C. 在对“根本问题”的
6、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D. 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11. 有学者研究发现,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中国的失业情况却日益严重。有人用“失业之人,如恒河之沙”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这种现象()A. 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渐趋向于没落B. 表明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过于缓慢C. 是新旧经济更迭冲击传统社会结构导致D. 造成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断减少的局面12.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新海关制定的出口关税高于5%,而进口关税则低于5%比如茶叶出口关税每担2.5两,但国际市场的茶叶价格每担从未超过50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 中国关税完全被列强控制
7、B. 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C. 中国海关逐步走向制度化D. 进口关税诠释了侵略者的意图13.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反映了()A. 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B. 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D. 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14. 如表是申报早期的部分内容。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时间系列报道内容1873-1875年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发表新闻和评论达60多篇1876-
8、1877年针对淞沪铁路事件发生的中外矛盾,刊登文章详细论述铁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益之处1883-1885年报道和赞扬了黑旗军的抗法壮举,刊登了描述福建海战的文章,发表了主战的言论,抨击中法新约A. 一些媒体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 清政府利用社会舆论推动近代化C. 进行政治变革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D. 时政新闻报导成为报刊杂志主流15.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应考者寥寥”。1867年,仅有98人报名,录取30人,最终到馆只有10人。而1885年的招考异常顺利,报考者达394 人,经初试、复试,最后录取到馆达108 名。这一变化说明()A. 教育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 民主科学思想已得
9、到广泛传播C. 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D. “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16. 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这些措施()A. 体现了城邦公民普遍平等B. 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C. 保障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 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17. 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这些言论旨在()A. 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B.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C. 提高英国议会决
10、策的效率D. 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18. 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对于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曾为自然哲学编写过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此可知,自然哲学在近代的发展()A. 得益于近代科学的确立B. 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C. 有助于科学世界观形成D. 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19. 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法案起草人提出改变法案中关于公民的用词,把“人(Person)”改为“男子(Male)”,后来这一建议得到了落实。这种做法()A. 缩小了原有的选民范围B. 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C. 激化了各阶级间
11、的矛盾D. 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20. 下表为1601-1875年英国人口粗出生率、粗死亡率的统计表时期粗出生率粗死亡率时期粗出生率粗死亡率1601-162532.7224.821751-177534.2427.261626-165031.4626.221776-180035.5626.461651-167528.5828.361801-182540.1825.381676-170031.2230.281826-185036.0422.541701-172531.7427.861851-187535.8222.221726-175033.7430.50下列选项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 17世
12、纪粗死亡率上升是因为英国频繁发动殖民战争B.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粗出生率提高缘于工业革命推动C.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粗死亡率下降得益于社会的进步D. 19世纪粗出生率下降表明英国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其三材料三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审民,废王道,立私权,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过秦论材料四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
13、也,私其尽匠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秦始。 -柳宗元(773-819)封建论材料一和材料二叙述了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4分)材料三和材料四对秦始皇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说明。(6分)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分)材料二:英国近代物流
14、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 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地位的角度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英国的影响。(8分)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
15、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收入单位:万两支出单位:万两田赋2508.8漕粮656.2盐税(包括盐厘金税)1365.9商品厘金税1295.2关税(1893年)2198.9地方关卡收入100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222.9杂税、捐纳和“贡献”等550合计约8897.9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1947.8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165.5海关行政费用247.8公共工程150现代化军队、沿海防800满洲防务184.8甘肃和中亚的民政和军务支出480北洋水师、南洋水师1000铁路建设50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3622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250合计约8897.9-
16、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注: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厘金,一种商业税。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3条)、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2分)24. 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
17、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 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滨铁路得以建成的原因。(7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
18、日本的影响。(7分)2020-2021学年上学期程溪中学高三期中考答案和解析【答案】1.D 2. C 3. A 4.A 5.C6.D7.A8.C 9. B 10. B 11.C12. D13. C14 A 15. D 16.B 17. A18. C19. D20. C21. (1)史实:秦统一六国;建立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2)态度:贾谊认为秦始皇是暴虐的君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实行严刑峻法的统治措施,并且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柳宗元肯定的秦始皇的历史作用。秦始皇统一六
19、国,推行郡县制,打破了原来贵族政治,实现了向官僚政治的转变。22. (1)观点: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有一部分从欧洲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 评析:由美洲流向欧洲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由欧洲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原因: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2)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交通运输工具创新;政府立法。 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23. 从收入情况看,田税仍是数量最多的税种,说明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厘金税、盐税等合计已超过总额1/3,说明商品经
20、济的发展;关税收入占很大比例,说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从财政支出看,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可知这是维护庞大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说明没有实现政治转型;从现代化军队和北洋水师等的支出较大说明洋务运动的推广,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步伐;军事领域支出费用很大,说明了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国家安全形势严峻。铁路等经济社会建设支出最少,一定程度上说明近代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 总结:清政府财政困难,需依靠借外债实现财政平衡,反映出当时中国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既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也开始了努力摆脱危机的尝试;既保存着传统的农耕经济,也出现了新的工业经济。24. (1)原因:明治政府的推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铁路优越性被广泛认同;京滨之间易于修建铁路;预期经济效益高(人员往来密切)。(2)影响:推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文明开化(改变思想观念);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