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黄冈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核B. 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C. 浆细胞依靠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D. 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与高尔基体的功能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再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最后由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位于细
2、胞核,A正确;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肺炎双球菌具有细胞膜,B正确;C、浆细胞能产生分泌蛋白,依靠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错误;D、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故选D。2. 用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A. 促进叶绿体中C02的固定B. 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C. 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D. 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答案】B【解析】【详解】A、若NaHSO3溶液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则CO2
3、被C5固定形成的C3增加,则消耗的C5增加,故C5的含量将减少,C3的含量将增加,A错误;B、若NaHSO3溶液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则被还原的C3增多,消耗的C3增加,生成的C5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加,B正确;C、若NaHSO3溶液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则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C错误;D、若NaHSO3溶液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意味着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变慢,生产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
4、含量将减少,D错误。故选B。【点睛】理清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变化的4种模型分析:(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3. 人的线粒体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在线粒体中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粒体DNA复制时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B. 线粒体DNA进行转录时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C. 线粒体中存在识别并能转运特定氨基酸tRNAD. 线粒体DNA发生突变后可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答案】C【解析】【详解】线粒体DNA复制时需要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A错误;线粒体DNA进行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B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细
5、胞器,能进行DNA复制和基因表达,因此含有识别并能转运特定氨基酸的tRNA,C正确;线粒体DNA发生突变后可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具有母系遗传特点,D错误。4. 4月中旬,我国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获准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灭活疫苗能让免疫细胞记住病毒的“模样”,“模样”主要是病毒的抗原性特征B. 制备灭活疫苗要先分离病毒,再配制合适的培养基,并为其增殖提供适宜的条件C. 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类型主要是体液免疫,但一般不会导致机体患病D. 接种灭活疫苗后,再感染新冠病毒会迅速引发免疫反应,但症状较轻微【答案】B【解析】【分析
6、】灭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疫苗。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详解】A、灭活疫苗由于保留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能记住病毒的“模样”,“模样”主要是病毒的抗原性特征,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增殖,需在活细胞内增殖,B错误;C、灭活疫苗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引起的免疫反应类型主要是体液免疫,但一般不会导致机体患病,C正确;
7、 D、接种灭活疫苗后,再感染新冠病毒,体内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会迅速引发免疫反应,但症状较轻微,D正确。故选B。5. 两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食物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甲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乙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 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 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 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生物群落应包括此区域全部
8、生物, A错误;同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间有竞争关系,B错误;丰富度是指生物的种类数,从图中可知,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生物种类没有变化,C正确;第一营养级a生物获得能量最多,最高营养级生物c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 下列对生物学经典实验的评价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选项实验评
9、价或分析A恩格尔曼水绵实验水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B摩尔根的实验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噬菌体的侵染过程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为了防止空气中氧气对好氧菌的聚集产生干扰,设置了隔绝空气的条件。【详解】A、恩格尔曼实验中,水绵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A错误;B、摩尔根实验利用了假说演绎法,B错误;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是为了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C错误;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分别探究了DN
10、A和蛋白质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 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油料作物油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习性时,发现了以下问题。请据此分析回答:(1)冬季气温过低时,油菜植株会出现冻害,冻害主要发生在油菜_(填“幼嫩部位”、“成熟部位”)。(2)油菜、花生等脂肪类种子播种时要浅播(种子表面覆盖土层较薄),大豆、小麦等淀粉类种子则可适当深播,请从细胞呼吸的角度分析浅播的原因:_。(3)油菜抽穗开花期间,植株光合作用旺盛,花、果中有机物需求明显增加,但茎秆的干重却下降,甚至出现干瘪、空心现象,请从光合产物运输的角度分析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_。(4)研究
11、小组将生长在低温(-4)和常温(0以上)环境下的油菜根尖成熟区制成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发现:低温组和常温组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低温组颜色明显加深。该实验说明低温会诱导根尖细胞中_的合成,这种物质变化可使油菜植株在低温下的吸水能力_,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 (1). 幼嫩部位 (2). 油菜、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含氧量低,有氧呼吸时耗氧量大,浅播时氧气供应充足(或深播时氧气供应不足) (3).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优先向花、果(生殖器官)中运输,导致茎秆(营养器官)获得的有机物减少 (4). 还原糖 (5). 增强 (6). 根尖细胞中还原糖含量增加,引起细胞液浓度(渗
12、透压)升高,因此吸水能力增强【解析】【分析】需知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升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抗逆性减弱;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细胞代谢的速度减弱,抗逆性增强。【详解】(1)幼嫩部位结合水的相对含量低,抗逆性弱,故冻害主要发生在油菜的幼嫩部位。(2)油菜、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中氢的比例高,氧的比例低,种子有氧呼吸会消耗更多的氧气,浅播时氧气供应充足。(3)开花期间,为保证花发育,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优先向花、果(生殖器官)中运输,导致茎秆(营养器官)获得的有机物减少。(4)低温组颜色明显加深,说明还原糖含量高,故低温会诱导根尖细胞中还原糖的合成;还原糖增加可使油菜植株在低
13、温下的吸水能力增强,原因是还原糖属于溶质,含量增加,引起细胞液浓度(渗透压)升高,因此吸水能力增强。【点睛】油料作物的种子浅种的原因是本题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能熟练运用细胞中各种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来解决问题,尤其要注意糖类和脂肪元素组成上的区别。8.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杜鹃是一种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时长时才能开花)。为探究植物感受长日照刺激部位及刺激产生的影响的传递,有学者以鹿角杜鹃为材料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1)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2)研究发现植物受长日照刺激后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名为成花素的植物激素,由此可说明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_。结合
14、以上实验分析,成花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_(“属于”或“不属于”)极性运输。(3)“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头杜鹃啼”,下图为长日照刺激对杜鹃(鸟)繁殖活动的影响。由图可知,长日照刺激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以调节鸟类的繁殖行为,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卵巢中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C不仅能促进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还可通过_运输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细胞以调节自身含量的稳定。(4)养殖场里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鸡、鸭的产蛋量,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这一做法的科学依据:_。【答案】 (1). 植物感受长日照刺激的部位是叶片,叶片可将刺激产生的影响向茎尖端传递 (2). 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
15、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3). 不属于 (4). 分级调节 (5). 体液 (6). 适当延长光照可形成长日照刺激,长日照刺激可调节鸟类的繁殖行为,促进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从而提高产蛋量【解析】【分析】(1)植物开花受光照周期的影响,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光照周期影响植物开花的原因是光照周期能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开花激素能调节植物的开花。(2)分析题图:根据题目信息,杜鹃是一种长日照植物,从图中的处理结果上可以看出,只有在植物叶片处施以长日照时,杜鹃才开花,说明植物感受长日照的刺激部位是叶片,并且叶片可将刺激产生的影响向茎尖
16、端传递。【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杜鹃是一种长日照植物,从图中的处理结果上可以看出,只有在植物叶片处施以长日照时,杜鹃才开花,说明植物感受长日照的刺激部位是叶片,并且叶片可将刺激产生的影响向茎尖端传递促使顶端开花。(2)研究发现植物受长日照刺激后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名为成花素的植物激素,由此可说明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根据题中实验结果,成花素在叶片处产生并运输到茎尖端,因此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3)由图可知,长日照刺激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以调节鸟类的繁殖行为,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激素的分级调节,卵巢中内
17、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C不仅能促进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还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细胞以调节自身含量的稳定。(4)根据图中长日照对鸟类繁殖的影响的调节原理,适当延长光照可形成长日照刺激,长日照刺激可调节鸟类的繁殖行为,促进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因此养殖场里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鸡、鸭的产蛋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解判断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及实验结果的评价和应用。9. 在脱贫攻坚计划中,某地农村因地制宜开创了“稻田养虾”为主体的
18、生态农业,其运作模式如下图。请据此分析回答:(1)上图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其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_。蚯蚓是上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分解者,分解者在其中的作用是_。(2)养殖龙虾要注意水温和水体的酸碱度,龙虾只有在水温高于20的弱碱性水体中才会开始交配和繁殖,在此过程中龙虾接受的信息种类有_,由此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3)龙虾育苗期间,青蛙常吞食孵化不久的幼虾,为此有人利用音响设备模拟天敌的声音来驱赶青蛙。这一防治措施属于_(“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或“机械防治”)。(4)当地农民还在稻田中投放可食用的泥鳅和田螺,进一步增加或延长了稻田中的食物链
19、,请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这一做法的意义。_。【答案】 (1). 食物链和食物网(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3). 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4).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5). 生物防治 (6). 适当增加或延长食物链可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解析】【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
20、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详解】(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龙虾只有在水温高于20的弱碱性水体中才会开始交配和繁殖,在此过程中龙虾接受的温度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弱碱性水体属于化学信息,由此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利用音响设备模拟天敌的声音来驱赶青蛙的防治措施属于生物防治。(4)当地农民还在稻田中投放可食用的泥鳅和田螺,进一步增加或延长了稻田中的食物链,这一做法的意义是适
21、当增加或延长食物链可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 黄花又称萱草,为多年生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有黄色、白色和红色三种表现,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用黄花和白花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花,F1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白花=9:3:4。请据此回答问题:(1)该杂交实验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_。(2)若F2中红花植株自
22、交,子代红花植株的比例为_;将F2中全部黄花植株严格自花受粉,其中有_的黄花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花色。(3)DNA甲基化会引起表观遗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变化的现象)。若将亲本黄花萓草A基因的-CCGG-位点甲基化,可使_酶不能与之结合,以抑制转录过程,最终可使其变为白花个体。有报道称萱草受精卵中来自父方的A基因都会甲基化,而来自母方的A基因都不会甲基化。现有纯合黄花与白花萱草(含各种基因型),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验证该报道的真实性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答案】 (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 5/6 (3). 4/9
23、 (4). RNA聚合 (5). 实验思路:选取黄花萱草与白花萱草进行正、反交实验,其中黄花个体为父本时为正交,观察杂交子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正交子代均为白花个体,反交子代均为黄花个体【解析】【分析】依据题意,结合图示,该植物体内同时有基因A和基因b时(基因型为A_bb),可以合成酶A和酶b,最终产生红色物质,性状为红花;只有基因A没有基因b时(基因型为A_B_),可以合成酶A而没有酶b,产生的是黄色物质,性状为红花;没有基因A时无论有没有基因b(基因型为aa_ _),由于不能合成酶A,白色前体物质都不会被催化变为有色物质,性状为白花。用黄花和白花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花,再用F1的黄花植
24、株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白花=9:3:4。9:3:4应为9:3:3:1比例的变形,可以推出F1基因型为AaBb,而亲代的黄花基因型是AABB,白花基因型是aabb。据此分析下面的小题。【详解】(1)依据题图可知,该实验说明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这种基因间接控制性状的方式。(2)据分析,F2中红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2,自交后子代红花植株占1/3+2/33/4=5/6;F2中黄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严格进行自花受粉(即自交),其中AaBB和AABb的植株会产生两种花色
25、的后代,AaBb则会产生三种花色后代,而纯合子AABB只会产生一种花色后代。故4/9的黄花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花色。(3)从后文的“抑制转录过程”,可以推出甲基化是影响了RNA聚合酶的结合。要区分父本与母本对子代性状的影响,应采取正反交的方法进行遗传实验。取纯合黄花(基因型AABB)与纯合白花萱草(aabb)进行正反交。若AABB做父本时A基因都会甲基化,则子代基因型虽然是AaBb但均表现为白花个体,而AABB做母本时A基因不被甲基化,子代表现为黄花个体。【点睛】结合图示的基因与性状对应关系,并看出9:3:3:1的变形比,而后推导子一代基因型和亲代的基因型解题是关键。(二)选考题:生物技术实践1
26、1. 随着口罩需求的与日俱增,住建部对不同场所产生的废弃口罩提出了明确的处理要求。为加快废弃口罩的处理,某科研团队准备从土壤中筛选能髙效降解一次性口翬(熔喷布)的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居民小区、办公场所、商场产生的废弃口罩可作为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进行收集转运。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病原体的传播,废弃口罩必须先进行严格的_处理。(2)细菌大多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潮湿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要_。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组成仅含有C、H两种元素),用于筛选的固体培养基除需加入经过处理的聚丙烯粉末外,还应加入_。为提高培养基灭菌效果,灭菌锅的压力和温度应达到_,并维持1530mn
27、。在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之前,可以通过_的方法增加目的菌的浓度。(3)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可使目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如右图所示。为保证筛选出的细菌分解PP的能力最强,应当选择_的菌落作为目的菌群。(4)已知目的菌分解PP需要多种酶的共同参与,工厂化降解PP时可利用包埋法来回定目的菌,该方法的操作是_。若选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_的方法。【答案】 (1). 消毒菌(或消毒灭菌或灭菌) (2). 铲去表层土 (3). 水、氮源、无机盐和琼脂 (4). 100kPa、121 (5). 选择培养 (6). 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最大 (7). 将微
28、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 (8). 小火间断加热【解析】【分析】透明圈越大的菌落证明其整体降解能力越强。【详解】(1)废弃口罩须经严格的灭菌处理后再丢弃,避免病原体传播。(2)根据细菌的分布情况,取样通常铲去表层土;除聚丙烯外,固体培养基还需加入水、无机盐、氮源等营养物质和琼脂作为固定剂;灭菌锅一般设置压力100kpa,温度121;在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之前,可以通过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的方法增大目的菌浓度。(3)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细菌分解pp的能力越强。(4)包埋法固定目的菌是指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为了防止烧糊,溶解海藻酸钠通常采用小火间
29、断加热。【点睛】鉴别培养基通常是固体培养基;而为了增大目的菌浓度的选择培养基通常是液体培养基。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2. 克隆技术可应用于器官移植,既可以解决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还可免免疫排斥反应,下图为该技术的大致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中一般选用卵母细胞,选择卵母细胞的原因是_。若过程中要对胚胎进行基因诊断,可选择囊胚的_。(2)基因改造有助于解决免疫排斥问题,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必须使用_和_两种工具酶。(3)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完成后,可将其导入图中的_中,导入的方法是_。(4)将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时,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其原因是_。【答案】 (1). 卵细胞比
30、较大,容易操作,且卵母细胞细胞质内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 滋养层细胞 (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4). DNA连接酶 (5). 重组细胞 (6). 显微注射法 (7). 克隆器官的遗传性状与供核亲本高度一致【解析】【分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
31、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详解】(1)由于卵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且卵母细胞细胞质内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所以克隆技术一般是以去核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细胞。若需要对重组胚胎做基因检测,可以选择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需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完成后,需将其导入受体细胞,在本题中,受体细胞为动物细胞,所以方法为显微注射法。(4)由于克隆动物的核基因与供核动物相同,所以克隆器官的遗传性状与供核亲本高度一致,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点睛】本题考查克隆动物相关知识,需明确克隆技术相关内容及早期胚胎基因检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