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7512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如果问学生你喜欢历史课吗?他们会说历史课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内容枯燥,讲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对今天的学习一点用途都没有,所以不喜欢学习历史。面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老师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无人喝彩的失落感,消极教学只能使教师远离学生的学习需要。新的历史课程提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目标引导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是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通过历史教育培养

2、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赋予学生发展潜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针对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理念。要求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意识。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飞扬起来。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学习 ,最终使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有了丰富情感的体验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我以抗日战争的爆发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习的欲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爱学习

3、的第一步,首先是让学生感兴趣。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的纪念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从上课一开始就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全民族的神圣抗日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为了调动学生情感,形成情感的强烈反差,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展示卢沟桥晓月美景,当学生在静静欣赏照片时,我说: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 ,当月圆之际,人们来到卢沟桥欣赏着明月高悬,引人无限遐想的美景。但是在1937年的7月7日这一天,桥上的石狮见证一段历史:它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也看到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进行神圣抗战的开始。学生在静静地看图片

4、,他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教学情景中。抓住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回忆日本从1931年以来进行了哪些侵华的事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1935年日本侵略军还通过制造华北事变,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展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使学生从观看地图中看到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门户,是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5、在学生思想总结旧知识过程中,学生认识到,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而1937年7月7日晚时左右,在北平(现北京)卢沟桥一带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的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这不过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而非日本某些教科书所说的日本军队是被迫的行为。因此日本的无理要求必然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城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二、突出教学主线,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有重点、难点,有课时时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突出教学主线,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

6、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呈显递进,这样在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讲全面抗战必须弘扬中华儿女的英勇气概,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序幕是七七事变.就要讲清当时中国国民党驻军第二十九军将士,奋起还击,英勇杀敌的事例,我首先展示日寇发动七七事变的侵略照片,使学生马上意识到祖国大好山河遭践踏,这样再展示第二十九军将士英勇抗击的照片,学生很容易被他们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动,介绍佟麟阁、赵登禹两位抗日爱国将领为抗战献身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到北京马路以他们命名,是为了以示后人能缅怀先烈。学生的爱国情感调动起来。国家面临危机,只要有热血之心的人一定懂得美好家园岂能容日寇侵略践踏,马上想到团结救国,正

7、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本课的重点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学生在相互发言的过程中,很容易认识到在民族危机下,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希望社会力量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国难当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现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教师再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在学生

8、众说纷纭的基础上,教师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参加,就使得抗战力量的阶级组成更加广泛了。这个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中小地主以至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体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后,再次引导学生进入新的问题情景的思考:由于这次联合是敌对阶级的联盟,因此也就必然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分歧。对此,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求大同、存小异,既联合、又斗争,既统一、又独立的原则,使得这次联合得以坚持下去,从而为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基础。中国人民的抗战存

9、在着两个战场,即由共产党领导的对日作战的敌后战场和由国民党领导的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学生进入国共两党携手抗日的知识学习中。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往往对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肯定的多,但对国民党抗日活动否定的多,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要做客观评价。在抗战初期,应该说国民党投入大量兵力组织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如何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与抗日战争相关资料,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当让学生讲在凇沪会战最能感动你的事迹是什么?有的学生就列举道:“在历时3个月的淞

10、沪抗战中,我广大官兵在上海人民和全国同胞的支持下,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现代化装备和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猛烈炮火,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天地,泣鬼神!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我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中国军队的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赢得了各国军事观察家的高度评价。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10多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还有的学生列举的是“谢晋元接受死守四行仓库的任务后,对全体官兵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

11、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全体官兵表示: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 ”当这些事迹介绍的过程就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在阅读归纳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分析归纳问题提高了,有了建立在大量史实基础上的学习过程,学生评价事件的科学方法也就养成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感上始终都被一种爱国情感打动着。 当让学生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历史作用时,学生就不会孤立看问题,他们能看到两个战场是具有相互配合的作用,国共两党共同抗日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是真正的全民族的抗日。由于每一个教学问题设计与历史发展线索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思

12、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充满激情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教师始终在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多样手段的应用不是目的,而是充分调动学生会学习和爱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了。三、让历史课打动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学生积极思维不仅需要教师引导的好,还要调动学生情感主动学习历史,认识到读史明智的道理。自觉学习的过程不是老师逼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愿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它是中国人民在近代第一次完全战胜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13、,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是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共同努力浴血奋战的结果,为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最为可贵是民族自强不息、不畏强权的抗争精神。在七七事变中、凇沪会战中、太原会战中、台儿庄战役中、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开辟,这些知识讲授的背后,都能激扬爱国主义的情怀,都能让学生看到民族精神,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荡。但激动后。我们要做什么?对待战争应是什么态度?对过去历史如何进行反思?学习历史教育人不是向后看,而是如何展望未来。首先学生要学会关注人和社会,没有这种责任意识,人格是不健全的。1、 用文字打动学生,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危机下救国的强烈愿望。当时我讲到国

14、难当头,民族危机。在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投影仪打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学生马上从材料中读出中国共产党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是坚决抗日,决不妥协 ,号召全民族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做出积极的努力。从学生参阅的大量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有关史实中学生

15、的思想情感也始终被爱国主义情感所感染。2、 看图片,用眼睛去触动心灵。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曾介绍了一幅图片:一片残垣断壁,一位七、八岁的少年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幼童,他们在哭泣上面有一段文字:房屋被日寇烧光,爹娘命丧于鬼子刀枪,可怜的小兄弟,他们的命运谁敢想。这张照片打动了我,但能否让我的学生懂得战争的残酷性?在战争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啊!当我打出这张图片时,学生静静的看,教室一片寂静。我说到:“这张照片没有声音,但我们仿佛听到孩子的啼哭声,他们在不停的叫妈妈,但战争让他们永远失去亲人,他们那么小,未来他们命运会是怎样?他们躲的过战火,但他们躲的过饥饿和疾病吗?”我看到学生的眼中含着眼泪。教育发

16、挥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习历史是要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历史。所以我对南京大屠杀的介绍, 我给学生播放录像片,看到日军惨无人道的行经,学生十分气愤。我结合日本右翼分子篡改教科书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一现实问题,马上引起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注意力,有的学生平时看课外书比较多,他们引用自己查询的资料深刻揭露日本的侵略行经,在合作学习中,达到资源共享,补充了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更意识到要关注社会现实。教师这时说道:战争的硝烟会散去,但对战争的反思远未结束,曾经在齐齐哈尔发生过因日本遗留的毒气弹毒气泄露,引发中国市民中毒事件。所以在当今日本在教科书中极力掩盖侵略行为,不让日本学生

17、了解真实历史的当今,我们更要知道这段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背叛。此时我能从学生眼中看到:他们在思考,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学生坚定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决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情感的教学才能打动学生心灵,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教育功能才能发挥他的教化作用。四、调动学生用理性去分析问题,狂热冲动的情绪是不理智的,就不能从社会现实、国家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如何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通过与学生一起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知识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抗战初期,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散布“亡国论”亲英美派散布“速胜论”,每一个观点在当时都有自己的理由

18、,“亡国论”的观点是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再战必忘,“速胜论”的观点是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我请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按上述观点考虑,会使当时国人产生怎样的想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到:“亡国论”会导致国人弥漫悲观情绪,会有投降的危险。“速胜论”会使国人盲目乐观,缺乏对困难的足够认识,也是不利长期抗日。教师适时引导,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错误论点,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设问:为什么论持久战就为全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道路利用电子屏幕展示中日双方情况对比表,引导学生从中日两国的基本特点、领土、 战 争、 性 质、国际援助、目前形势、进行比

19、较。从而得出最终结果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人民。论持久战为国人增强抗日信心发挥极大作用,这本书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反响也很大,他们认真阅读,对毛泽东的见地更是十分佩服。学生更是对毛泽东充满崇敬,认识到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懂得救国不仅需要激情,还要有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心。每一个学生的智能结构不同,因此决定了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的手段不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此我依据新课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着手调动学生,从知识立意向能力培养过渡,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气氛中,学生思维在层层递进,学习情感在调动,当学生思维飞扬起来的时候,学生才会体会出学习的乐趣。参考书目: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马玉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刘军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岳思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