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安一中20112012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倪 芳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一、(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魏晋时代的“啸”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 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
2、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
3、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
4、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
5、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 ,也就不足为奇了。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C“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B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
6、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 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
7、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二、(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1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2,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
8、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 1媒蘖: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2弮(qun):弩弓 【乙文】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一焉。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提步卒不满五
9、千 提:率领 B抑数万之师 抑:遏止 C诚可痛也 诚:忠诚D设使陵不苟其生 苟:苟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B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不出,火且尽 C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是以后世无传焉 D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是寡人之过也 6、下列是文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 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 B. 陵事亲孝,与士信 C. 君子不轻其生 D. 君子不爱其死 7、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
10、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3分) 译文: (2)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4分) 译文: (3)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3分) 译文: (二)阅
11、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新 凉 徐玑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9、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试作简要分析。(4分)答: 10、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在描写方面的特色。(4分)答: (三)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一分)(1)岁暮阴阳催短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2)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韦庄菩萨蛮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4)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凭箜篌引)(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
12、即骑访名山。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7)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诗句的句子: , 。 (8)帝子降兮北渚, 。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三、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 15 题。(20分)无 花 果 之 恋曾玉亮每当有人提起无花果,便会勾起我对尘封已久的往事的回忆。我生长在浙江丽水的一个小山村,村旁长着一株古老的无花果树。听我奶奶说,那是一位和尚从外地带进苗木培育的。记得,我小时候常跟着小伙伴们爬到无花果树上,采其树叶制成“凉帽”玩儿,这种用4张掌状大叶制作的树叶“凉帽”,披戴在头顶
13、正好能够遮蔽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阳光,既凉爽又有趣。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我们就戴着“凉帽”把茶水和点心送到田头去慰劳大人们。 无花果,有人叫它为“奶浆果”。刚从树上摘下来时,会从果柄处流出许多白色的乳汁,故此得名。无花果是落叶乔木,从来看不见鲜花怒放,却能结出满树硕果,既好看又好吃,还能医治许多疾病。人们对此感到神奇,认为这是神仙赐予人类的产物,所以又叫它为“天仙果”。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当地农民常用中草药治疗伤风感冒或毒蛇咬伤等疾病,但对付大便秘结可就没有办法了,在危急关头只能烧香拜菩萨。可是菩萨不会说话,又怎么会为人排忧解难呢?还是那位老和尚献出了秘方:“天仙果510枚,开水冲洗后生食”。人们吃
14、了果真灵验,村里的人从此把无花果当作“救命恩人”,称它是“圣果”,每逢大年三十,纷纷到树旁敬酒烧香、张贴红纸,以示答谢。有些家庭为了新生孩儿的健康成长,往往会在无花果树下烧香祈福,认个“亲娘”什么的。那位老和尚也被誉为“神医”受到大家的尊敬。现在我们知道,无花果是桑科无花果属的落叶小乔木。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南部,大约在汉代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无花果确实是一种高营养、高药用的好东西。说它无花,这是外行话。其实我们吃的所谓无花果果实,就是一个由许多小花组成的隐头花序托,又叫“隐花果”。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无花果的果、茎、叶、根内均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多糖类物质,果实中的
15、天门冬氨酸具有抗疲劳作用,在叶子中所含的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均被认为是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的物质。据报道,日本一位细菌学家曾宣布,他在过去17年中研究了一种药物,能永久治疗尚未发展到晚期的癌症。这种药物便是从无花果中提炼出来的,它可以阻止癌细胞生长,最后把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并且没有副作用。法国科学家也从无花果中发现了一种微小的放射体,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独特功效。看来,无花果这种植物是值得人们重视的。不幸的是,到了那个“史无前例”的年头,那株无花果老树也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除了,那位老和尚也被当成“封建残余”受迫害致死, 真是让人心疼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懂得无花果栽培技术的人,又开
16、始在庭院空地上栽起了无花果。当然,象原有的那株高大雄健、荫如华盖并且受人崇拜的无花果是无法看到了。每当人们在吃无花果的时候,往往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起原来的那株曾经救过命的无花果老树。仔细想想,这也符合常理,对于那些曾经为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12、 文章中多次提到那位老和尚,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答: 13、 第二段写的小时候做“凉帽”的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 14、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无花果的主要特征。(6分)答: 15、 请结合文章探究“无花果之恋”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答: 第卷(表达题)四、语言表达运用1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
17、错误的一组是( )(3分)A修葺(q) 芳馨(xn) 奇葩(b) 喷薄出之(b)B踯躅(zh) 摇曳(y) 国殇(shng) 花钿委地(din)C诡谲(ju) 怆然(chung) 窥视(ku) 羁旅情怀(j)D霰雪(xin) 聒噪(gu) 戏谑(nu) 沽名钓誉(g)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绸缪 凋谢 朦胧 怄心沥血B飘缈 跌宕 隐逸 面面相觑C留滞 溽热 阴霾 真率稚气D剽窃 言迄 凌厉 切中肯綮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
18、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C军训休息时,各连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歌对抗赛,真是四面楚歌,此起彼伏。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
19、惟恐其不红不火。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20、将下列几句话按顺序组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A B C D21、近年来,“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小月月”等一大批人以雷人的形象或语言行为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对此,有人愤怒,认为这是网络媒体的低俗炒作;有人
20、认可,认为这是多元价值观的表现;也有人冷眼旁观,认为可以不管他们,任其自然消长。如果请你对此发表评论,你将持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50字左右)(4分)22、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4分)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仿句1: 。仿句2: 。五、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
21、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六安一中20112012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班级:_姓名:_学号:_座位号:_语文答题卷一、选择题号12345671617181920答案8、(1)(3分) (2)(4分) (3)(3分) 9、(4分) 10、(4分) 11、(8分;每题一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三、(20分)12、(4分) 13、(4分) 14、(6分) 15、(6分) 四、(8分)21、(4分)22、(4分)仿句1: 。仿句2: 。五、作文(60
22、分)六安一中20112012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 (“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2、C (强加因果)3、A ( B项原文说“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 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C项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项“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4、C (本选项中的诚应为“实在”。) 5、A (A都是那么,表结果; B、 况且, 将要;C、 拿, 因为; 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6、 D (A使动用法 使.保全B名词作动词 讲信用C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D吝惜 )7、
23、D (司马迁痛的是李陵举事一不幸,就遭到一些大臣的恶意诬陷。)8、(见译文)9、描绘了一副炎热之后初凉的初秋乡村的晨景图。前两句说,田里的水很充足,稻子长得茂盛齐整,日光穿过树枝射来,晨雾显得很低。后两句说,连黄莺都喜欢享受这刚刚到来的凉爽天气,飞到晨雾迷蒙的青山中发出悦耳的啼鸣。(每点2分)10、通篇白描,融情于景。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画面富有立体感。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11、天涯霜雪霁寒宵。三峡星河影动摇。垆边人似月。未老莫还乡。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
24、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12、引出本文的描写对象无花果。对老和尚为民解难表示崇敬。对老和尚受迫害致死表示哀悼。(每点2分)13、交代无花果树叶的特殊作用;(1分)引出下文对无花果功用的详细介绍;(2分)选取童年的生活片段,使文章充满趣味。(1分)14、没有类似于平常植物的花朵;果、茎、叶、根均含有治疗疾病的物质;高营养,高药用。(每点2分)15、无花果曾经帮助村民渡过难关,其情可恋;无花果全身是宝,其价值可恋;要做像无花果那样乐于奉献的人,其精神可恋。(每点2分)16、C(A“葩”应为p;B“曳”应为y;D“谑”应为xu)17、C(A“怄”应为“呕”;B“缈”应为“渺
25、”;D“迄”应为“讫”)18、A(B项“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C项“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D项“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19、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20、 C(为中心句,置于段首,谈论起源(历史),紧承历史悠久,“漫长”一词可呼应, 中“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承中“诗人、作品”等,故置于后。)21、示例一:我认为网络红人的蹿红,主要责任在媒体。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助纣为虐”,借用这
26、些人低俗的表演、雷人的语录,来猎取观众的好奇心。示例二:我认为网络红人的蹿红不值得大惊小怪。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体现了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有人愿意炒作,有人愿意臭美,有人愿意拍手起哄,人人都得到了满足,没有什么不可以。22、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参考译文:甲文:李陵战败的地方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上报消息。皇上希望李陵死战,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皇上非常生气。皇上就这件事问司马迁,司马迁为他说好话:李陵侍奉亲人非常孝顺,与士卒相处很讲信义,常常想着奋不顾身为国家之急难而殉身,这些都是平素
27、所积累起来的,有国士的风度。现在起兵一旦不成功,那些全身保自己妻儿的大臣们,随后就用李陵的短处来构陷他,实在是痛心啊!况且李陵率领的士兵不足五千,深入敌军腹地,遏阻数万军队,敌人来不及照顾自己一方的伤亡将士,就召集能战斗的民众一同围困李陵。李陵转战千里,箭射光了,路走到尽头,士兵们张开空弓,面对着利刃,向北争先同敌人拼命,竭尽他们的全部力量,即使古代的名将也没有超过他的。他虽然陷入敌阵而战败,但是他所取得的战功也是足以显露于天下的。他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想办法报答汉王朝的。 乙文:有人说:武帝不曾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就随便听信流言,一下子就对李陵处以重罚,难道不是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吗?回答说:假使李陵不苟且求生,在兵尽援绝之时英勇牺牲,就必然奖赏延及后代,刑罚不会累积亲人;他的战功当时谁也不能比拟,高尚的节操就可以在后代子孙中流传。忠、孝、智、勇四方面都树立了榜样,虽死也将永垂不朽,又有什么流言蜚语能中伤的呢?唉!我听古人说过:人人都有一死,但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假如死的价值比活着的意义大,死,就比泰山还重;假如守义活着价值比死价值大,死,就比鸿毛还轻。所以,不符合义的要求,君子决不轻生;处于非死不可的时候,君子决不惜死。可惜呀!李陵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