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523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_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_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9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1、哪几个自然段

2、是讲路上景色的?(23)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3、讨论。(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4)“时而”什么意思?四、练习朗读第二三段。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五、作业: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教学过程:一、复习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二、布置自学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

3、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三、讨论外洞特点。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四、讨论内洞的特点。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蜿蜒”什么意思?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六、练习有感情朗读

4、课文。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七、布置作业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1、启发思考: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3、集体讨论。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三、小结: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四、学生轻读课文。五、复习生字词。六、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2、预习下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