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唯一正确选项,请将选中的正确选项在答题卷上涂黑,不涂或多涂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土耳其扩张阻隔传统东西商路B. “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C.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西欧各国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渴求【答案】B【解析】【详解】“地圆学说”是新航路开辟的理论条件,不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B符合题意;土耳其阻隔东西商路、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各国对黄金的渴求都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ACD。故选B。2.现代史学
2、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D. 世界从关注亚洲转向关注欧洲【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史”和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它使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了密切联系的整体,而不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故C项正确,A项排除;BD项是对欧洲的影响,排除。3.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1
3、664年之后叫纽约市。这种变化是因为A. “无敌舰队”的覆灭B. 英法七年战争的结束C. 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D. 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纽约在1626年后叫“新阿姆斯特丹”是因为该地成为荷兰的殖民地,1664年后改称纽约是因为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英荷战争,最终荷兰战败,该地被英国占据,故选C;“无敌舰队”是西班牙的舰队,它的覆灭是英西战争的结果,与题意无关,排除A;英法战争与争夺纽约市无关,排除B;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在1783年以后,排除D。故选C。4.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的部门和标志是A. 棉纺织业 改良蒸汽机问世B. 交通
4、运输业 火车机车的发明C. 电力工业 电灯的发明D. 棉纺织业 珍妮机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最早爆发在棉纺织业,以珍妮机的出现为标志,故选D;改良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但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A;火车机车的发明是在改良蒸汽机出现以后,因此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B;电灯和电力工业都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排除C。故选D。5.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纺织机械不同B. 生产方式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二次
5、工业革命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时代”的依据是蒸汽机的推广,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电气时代”的依据是以电为动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综上可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依据是动力问题,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6.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标志着:A. 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世界市场形成B.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
6、义发展到顶点C. 工业革命结束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等与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标志着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日益形成,A项正确;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地沦为殖民地,不能说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B项错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与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不能说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不是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D项错误。7.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烧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
7、”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 工人和资本家矛盾的激化B.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C. 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矛盾的激化D.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中描述的现象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B项正确;工人和资本家矛盾的激化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是原因,A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矛盾的激化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根源,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不是根源,D项错误。8.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8、:“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第三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出现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第三产业在这之前早已存在,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都不符合题目所限定的时间,故排除,故C为正确答案。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
9、的是(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由材料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是规范工业生产,C项是调整农业生产,D项是调整劳资关系,故三项可以排除。【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制度10.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
10、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缓和社会矛盾扩大内需降低失业率提供社会保障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就是要着眼于解决以下问题:解决恢复陷入大萧条的经济;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限制垄断资本的某些弊端等。结合材料及选项:缓和社会矛盾、扩大内需 、降低失业率 、提供社会保障,可知,都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故,正确答案选A。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1.20世纪50-
11、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B. 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 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D. 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二战结束后到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A正确;B不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排除;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的主要是日本和德国,科教兴国是中国改革
12、开放后的政策,排除C、D。12.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A.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B. 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C. 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D.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新自由主义强调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联模式强调国家计划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因此题干材料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凯
13、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内容的识记。13.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高、中、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二战后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22%27%37%36%43%A. 世界经济多极化B. 经济发展一体化C. 经济增长方式多样化D. 工业发展均衡化【答案】C【解析】根据“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不断上升;根据所学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之所以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三
14、次科技革命后,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发展工业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多样化,C项正确。表格数据无法体现世界经济多极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B。表格数据无法体现工业发展均衡化,排除D。所以选C14.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A. 新经济政策时期B. 农业集体化时期C. 工业化时期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从题干材料信息看,列宁认为在实现共产主义后,以黄金为代表的货币将完
15、全失去作用,“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即完全否认了货币的作用,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认知,故选D;新经济政策承认货币的作用,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建设时期也认为黄金有意义,ABC三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5.1921年3月3日列宁在致人民委员会的信中说:“依我看,应当允许带得更多。你们对投机倒把怕得太过分了。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把东西带进贫困的俄罗斯应当给予鼓励,而不应当加以阻扰。”这表明A. 商品买卖制度的确立B. 余粮收集制度被否定C. 粮食税征收方式改变D.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21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
16、么大不了的?把东西带进贫困的俄罗斯应当给予鼓励,而不应当加以阻扰”等信息可知当时列宁主张允许农民进行商品贸易,即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开始否定余粮收集制,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列宁对商品交易的支持,并不代表商品买卖制度确立和粮食税征收方式发生变化,排除AC;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态度,无法说明农民积极性提高,排除D。故选B。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被苏联的历史学家形象地称为改变苏联历史的“三朵金花”。下列对三者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 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C. 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D.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C【解析
17、】【详解】20世纪上半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都曾对苏联(俄)历史产生过积极作用,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与当时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适应,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项错误;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项错误。17.2013年8月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 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 戈尔巴乔夫
18、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D. 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结合所学,赫鲁晓夫打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导致苏联走向瓦解,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失败,政治改革失败,故符合题意,故选D。18.下列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两个体系共同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B. 美国在两个体系中拥有特殊的地位C
19、. 两个体系的建立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D. 两个体系包含的机构都不是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包含的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D项符合题意,20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成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在两个体系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两个体系的建立都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前三个说法符合史实,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9.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A. 欧盟合作程度最高B. 都具有地缘经济特征C. 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D. 都是经
20、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答案】C【解析】【详解】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只有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C项符合题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欧盟合作程度最高,三者都具有地缘经济特征,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余下的三个说法符合事实,ABD三项不符合题意。20.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 直接促进了亚非拉国家的大发展C.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D. 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受近代以来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世界一体化即全球化对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21、,并没有直接促进其大发展,B项符合题意;世界一体化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变化,余下三个说法符合史实,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18分,22题22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
22、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依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中所
23、列举的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现象?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寻金热的兴起,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和商业危机的出现。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根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动力和直接原因等方面,说明“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主要原因。影响:依据材料一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
24、发现扩大了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根据材料一中“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导致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由“市场已经可能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促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现象:根据材料二中“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现象。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5、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
26、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的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手段主要有哪几种?(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3)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
27、,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5)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答案】(1)政府干预经济;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2)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四方面(3)新经济政策是政府控制经济与市场、货币关系相结合;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或高度集巾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4)1978年以后,在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或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20世纪90年代确定并初
28、步建立礼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5)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不同社会性质本质的依据;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解析】【详解】(1)“最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概括得出:政府干预经济。“手段”,依据材料信息“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法律手段
29、、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2)“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从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四方面说明新经济政策。(3)“不同点”,依据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是政府控制经济与市场、货币关系相结合,而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的角度分析。(4)“探索实践”,依据所学知识从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20世纪90年代确定并初步建立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角度说明。(5)“借鉴”,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不同社会性质本质的依据、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等角度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