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7746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南昌模拟)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连续地层上表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1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活动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2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A形成早,厚度小 B形成早,厚度大C形成晚,厚度小 D形成晚,厚度大3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

2、是()AV型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解析:第1题,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而该地岩层是沉积岩,A错;地层上升的动力最有可能是地壳的缓慢上升,B对;地层上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且堆积作用会使顶部地层增厚,不会改变底部地层,C错;变质作用会形成变质岩,而图中未出现变质岩,D错。第2题,沉积岩层中,下面的沉积层形成早,上面的沉积层形成晚。该断面上,甲地层在上面,形成的时间比乙地层晚。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层厚度比乙地层厚度小。故选C。第3题,当前,该断面岩层持续上升,说明该地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地貌类型是V型谷。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故选A。答案:1.B2.C3.A灌丛沙堆是在植

3、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灌丛沙堆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的发育状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4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A季风区河谷地带 B绿洲边缘C沙漠腹地 D农牧交错地带5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A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 B增加沙堆内的土壤肥力C降低区域内风速 D保护沙堆表面植被6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A弱强强 B强弱弱C强弱强 D强强强解析:第4题,灌丛沙堆的形成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类不合理活动

4、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促使灌丛沙堆发育,所以在季风区河谷地带、绿洲边缘、农牧交错地带都会有灌丛生长。沙漠腹地缺少灌丛和人类活动,不易形成灌丛沙堆。第5题,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保护沙堆表面植被,D对。第6题,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阻挡风沙,风沙在灌丛区沉积;第二阶段风力减弱,灌丛沙堆发育稳定;第三阶段风力强,灌丛沙堆被侵蚀。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强弱强。答案:4.C5.D6.C白龙堆雅丹位于罗布泊东北部,主要是在以灰白色砂泥岩夹石膏层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的基础上发育的,高1020 m,长200500 m,弯

5、曲延伸,犹如蜷伏在大漠上的白色巨龙。据此回答79题。7白龙堆雅丹的延伸方向为()A西北东南方向 B东北西南方向C南北方向 D东西方向8白龙堆雅丹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流水侵蚀湖水干涸地面龟裂D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地壳下沉风力、流水侵蚀岩层沉积9罗布泊“耳轮”的成因最可能是()A湖水蒸发退缩的痕迹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C地壳上升形成的阶地D古代人类活动改造的梯田解析:第7题,白龙堆雅丹是风力吹蚀(主要)和流水侵蚀(次要)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白龙堆雅丹走向与

6、盛行风风向一致。故选B。第8题,地壳下沉易形成湖泊,湖泊沉积形成砂岩或粘土岩,后经地壳抬升,区域气候变干,湖水干涸,地面龟裂,经长期风力或流水侵蚀,形成沿风向延伸的雅丹地貌。故选A。第9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罗布泊的水面面积经历了多次收缩,每收缩一次,就形成一道耳轮线。因此,耳轮线是湖水退缩过程中的湖岸线,是湖水蒸发退缩的痕迹。故选A。答案:7.B8.A9.A(2019宜昌模拟)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据此回答1011题。1

7、0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11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AB CD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首先由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然后大理岩被岩浆侵入,且被包入岩浆中形成新岩石;“岩石露出地表”说明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最后经外力作用玉、石分离形成籽料。第11题,由“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可知,籽料应位于河流落差由大变小的位置,图中刚好位于出山口而符合条件。答案:10.B11.C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札达盆地位

8、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4 000 m。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象泉河,由东向西穿过该盆地。在象泉河两岸分布着大片土林,盆地内有公路与外界相通。下图示意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土林景观。(1)推测札达盆地的形成过程。(8分)(2)简述札达土林得以完整保存的自然条件。(6分)(3)简述为减少地质灾害对公路的破坏,修筑时可采取的预防措施。(8分)解析:(1)札达盆地的形成过程,主要根据该地地质剖面图去分析。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附近,高原内部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札达盆地。(2)札达土林得以完整保存的自然条件,主要围绕当地的降水条件去分析。(3)修筑公路时,要根据当地不同的地

9、质灾害分别采取预防措施。答案:(1)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高原;青藏高原内部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札达盆地。(2)海拔高,空气干燥,降水少。(3)在崩塌段可设置护坡;在滑坡段,修建截水工程,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体,同时对滑坡体修筑加固设施;在冻融泥流段,修筑涵洞进行疏导;在土林段,由于土层不稳,可绕行避开等。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通常,河流受自转偏向力、水流惯性的影响,两侧的河岸不断侵蚀和沉积。图1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平面示意图,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图2为沿图1中AB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该河流注入内海,河口地区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0、由于河床底部沙层消失,淤泥层出露,淤泥中巨大的沉积木被拖出。(1)分析河流AB处南北两岸地貌特点及其成因。(8分)(2)说明C、D两处沙洲形成的作用力。(6分)(3)分析图1中河流北岸没有沉积岩分布的原因。(4分)(4)推测该河流河底淤泥中沉积木的主要来源。(6分) 解析:(1)根据图示材料,该河流 AB处北岸河岸平缓,沉积平原面积大、沙洲多,说明北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南岸河岸陡峭,沉积平原面积小、沙洲少,说明南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2)通常,曲折的河岸受水流惯性影响大,平直的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大。 图中C处河道曲折,该处河道沙洲主要是在水流惯性下沉积而成;而 D处河道平直,说明该处河道

11、沙洲主要是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左侧沉积而成。(3)读图可知,该河流南岸的基岩上部有沉积岩分布,说明地质时期的北岸也曾有沉积岩存在。 另外,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发育广泛,可推知早期因南部山区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流水长期侵蚀、搬运造成原位于河底及北岸地带的沉积岩消失。(4)根据材料可知,沉积木埋藏于河道中部的淤泥中,上部有沙层覆盖,说明淤泥沉积时间早。 由此推测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答案:(1)特点:南岸以侵蚀地貌为主,河岸比较陡峭;北岸以堆积地貌为主,河岸比较平缓。成因:河流南岸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为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2)C处受流水惯性影响,凸岸沉积;D处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沉积。(3)地质时期北岸地区地势较低,利于河流发育;北岸地区曾经形成的沉积岩被流水侵蚀和搬运到下游地带。(4)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