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这表明商代()A. 贵族统治受到削弱B. 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 商王借此强化王权专制2. “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C. 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3. 王国维说
2、:“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4. 商代的王位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西周统治者实行了()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嫡长子继承制5.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家国一体B. 血缘纽带C. 等级严格D. 地
3、方分权6.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 郡县制的出现B. 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C.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D.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7.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
4、传统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8. 始皇帝力行郡县制诏书载:“自今废除封建,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律法一体,官制一体;治权集于国府,决于皇帝。上下统一政令,举国如臂使指。如此治权不出多门,私欲不至成灾,天下至大之德也!”材料反映了郡县制有利于()A. 统一律法官制B. 加强中央集权C. 抑制地方私欲D. 扩大领土疆域9.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 独断性和随意性10. 钱穆在中国历史
5、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11.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才干“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B.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C. 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扩大12.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
6、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行政权B. 削弱三省权限C. 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D. 加强皇权13. 旧唐书载:“(元和十三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佑封还诏书,其事方罢。”这反映了在唐代()A. 门下省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B. 中书省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C. 尚书省已不能参与核心政务D. 监察机关有效制约行政机关14. 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议进呈,再由皇帝审阅批准,才能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A. 相权对皇权
7、的制约B. 中央官制的充善C. 皇权与相权的对立D. 君主权力的弱化15. 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A. 皇权逐渐衰弱B. 宦官权力失控C. 内阁取代六部D. 君主专制强化16. 如图是一个不需要计算出结果的历史计量学坐标系,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不正确的是()A. 专制主义发展趋势与封建社会发展进程成正比关系B. 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和确立时期C.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走向顶峰D.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阶段17. 乾隆实录中记载:“乾纲独
8、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说明了雍正时期()A.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 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D. 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18.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9. 希腊哲学史中写到:“(城邦)一旦制定了法律,它就作为公共条例公之于众,平等地不偏
9、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这表明古希腊法律()A.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B. 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C. 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 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20. 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该法律()A. 意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 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C. 强调调节社会经济纠纷D. 无法保护个人私有财产21. 希腊城邦的公共建筑包括宗教建筑、娱乐建筑和行政建筑,三者的用途通常彼此交错。比如雅典城邦市政广场的母亲神圣殿同时又是公共档案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
10、500人会议的决议都存放于此。露天剧场又并非只是观看戏剧的娱乐场所,也常用作政治活动的空间,如举行公民大会等。其目的在于()A. 增强公民参政的意识B. 保障民主政治的实施C. 宣扬神权至上的观念D.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22.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 人人精通法律B.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 法律至上的原则D. 统治阶级没有特权23.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井同体共同进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A. 万
11、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B. 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C. 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D. 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24.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公民具有同一血缘B. 公民是政治统治者C. 公民具有献身精神D. 形成了公民共同体25. 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
12、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A. 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B. 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C. 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D. 排斥私有财产制度26.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A. 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B. 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 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27. 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纪初,伴随着罗马帝国从建立走向繁荣,法律领域也产生了以规范国家事务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务的私法这种新的分类标准。这种划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3、()A. 国家加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的干预B. 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事务日益复杂C. 公民事务独立于国家管理外的要求D. 帝制取代共和制,专制君主出现28. 考古发现古希腊的一口井里,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罕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由此可以推论这些陶片()A. 是雅典进行民主选举的选票B. 验证了陶片放逐法的伟大性C. 主要被用于古希腊书法练习D. 被用作反对某人的政治手腕29.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
14、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 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 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 防止法官以权谋私D. 确保被告不受冤屈30. 如表选自十二铜表法。从中可以看出()传唤审判执行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侵犯他人)公法宗教法9条4条8条6条11条11条10条31条7条10条A. 法律主要服务罗马政治生活B. 罗马法主要是维护奴隶主统治C. 标志着罗马法已经走向成熟D. 法律侧重于调整纠纷和规范程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31.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
15、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16、。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作
17、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鼎盛时期,雅典总人口40万人中,奴隶20万,公民1.8万,外邦侨民3.2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古代史材料二: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
18、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在当时及其后世的影响。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材料未体现贵族受到削弱,排除; B材料与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无关,排除; C根据“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说明商代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正确;
19、D商朝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商代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本题以商代王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2.【答案】C【解析】A材料能体现宗法制的作用,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B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不合题意,排除。 C“诸侯”-分封制;“宗庙、指定的世系所把持”-宗法制嫡长子继承。西周通过分封制与宗法制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将族权与政权相结合,有利于维护西周统治,正确。 D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的说法与题干信息无关。 故选:C。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
20、表里,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相互巩固。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答案】B【解析】在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前,中国的奴隶制政权都是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由材料中的“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是没
21、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此题需要学生读懂材料内容,然后来分析回答。题中的选项都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项是符合材料要求的特点。 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主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是高考的常考点,学习时要注意识记与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宗法制为核心。(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涉及的是商周时期王位继承问题,商朝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这不利于王朝的稳定,西周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王位继承中的矛盾,故D项正确。 A项是原始社会的
22、继承方式,排除。 商代也实行王位继承制,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故C项错误。 故选:D。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需要掌握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嫡长子继承制实行的目的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A【解析】A分封制下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长,体现家国一体的特点,正确; B只是血缘关系,属于一个方面,排除; C与材料不符,排除; D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选:A。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国一体。本题以西周政治制度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
23、制、宗法制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6.【答案】D【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度知识点的相关信息,故错误; B、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的历史事件时间不符合,故排除; C、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齐国政权更替的状况,没有涉及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有关信息,故错误; D、材料中指出“齐国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正确; 故选:D。本题以齐国的发展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对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掌握:
24、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开始遭到破坏。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的意思,秦朝这场所谓的“革命”,它是由统治者推行,并不因为秦朝被农民起推翻而结束,被后世延用,联系所学,秦朝统一后最大的变革是创新的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影响后世两千多年,故D项正确; A项与中央集权影响相反,故排除; B项与中央集权下君主专制加强相反,故排除;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实行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关键理解材料信息中,它是场由上推动,并不由于秦朝灭亡而改变的“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根据选项进行筛选。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
25、息的准确解读能力和所学知识面运用能力。主要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据此依据材料“上下统一政令,举国如臂使指。如此治权不出多门,私欲不至成灾,天下至大之德也!”可知B正确。 A是措施。故排除。 C说法片面。故排除。 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影响,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9.【答案】C【解析】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皇帝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其突出特点就是皇权至
26、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上的所用均为专用,别人不得擅用。根据材料“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可知,古代的避讳制度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因此C项符合。 ABD与材料含义不符,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本题考查了秦朝的皇帝制度,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一统一国”可以看出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国家统一方面。 故选:C。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中
27、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切入,结合郡县制进行思考。本题考查了郡县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知识积累: 郡县制的作用: 1、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11.【答案】B【解析】A科举制主要考查儒家经典,因此并非科技素养,排除A
28、。 B从图表中察举制的依据里可以看出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C察举制根据品德和才能选拔人才,这样实际上是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排除C。 D科举制通过考试取士,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D。 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已学知识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12.【答案】C【解析】A尚书省掌握行政权没有扩大。B三省的权限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C从材料可以看出
29、,中书和门下二省成为专门的决策,说明决策越来越专业化,决策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分离,有利于科学的决策。D材料没有涉及到皇权加强的信息,实际尚书省对中书门下而行的决策没有制约作用,不利于皇权的加强。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三省六部制度内容和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内容特征,其次要从材料中看出三省六部制除了会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实际上也会按照现实的要求,在决策上走向科学化。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门下省负责审议,据此依据材料“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佑封还诏书,其事方罢”可知A正确。 B明显夸大其词。故排除。
30、 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材料没有显示监察机关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 故选:A。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关键信息是:敕下,给事中崔佑封还诏书,其事方罢。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可知相权对皇权的制约,A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央官制完善,B错误。 材料讲的是中央决策的程序问题,不是皇权与相权的对立,C错误。 宋朝君主专制加强,D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宋代政治制度运行机制。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分析得出,宋朝
31、时期皇权受到相权制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1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后虽取得了“票拟”权,但没有实权,而且皇帝为了限制内阁权力,还利用宦官,设司礼太监来牵制内阁,而这些措施从根本上都反映了皇权专制的加强。故D项正确; ABC项都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根据所学明朝内阁的职权特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注意掌握明清专制主义强化的措施及影响。1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曲线图可以看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断强化的,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呈现抛物线的
32、态势的,因此二者关系并非是正比,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中曲线图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趋势,然后结合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即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17.【答案】A【解析】A雍正皇帝设立的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皇帝手中 B六部一直都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 C清朝已经没有宰相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不是走向衰落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学生结合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来分析要了解军机处设立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
33、展趋势,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影响,但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均表述绝对,而且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排除BCD。 故选:A。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是由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19
34、.【答案】D【解析】A古希腊法律反映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同时也平等对待并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A项不够全面,故A项错误; B材料没有体现它与城邦直接民主制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 C自由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因此它保护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故C项错误; D古希腊法律对每个公民生活的规范,反映出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划分依据:根据城邦公民享有权力的多少)。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
35、能力。注意对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全面把握。20.【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罗马法的内容可知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纠纷,故选C项,D项错误; A项是其阶级实质,与材料中强调罗马法的特点不符,排除; 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说法错误; 故选:C。本题关键信息是“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结合十二铜表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为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十二铜表法的某些规定虽反映了平民的要求,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
36、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2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雅典城市将法律、法令、决议存放于母亲神的圣殿里以供公民查询,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增强公民参政意识,故A项正确。 将法律、法令、决议存放于母亲神的圣殿的目的不是宣扬神权也并非保障民主政治的实施,故BC排除。 题干现象旨在激发公民参政积极性,并非强调对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排除D。 故选:A。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其目的在于。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2.【答案】C【解析】“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说明
37、罗马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C正确; AB表述绝对化,排除; D有知识性的错误,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罗马法,罗马法坚持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23.【答案】D【解析】自然法不是法律条文。故排除A。 民法大全的制定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故排除B。 C不合题干主旨,
38、故排除。 依据材料“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井同体共同进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罗马法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井同体共同进守,并且成为万民法。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4.【答案】B【解析】古代雅典推行民主政治,公民可通过抽签的方式直接参与国家政权,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故本题应选B项; A项中“同一血缘”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CD两项的表述由B项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主要原因”不
39、符。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面向海洋,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 (2)经济因素:形成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为民主政治提供物质基础。 (3)社会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4)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度确立等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25.【答案】C【解析】材料中“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说明公民在享受民主的时候自由受到限制,故
40、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直接民主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性。26.【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形式主义,故A项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对开拓荒地的人给予鼓励,故B项错误。 依据题干“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可知,强调的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C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
41、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抓住关键信息“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分析理解即可。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对罗马法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7.【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国家事务日益复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于是法律领域产生了以规范国家事务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务的私法,故B项正确。 AC两项是私法出现的原因,排除。 D项是公法出现的原因,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帝国时期公法和私法出现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42、,结合罗马帝国时期社会状况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罗马帝国时期公法和私法出现的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8.【答案】D【解析】”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罕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表明这些陶片被用作反对某人的政治手腕,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促
43、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雅典公民的团结,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巩固和发展。2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题干中体现了避嫌、注重证据等,根据要求“直接目的”,应是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 A是罗马法的根本目的,CD表述片面,故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罗马法体现的许多原则成为近现代法律的渊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0.【答案】D【解析】第6、10、11、31都
44、涉及到私人之间的权利纠纷,故D正确。 AB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民法大全的出现是罗马法已经走向成熟的标志,故排除C。 故选:D。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关键。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选项有一定的干扰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1.【答案】【小题1】(1)结合材料“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可知官僚政治集权,从权利和世袭角度分析变化即可。 (2)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秦代相权制约皇权角度说明即可。第二小问,从思想角度说明汉代制约皇权的因素。第三小问,隋唐从三省六部制的角
45、度分析制约皇权因素。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见行省权力虽大,但集权于中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部分行省由直接中央管理。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和三,可以看出官僚政治的运转方式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材料二的信息折射出官僚政治一定程度制约皇权,这样可以一定程度较少决策失误,提高效率。 故答案为: (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从授土授民到取消封地。 (2)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秦朝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
4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考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需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来解答。本题偏难,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2.【答案】【小题1】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47、少数人的民主(或内部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分立。 认识: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推动雅典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借鉴;但直接民主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是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践踏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小题2】当时: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后世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相关信息,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第二小问,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三,结合罗马法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罗马法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