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歌词两首_教科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175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歌词两首_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歌词两首_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歌词两首_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建议教学目标.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理解歌词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建议本课教学课时。操作要点读书指导。本课是两首内容较深的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的时代背景讲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再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建议教学采取如下步骤: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

2、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可以一首一首地教学,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再采取分小组读、指名读、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第一首可先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再说苦难的来临。尤其是三个“流浪”要让学生重点体会。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第一层先讲事变前人民的生活是如何自由快乐,他们有丰富的物产、有可爱的家园。第二层体会被迫离开家乡流浪时的情景,生活是多么的悲惨。要通过课件、音乐等形式进行渲染。最后齐读第三层人民渴望回家的

3、心情。以读代讲即可。直接导入第二首歌词的教学。人民能甘愿受日本侵略者的欺侮吗?人民是如何进行反抗的呢?读第二首歌词。第二首要以读为主。不必过多分析。2.积累内化。朗读两首歌词。3.写字指导。读的字中应注意“逞”的读音是翘舌音。指导写注意“矛”不要丢掉下面的一撇。“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4.练习。给形近字组词。拂()彩()蓝()尊()佛()睬()篮()遵()资料张寒晖()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原名张兰璞,出生在河北保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北平、西安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及报刊编缉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东北全境,无数中国人民被杀害,无数家庭被拆散,大批东北军官兵和东北流亡者涌入了关内,涌入西安。当时张寒晖正在西安任教,他见此情此景,心潮难平,激起强烈的创作冲动。年月,他创作了松花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