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7285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历史训练(一)中国古代史命题:李文雄 审稿:李文雄 校对:李文雄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回答13题。1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2造成“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历史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商鞅变法 A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顺应了封建

2、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其原因有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 B C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回答46题。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5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分

3、散了相权以加强皇权 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制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 A B C D6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之处是 A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的职权 C加强由皇帝控制的禁军 D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秦汉以来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此后虽也出现过长期分裂局面,但统一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回答710题。 7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各项,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有关的是 汉初休养生息 解决王国问题 设立西域都护 实行独尊儒术 A B C D8秦和隋统一局面的出现,其相同点有 都是在经济恢复或发展的

4、背景下实现的 都是由北方政权完成的 都是通过战 争手段实现的 都是在最后灭掉南方政权后而完成的 A B C D9下列地区在历史上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新疆 西藏 广东 黑龙江 A B C D10在春秋战国、南北朝及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但也孕育着统一因素,包括 人民渴望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安定 生产力的发展 为统一提供了条件统一的趋势与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A B C D 古代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些富民措施。回答1114题。11西汉和唐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了“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两代王朝建国初期分别采

5、取了哪些富民政策 A休养生息 广开耳目 B力倡节俭 轻徭薄赋 C平抑物价 大兴文治 D休养生息 利存百姓12隋唐政府将北魏的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3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经济上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是 青苗法 募役法 市易法 保甲法 A B C D14明清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鼓励垦荒 推广植棉 实行“海禁” 对商品征收重税 A B C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一种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作用和地位也有所不同。回答15l

6、6题。15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结合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对此现象最正确的评价是 A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B都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的 C局限性在于都未能对历史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D都是进步的,但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16儒家思想在战国受到冷落,秦朝遭到封杀,自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思想。这表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事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逐步扩大 A B C D 手工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商业的繁荣。回答1718。 17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

7、无贵贱通用之”。它反映的是盛唐时期 A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 B邢窑白瓷生产规模较大 C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全国 D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18与唐朝相比,明朝主要工商业城市集中在江南地区,这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 B国内市场扩大 C生产技术推广 D政治中心东移 隋唐经济较为发达。回答1920题。 19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唐朝 后期扬州更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促使扬州繁盛的原因有 处于内外交通枢纽地位 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江南物产的主要集散地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A B C D20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于隋唐时期,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

8、百年,它就是 A钱庄 B邸店 C柜坊 D交子 我国古代存在较为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特征。回答2125题。21有一中国显要,吃着波斯枣,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生,诵佛经以养性。此人最可能生 活在 A西汉 B西晋 C南北朝 D唐朝22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有 和日本、朝鲜交往频繁 陆路、海路并重 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技术 政治经济制度被一些国家借鉴 A B C D23南宋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主要原因是 A南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B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南宋造船业发达 D南宋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4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

9、政府加强对外交往的一种手段 C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 D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25清朝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A只希望官方获利 B防止不法商人与海外恶势力结合 C外商要求独占中国市场 D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第I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Il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计26分。26(12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请阅读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作者施和金)一文所提供的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战争时段分布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西夏元明

10、清前期合计6616621671141162011417356901次材料二 中国古代战争地区(按今省)分布表序号今省次数1河南8272河北7623陕西614材料三 中国古代战争密集区简表时期战争密集地区秦汉今徐州荥阳西安秦州吐鲁番线(即今陇海、兰新铁路一线)魏晋南北朝黄河、长江之间北宋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一线南宋淮河大散关一线明朝东南沿海、北部边疆材料四 中国古代战争次数的南北比例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前期北方87766168502930南方13243932507170请回答:(1) 据材料一、二、四,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特点,举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战例。(4分)(2)为

11、什么今河南境内是我国古代战争发生最多的地区?为什么明朝时东南沿海成为战 争的密集区?(4分)(3)据材料四,说明我国古代战争南北分布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户主)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旧唐书 材料二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绣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凡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 材料三(杨)炎疾其敞,

12、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 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 新唐书 回答:(1) 三则材料各记述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3分)(2) 材料一所记述的制度有何作用?(2分)(3) 材料二中的“若不役,则收其庸”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2分)(4) 由材料二制度转变为材料三制度的原因是什么?(2分)(5) 材料三中“以贫富为差”是什么意思?(2分)(6) 材料三制度实行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3分)三、问答题,共2小题,计24分。28(12分)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 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13、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 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2分)(2) 汉、唐选官程序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3分)(3) 从汉至唐在选官标准上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4) 造成选官标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29(12分)王阳明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述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 上求所谓定理者也。”又说:“心即理也,天下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根据材料说 明王阳明的心学与朱熹理学的异同。针对心学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言论,明清时期 进步的思想家进行了哪些批判?反

14、映了哪些问题? 第二轮复习历史试题(一)参考答案1C 2B 3B 4C 5A 6B 7D 8C 9B 10D 11D 12B 13A 14C 15B 16C 17. B 18A 19C 20C 21D 22C 23A 24B 25D26(1)比较各时段战争次数、密集情况等可知,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最多的一个时期。但这一时期南方战争远比北方少,说明南方相对安定。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对峙局面,所以战争多发生在黄河和长江之间这一区域。(3分) 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进行的淝水之战。(1分)(2)河南地处中原,是东西交通和南北交通的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河南一带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中心,是

15、各方矛盾的焦点所在。(2分)明朝时,东南沿海及附近地区是倭寇侵扰的主要地区,因此战争增多。加之,这一地区早已是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密集区,各种矛盾激化,也引起很多战争。(2分)(3)秦至五代十国北方战争北方次数远远多于南方,两宋时期南北持平,元至清前期南方战争远远多于北方,总之,战争密集区呈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人口大量由北向 南迁移决定的。(4分)27(1)材料一是唐初的均田制,材料二是唐初的租庸调制,材料三是唐后期的两税法。(3分)(2)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士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分)(3)农民可以“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生产劳动的时间,有利于

16、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分)(4)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的收入减少。(2分)(5)是按土地和财产多少收税。(2分)(6)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赋税制度的一大改变;开始实行时,唐政府的收入增多了一些;由于地主阶级的转嫁,农民受剥削仍然很重,阶级矛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3分)28(1)汉代察举制(举孝廉)和皇帝征召制度;唐代科举制。(2分) (2)汉代主要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唐代主要由中央用考试的方法选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3分) (3)标准变化:西汉至东汉前期以才能和品德(声望)为标准;东汉后期注重出身门第;唐代以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为标

17、准。(3分) (4)变化原因: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选官逐渐被官僚家族支配。隋唐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统一,也要求把选官权力从地方豪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4分)29不同点: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位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同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4分) 思想家:李贽否定儒家经典和孔子的权威,反对以“孔子是非”作为是非的评判标准。黄宗羲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反对人治,主张法治。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4分) 反映了理学走向极端,遭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思想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