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回乡偶书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24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回乡偶书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回乡偶书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回乡偶书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回乡偶书_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回乡偶书人教版(2019)古诗词的教学一直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我也不例外。对于怎样上好古诗词?甚至有些迷茫。古诗词的教学是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这次专家指导课,我选择了古诗回乡偶书。各位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对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让我从理论得到了实践,对古诗教学也有了一定的目标。尤其是大家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让我从中受益匪浅。首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上比较顺利。我以多种方式导入课题,伊始谈话导入,你的家乡在哪儿?之后复习背诵有关思念故乡的古诗静夜思,让大家一起背诵静夜思,再听小故事引出作者贺知章

2、,通过介绍贺知章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写作时的背景,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有好处,能让学生对诗人写作时的情景产生共鸣。在理解诗题时,我让孩子们用组词、扩写句子的方法,结合小故事,孩子们能比较简单快速地理解题意。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简单地教学了本课的生字,并用开火车的游戏巩固了生字词。然后,我先教给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因为这首诗在经典诵读里面有,所以学生比较熟悉,理解起来并不难,因此我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在布置自学要求时,要学生借助老师刚刚教给他们的“扩词”和“换词”的方法,想想每句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学生经过充分自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进行讲

3、评、纠正、小结。这样初步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鬓”一词的教学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由于这个字是首次出现,字形复杂,字义不易理解,我首先跟学生强调这个字的读音是前鼻音,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认识,又让学生观察三撇,提醒他们三撇儿代表毛发,接着问学生:你们知道“鬓”是指哪里的毛发吗?继而弄懂“鬓毛”指的是“耳朵两边的头发”。并让亲自体验,用手摸摸自己的鬓毛在哪?观察同桌的鬓毛是什么颜色?为后文理解“鬓毛衰”打下基础。还创设了情境,以身示范,用家乡话介绍自己,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乡音”。再次,朗读指导有层次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升华主题。在自读古诗中,我提出的朗读要求是: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的读通

4、诗句。检查朗读时,就以读准和有节奏的读通诗句这个标准让学生来评价。在学生对整首诗进行了深入理解后,我提出的朗读要求变为:要求读出贺知章非常想念家乡,又高兴又难过的心情。老师示范读,带学生读,让学生带着情感模仿读,配乐读使学生的朗读上了一个层次。本来设计了一个地方叫接读。可是我没有利用好,男女同学之间合作了一遍。原本可以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可是没有指导好孩子们入情入境去读,有些遗憾。最后还有一个唱古诗,让孩子们用唱的方式记住古诗,感受另一种学习的快乐!师生互动,深入理解诗意。在学生初步读懂了诗意后,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80岁的贺知章回到家乡时那种悲喜交加的复杂的感情,我创设了两个情境:师生用家

5、乡话合作表演贺知章和孩子们的对话场景拓展练习说话:五十年了,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通过交流让学生走进贺知章的内心,体会老人回到家乡悲喜交加的内心情感。最后的课堂总结,对比说一说自己的父母离开了家,要多久才会回来?而为什么贺知章要隔50年才能回到家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工作繁忙)为什么贺知章80多岁还要回到故乡呢?这一两串的疑问升华了主题。(作者思念故乡)然后,请孩子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有一个同学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他说:“无论我们与自己的家乡相隔多么遥远,都无法阻挡我们对家乡浓浓的爱!”这样一句意义深远的话,居然出自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口中,真是让人佩服与欣慰!上

6、完课后,老师们也给我提了很多很多的意见,真的很感谢专家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其他老师对我的帮助。这一堂课下来,我自己也觉得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一、在朗读方面,我没有具体地指导孩子的朗读。所以孩子们很难做到入情入境地读。没有真正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配乐朗读时,其实自己的情感已经到位了,我眼含着泪花,但就是没有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有些遗憾。二、情境表演这个环节设计的很好,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放开来表演,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三、因为怕时间分配不够,在练习说话时,没有给孩子很多谈论的时间,语言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四、课文当中的插图很好,可是我没有回归课本,没有充分利用好插图,应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五、在练习说话时,没有指导有些孩子把话说完整,应指导孩子们进行恰当的点拨。六、由于原先自己一直教高段,所以低年段的儿童话语言比较少。七、对孩子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也不够多样化,比较笼统。应有针对性评价,评价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总之,这次专家指导课对我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快乐地收获。通过这次实践让我有了上好古诗课教学的经验和信心!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