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l 课程标准 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课程标准省考要求考点展示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1、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确认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
2、要性。 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知道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和首次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党代会。 2、概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3、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4、感受邓小平基于实践的创造性智慧。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测试要求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
3、的指导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l 史论共享1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描绘的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它作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的前进方向,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它
4、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1924年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则是新历史条件
5、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它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
6、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l 考点梳理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中国 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救国主张,但在社会现实面前不断碰壁。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经济上:中国民族
7、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理论上:孙中山坚持不懈的进行革命实践,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三民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具体含义地位相互关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前提同盟会纲领是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三民主义是对同盟会纲领的理论概括。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国民共享增涨地价是实现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3.评价 (1)进步性:三民主义被孙中山称
8、为“救国主义”。是孙中山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是比较完整的 。表达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是 的指导思想; (2)局限性:三民主义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缺乏 的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平均地权不是 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真正解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得不到农民的支持。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4.新三民主义(1)背景: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一系列的革命斗争的失败;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
9、、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主义:反对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3)作用: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与中共 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考点二、毛泽东思想1.形成过程 (1)形成时期:井冈山时期。标志是毛泽东提出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
10、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主要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著作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成熟时期:延安时期。标志是 的完整阐述,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主要著作: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这些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进行了系统论述。(3)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标志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内容: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
11、、轻工业的关系。主要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2.实质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精髓是 、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深远影响 (1)革命实践方面:在毛泽东思想的引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2)在理论方面: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 的理论成果,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考点三、邓小平理论
12、1.形成过程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 ;(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 ;(3)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 的理论;(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的概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5)1992年的南方谈话(重点掌握:“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计划与市场
13、的关系)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 并形成完整体系;(6)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 ”的概念并写入党纲。2.精髓解放思想, 。3.深远影响 (1)实践方面: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2)理论方面:解决了“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 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l 重点难点突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
14、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与时俱进,理论创新。(1)孙中山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2)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通过三大改造,
15、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l 考点达标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重大理论成果中,曾在20世纪被中国的执政党作为指导思想的是(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民主义A B C D2.“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 A创建黄埔军校 B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 C领导北伐运动 D进行一系列捍卫共和反对专制的斗争3.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
16、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 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完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A. B. C. D.4.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理论提供基础5.“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6.“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确定了判断姓“社”
18、还是姓“资”的标准7.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8.“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9.不久前,中
19、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新三民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A. B. C. D.10.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
20、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11.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到:“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12.“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
21、的民生主义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13.中国国民党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C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D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14.某学生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以下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D.
22、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15.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理论16.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 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旗帜 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A. B. C. D. 17.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民主主义 D
23、邓小平理论1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实践经验的总结 立足于中国国情A B C D19.2008年12月10日,庆祝“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75周年的场面令众多媒体大为惊叹。舆论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实体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情况下,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这种现象说明金融危机下的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 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金融危机的出现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金融危机的
24、形势下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关注20.曾宪梓在纪念邓小平逝世10周年时说:“邓小平以超然的智慧、胆识和人格,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这一伟大设想 ( ) A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 B最初是为了解决澳门问题C首先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D适合于解决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1.(2010年山东高考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5、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
26、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
27、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
28、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
29、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23.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
30、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材料二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
31、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材料四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4)
32、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四考点梳理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明确、彻底、帝国主义侵略、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事求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宣言书、伟大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熟、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答案:120 ABADB CACDB CBDAC DBDDC 1B21答案:(1)满清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如答排满复仇情绪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亦可得分)。(2)进步之处:把反清与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起来。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33、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材料一、二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政权,材料三中的“中国”指中华民族。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为奋斗目标。22 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3答案:(1)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2)表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原因: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