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高考)福建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成文法在社会上得到了普及B礼乐制的教化功能日益加强C政治制度即将发生深刻变革D宗法制度的影响力日渐消亡【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鼎”是周天子地位与权力的象征。依据材料可知,各国纷纷“铸刑鼎”,这说明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而把法律公开,也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即将发生深刻变革,故C项正确;A项中的“普及”的说法不
3、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礼乐的教化功能强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瓦解,故D项错误。2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的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儒学( )A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 B纲常礼教遭到破坏C理论存在严重的局限 D正统地位已经丧失【答案】C【解析】根据“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可以看出,儒家的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局限与问题,并不能适应战乱动荡时期的需求,故C项正确;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不符合材料中唐末的内容,排除A;材料强调儒学的发展问
4、题,而不是具体的纲常礼教,排除B;D项不符合史实,丧失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3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B中华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C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D察举的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答案】B【解析】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下一体的网状政治结构模式,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故B正确。A项中“淡出中国社会”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地方监察,并且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排除C。西汉
5、开始实行察举制,排除D。4宋初,朝廷向一定级别的官员或官衙支赐专门钱物以供宴饮招待,这些钱物主要是公使钱、公使酒。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由原来的中央拨付改为中央和地方杂收应付。这一变化有利于( )A整饬官场的贪腐之风 B减轻中央财政压力C缩小地方财赋自主权 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将公使钱由中央支付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同支付,有利于减轻中央财政压力,故B项正确;材料与整饬官场的贪腐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地方承担一部分公使钱不会缩小地方财赋自主权,故C项错误;公使钱由中央支付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同支付不能强化公使钱的管理,故D项错误。5从唐朝到宋朝,河北、山东、山西
6、、陕西、河南五省书院由13个增加到19个,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五省书院由26个增加到564个,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经济格局的变化C科举制度的改革 D儒学地位的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唐朝到宋朝,南方增加的书院比北方增加的书院多,主要是因为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影响文化中心南移,B项正确;材料强调经济格局变化引起文化重心南移,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无关,排除A;科举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书院发展,但与书院格局变化的关系不大,排除C;程朱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复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6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
7、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到69057件。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 B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D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瓷器在宋代就已成为外贸品,排除A;材料只能说明中国瓷器外运规模扩大,不能说明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排除B;材料中反映了四年的时间瓷器外运数量大幅增长,说明中国瓷器在海外市场的占有量大幅增长,这是海外市场拓展的结果,C正确;明代“海禁”政策是严禁中国民众出海贸易,但政府依然可以对外贸易,所以不能说明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排除D。7如图为1912年1月2日北洋将领联名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
8、 )A督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B向清政府表示效忠决心C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D使袁世凯获取清政府实权【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催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排除A;向清政府表示中心是表面的现象,不是真实的意图,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南北对峙时期,北方的将领要求死战,实际上是要向南方的革命军施加压力,C正确;袁世凯当时实际上已经获得了清政府的实际权力,排除D。81927年4月19日,毛泽东在在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其作用,在解决土地问题后即能够解决财政问题和兵士问题,兵士能否勇于参加革命,亦即在土地问题解决。”据此可以推知( )A农民革命积
9、极性有待提高B中共中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C中共确立了土地革命方针D当时中共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中共积极支持农民获得土地,这大大促进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A正确;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应该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排除B;中共确立了土地革命方针是在八七会议上,排除C;材料看不出左倾错误占主导地位,排除D。9如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图,图中数据反映的现象( )A推动了孙中山改组国民党B说明革命统一战线已建立C表明国民党阶级属性改变D促进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和数据构成可知,这是国共合作时期,说明革
10、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B正确;ACD选项内容都不符合材料的主要特点,排除。10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强调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生活的重要因素,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判断( )A推动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B为中共八大召开创造了条件C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D推动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将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认定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正确;此时“一五计划”基本结束,故排除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B;“双百方针”的实行
11、推动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故排除D。11农村宅基地是农户住宅专用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由该农户长期使用。198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规定宅基地和新建农房需经政府规划,禁止在承包地和自留地建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C政府加强农业经营的统一管理D农村土地改革遭受阻力【答案】A【解析】根据“规定宅基地和新建农房需经政府规划,禁止在承包地和自留地建房”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富余的土地对外承包了,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积极性,排除B;材料只体现规范,并不是统一经营与管理,排除C;受阻的
12、说法错误,排除D。12罗马帝国前期著名法学家帕比尼安认为,法律是所有人的共同规范,是智者们的决定,是对有意或因无知而实施的犯罪的惩罚,是整个共和国民众间的共同协议。在他看来,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维护奴隶主利益C具有理性精神 D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法律是智者们的决定,“共和国民众间的共同协议”体现了契约精神,是理性精神的体现,故C项正确;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帕比尼安认为“法律是所有人的共同规范”,因此罗马法具有共同规范性,不仅仅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渊源及法学实践,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13如表1600年
13、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数据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经地中海胡椒100200磅300400万磅丁香、靛蓝、肉豆等3565万磅70100万磅据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A传统商路受阻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亚洲各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D欧亚贸易格局处于转型之中【答案】D【解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7世纪“经好望角”航路的商品少于“经地中海”航路的商品,这说明以“经地中海”代表的传统航路在中西方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说明欧亚贸易格局处于转型之中,故D项正确;题干显示贸易仍在正常进行,故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排除B;“亚
14、洲各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题干信息不能体现,故排除C。14如图是1871年巴黎公社画家萨伊德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写着“3月18日”,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此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力量C揭示巴黎公社兴起的原因D反思普法战争失败的教训【答案】B【解析】巴黎公社没有收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排除A;联系所学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并于28日成立了工人阶级革命政府巴黎公社。依据材料信息“法夫尔和
15、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表达了巴黎公社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见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B正确;巴黎公社的起因是民族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对普法战争失败教训的反思,排除D。1519591965年苏共国民经济七年发展规划规定,19591963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应为8%,而实际上前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这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农业B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C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D推行了优先
16、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而实际上前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可得出赫鲁晓夫改革受到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无法实现突破,故C项正确;AD项主旨无关,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61975年,参加不结盟运动部长会议的与会首脑们满意地认为:不结盟运动已经使联合国焕发新春,现在的联合国再也不是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这样少数群体所肆意地控制。这一认识主要缘于( )A世界多极化格局的确立 B资本主义“滞胀”危机C联合国宗旨已发生改变 D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结盟运动使得联合国不再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17、所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壮大,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故选D;根据材料中“197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仍处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表现为经济低速增长及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存发展,但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取得的成效,不符合题意,排除B;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并未发生改变,排除C。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7阅读工业文明孕育期社会变革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根据图中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的要素
18、分类,在带的方框内填写适当的历史事件。(4分)(2)在图中找到与启蒙运动相关的四个箭头,对箭头的含义做出合适的解释。(9分)示例:箭头:启蒙思想产生于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箭头: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箭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理论根据,进行舆论动员。箭头: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理论根据,进行舆论动员,并为独立后的美国提供政体构想。【答案】(1):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2)箭头: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箭头:启蒙运动为
19、法国大革命提供理论根据,进行舆论动员。箭头: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理论根据,进行舆论动员,并为独立后的美国提供政体构想。【解析】(1)依据材料提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知,: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2)由图中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箭头: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箭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理论根据,进行舆论动员;箭头: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理论根据,进行舆论动员,并为独立后的美国提供政体构想。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儒家“六经”书诗礼易乐春秋形成于先秦。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一
20、代之实”,拓宽了中国传统史料学范围。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材料二 既克商二年,(武)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壁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官)乃册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书经材料三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经材料四 楚国令尹恭贺楚惠王,“臣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春秋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六经”的史料价值,并概括先秦社会的政治特征。【答案】史料价值:春秋作为史书有着
21、一定的史料价值,书包含了大量的先秦文献,易包含了大量先秦思想史料,礼是先秦官制和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诗虽是文学作品,但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所以“六经”本身和传承过程都具有史料价值;“六经”可以用来研究先秦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历史;“六经”在传承过程中经过儒家学者的多次编订和整合,在使用中应加以辨析。政治特征:先秦时代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重视礼乐教化;注重德治。【解析】本题要求说明“六经”的史料价值,并概括先秦社会的政治特征。根据“六经皆史一代之实录,拓宽了中国传统史料学范围”等信息可知,“六经”作为史书都包含了大量的先秦文献、思想史料
22、和官制、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以用来研究先秦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历史,但是传承过程中经过儒家学者的多次编订和整合,在使用中应加以辨析。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先秦时期社会的政治特征主要是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重视礼乐教化;注重德治。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两宋三百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序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面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劲气”的志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
23、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据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选取你熟悉的一位宋代人物,结合其相关活动,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北宋建立在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基础上,且其建国后面临着结束割据局面,防止内患发生的问题,从这种角度来说,北宋“生于忧患”。宋朝建立后,内部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战事不断。由此可谓宋代长于“忧患之中”。面对着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局势,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主动担起社会重任
24、。出身贫困的范仲淹在进士及第后,多次上书议政,希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他任地方官时,同情百姓疾苦,施政养民;他又自请任官西北,抗击西夏。庆历年间,他主持“庆历新政”,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手段。新政虽然失败了,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不仅反映了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范仲淹用他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后世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从材料信息可知,其主旨强调在面对宋代在面临统治危机时,有一部分士大夫挺身而出,通过改革等手段挽救统治危机。因此可结合所学从宋朝熟悉的人物入手概括,如范
25、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变法等,并对其内容和影响进行概述、评价即可。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 近代学者连横(18781936年),号雅堂,祖籍福建省漳州,生于台湾省台南。1918年撰成台湾第一部地方通史著作台湾通史,强调:“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他在该书自序中写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然则台湾无史,岂非台人之痛欤!顾修史固难,修台之史更难,以今日而修之尤难。何也?断简残编,搜罗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参,则征文难。老成凋谢,莫可谘询,巷议街谈,事多不实,则考献难。重以改隶之际,兵马倥偬,档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则欲取金匮石室
26、之书,以成风雨名山之业,而有所不可。然及今为之,尚非甚难,若再经十年二十年而后修之,则真有难为者。是台湾三百年来之史,将无以昭示后人,又岂非今日我辈之罪乎?台湾通史为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起自隋代,终于割让,纵横上下,巨细靡遗,而台湾文献于是乎在。追怀先德,眷顾前途,若涉深渊,弥自做惕,乌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义勇奉公,以发扬种性,此则不佞之帜也。(1)根据材料,概括连横编撰台湾通史中遇到的困难。(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连横编撰台湾通史的意义。(7分)【答案】(1)文献残缺不全,考证不易;私家修史,条件简陋;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战乱频繁,史料难
27、以搜集。(2)填补台湾无通史的空白,保存台湾地方历史文献;强化台湾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启民智,抵制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的奴化教育;以史为鉴,振奋人心士气,弘扬心向祖国的爱国精神。【解析】(1)困难:根据材料“断简残编,搜罗匪易”可以得出文献残缺不全,考证不易;根据“重以改隶之际,兵马倥偬,档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可以得出私家修史,条件简陋、战乱频繁,史料难以搜集;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可以得出当时处于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2)意义:依据材料“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起自隋代,终于割让,纵横上下,巨细靡遗,而台湾文献于是乎在。追怀先德,眷顾前途,若涉深渊,弥自做惕,乌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义勇奉公,以发扬种性,此则不佞之帜也”,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存台湾历史文献、强化台湾人民认同感、开启民智及振奋人心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