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11)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6806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11)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蝙蝠和雷达教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教材分析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

2、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科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

3、,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

4、,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二、学情分析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收获。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动手能力较强。对科普知识和小制作兴趣浓厚,根据四年级学生以上特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

5、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阅读主题丛书仿生学科普小文章,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受。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以仿生学小知识导入新课 前两组课文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多姿多彩,学习了“以诚待人”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紧接着出示课件介绍仿生和仿生学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享他们知道的仿生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2、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走近新文本,请学生介绍蝙蝠和雷达两位朋友,

6、并讲解超声波,为学习本课的专业术语降低难度。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呈现字词,先自由朗读,后齐读,最后开小火车的形式检查字词的读。读完后扩展本节课的两个多音字。 2、出示“揭”、“避”这两个容易写错的生字,观察字形、结构及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分享,教师点拨。在观察后进行坐姿操调整坐姿,进行书写。 3、分享天下第一错字“避暑山庄”的“避”启发学生要做文明人,写规范字。三、 以悟带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将课题“蝙蝠和雷达”扩写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由课文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发现蝙蝠飞行的本领高超。找出表现蝙蝠飞行的高超的句子全班分享,并启发学生通过

7、读找出表现蝙蝠本领高超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出蝙蝠飞行高超的感觉。四、 填表助学,小组合作阅读小组成员自由读四、五段。完成表格并将三次试验完整的讲给组员听。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目的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小组代表叙述给全班同学。得出结论: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相继出示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8、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再思考这两个句子的不同,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了解科普文章用词的精准性。五、 深入文本,以趣带读 1、让学生借助自己绘画的“蝙蝠飞行的原理”及示意图完整的向同桌介绍蝙蝠飞行的原理。加深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根据学生的描述回归课本中的描述,感受作者的表达。通过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通过蝙蝠飞行的原理启发学生大胆叙述雷达工作的原理 3、针对本文的学习进行适时的相应的检测。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六、 畅游奇妙的仿生世界 任选主题丛书2奇妙的仿生这一组中一篇文章,读一读,并把收获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七、 布置作业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可尝试观察周围的事物,动脑筋思考,以“我想发明”为题。写一篇小练笔或动手做一件小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