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369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首发》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5月)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 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黄培昭 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

2、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3、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

4、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 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

5、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摘自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显示,英国的一些学生在接受了“中式教育”后,各个科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B英式教育虽然以玩乐为主,但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C由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理念、思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尴尬。 D英国教育者认为将学生置于“圈养”的框架下,会令他们束手束脚,进而难以独自应对未来的挑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好奇心本身

6、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是成正比的,英式教育较为注重对孩童天生好奇心的唤醒。 B中国的教育,很是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中国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技能的把握上要优于英国学生。 C英式教育是“快乐教育”,英国的一些中小学学生少有眉头紧锁、神经紧张的,总是笑意盈盈的。 D英式教育绝不是完全式“放养”,它在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活动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所以中小学应大力加强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用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

7、 B文章叙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施教原则,说明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C中英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有差异的,但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适合和适应的问题。 D中英教育应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但直接移植别国教育模式,显然也根本行不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章懋,字德懋,兰溪人。成化二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士。明年冬,授编修。 宪宗将以元夕张灯,命词臣撰诗词避奉。懋与同官黄仲昭,检讨庄昶疏谏曰:“顷

8、谕臣等撰鳌山烟火诗词,臣等窃议,此必非陛下本怀,或以两宫圣母在上,欲备极孝养奉其欢心耳,然大孝在乎养志,不可徒陈耳目之玩以为养也。今川东未靖,辽左多虞,万姓嗷嗷,张口待哺,此正陛下宵旰焦劳之日。至翰林官以论思为职,鄙俚之言岂宜进于君上,伏读宣宗皇帝御制翰林箴有曰启沃之言,唯义与仁,尧、舜之道,邹、鲁以陈。张灯岂尧、舜之道,诗词岂仁义之言?若谓烟火细故不足为圣德累,则舜何必不造漆器,禹何必不嗜旨酒,汉文何必不作露台?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伏乞将烟火停止,移此视听以明目达聪,省此资财以振饥恤困,则灾祲可销,太平可致。”帝以元夕张灯,祖宗故事,恶懋等妄言,并杖之阁下,左

9、迁其官,修撰罗伦先以言事被黜,时称“翰林四谏”。 年止四十一,力求致仕。吏部尚书尹曼固留之,不可。既归,屏迹不入城府。奉亲之暇,专以读书讲学为事,弟子执经者日益进。贫无供具,惟脱粟菜羹而已,四方学士大夫高其风。家居二十余年,中外交荐,部檄屡起之,以亲老坚不赴。 弘治中,孝宗登用群贤众议两京国学当用名儒起谢铎于北监及南监缺祭酒遂以懋补之懋方遭父忧不就。时南监缺司业且二十年,诏特以罗钦顺为之,而虚位以待懋。十六年,服阕,懋复固辞,不允,始莅任。六馆士人人自以为得师。监生尤樾母病,例不得归省,昼夜泣。懋遣之归,曰:“吾宁以违制获罪。”武宗立,陈勤圣学、隆继述、谨大婚、重诏令、敬天戒五事。正德元年乞休

10、,五疏不允。复引疾恳辞,明年三月始得请。世宗嗣位,即家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其冬,遣行人存问,而懋已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明史章懋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宗登用群贤众议两京国学当用名儒/起谢铎于北监及南监/缺祭酒遂以懋补之懋方遭父忧不就 B孝宗登用群贤众议两京国学当用名儒起谢铎于北监及南监缺祭洒遂以懋补之懋方遭父忧不就 C孝宗登用群贤众议两京国学当用名儒起谢铎于北监及南监缺祭酒遂以懋补之懋方遭父忧不就 D孝宗登用群贤众议两京国学当用名儒起谢铎于北监及南监缺祭酒遂以懋补之懋方遭父忧不就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11、. 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礼部派官员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 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六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 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代,或称“掌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懋在担任翰林院编修时,敢于犯颜直谏。他明知劝说停止元夕张灯一事会激怒皇上,甚至会丢了官职,仍然坚守职责,与

12、同事上书直陈其事。 B章懋以为国君应谨小慎微,不可纵欲长渐。懋等指出烟火诗词非尧舜之道,并列举尧舜、汉文帝等古代的贤君圣主从细节处自警的事例说服皇上。 C章懋回到故乡后屏迹不出,惟奉亲是务。虽然朝野内外的人士一再推荐他,朝廷也多次下发公文起用他,他都以双亲年老为由,予以坚决推辞。D章懋担任祭酒时,受到六馆人士推崇。馆士认为得到了老师。他曾冒着违背国子监制度而获罪的危险,破例为一个看望生病的母亲的学生批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川东未靖,辽左多虞,万姓嗷嗷,张口待哺,此正陛下宵旰焦劳之日。 (2)贫无供具,惟脱粟菜羹而已,四方学士大夫高其风。(二)古代诗歌阅读(

13、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天边行杜甫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注】此诗当作于764年,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 天边老人:杜甫自称。8.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9.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临江“哭”的原因有哪些?(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14、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1、12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家(日本)川端康成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那是什么声音?”“竹林子的风声啊。”“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刚搬过

15、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以后,冬天可就冷了。”“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

16、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真不错。明亮得很。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喂,连钢琴也都有呢。”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啊!还会响呢。”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这可

17、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他走进摆着好大办公桌的书斋里一看,紧邻着书斋的,竟是寝室。里头是一张双人床。床垫也一样用红白条纹的粗布料张成的。一坐到那上头去,柔软而且具有弹性。妻子的钢琴渐渐地响出了快活的喜悦来。然而他也听见,是盲者的悲哀,偶或按错了琴键,她便小孩般地笑了起来。“喂,你不来看看好大的一张床吗?”你说有多么不可思议妻子在新来乍到,不知前后高低的屋子里,竟能像明眼的少女一般,稳健迈步走到寝室里来。两个人并肩坐到床边上去,彼此手搭着背,一面还像装有弹簧的玩偶一般,好乐好美地跃动弹跳了起来。妻子低声吹起口哨来,都已忘了时间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啊?”“不知道。”“到

18、底是什么地方嘛?”“反正不是你家就是了。”“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有改动)(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夫妻俩往山坡上走时,妻子分辨不出竹林子的风声,又对旧房子眷恋不已,说明她是一个喜静守旧的人。B.小说中丈夫带着眼盲妻子频频换房租房,看房子时急切粗鲁,甚至把她推倒在躺椅上,说明丈夫粗俗、缺乏教养。C.小说中妻子吹起口哨、忘记时间的细节十分传神,结尾借人物之口说出“反正不是你家”,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很有张力。D.小说语言冷峻、客观,许多情节虽然是一笔带过,却能将人物点染得有血有肉,这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水准。E.夫妻之间

19、的言语情态纯真自然,尽管贫寒漂泊,两人一颦一笑中却饱含对生活的爱,这种反差正是小说的深刻所在。(2)优秀的小说有一个好题目,本文以“家”为题,这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 小说中的眼盲妻子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4) 文章结尾妻子说“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你认为他俩能找到自己的“家”吗?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红学泰斗”周汝昌2012 年5月31日 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

20、安静静地走。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

21、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 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

22、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

23、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

24、我中这样写道。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相关链接】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

25、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因为年轻时支持著名

26、学者胡适的观点,并得到胡适的赏识,所以周汝昌走上了研究红楼梦的路。当然兄长的指点也很重要。B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C周汝昌的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也凭借众多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D周汝昌生长于乱世,身体多病,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生活简朴不富裕,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追求,有目标。E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27、。(2)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3)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他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分)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其中有好几篇的情节完全是根据幻想虚构而成的。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些写法几乎都是_ 。近日美国五角大楼指责我工程师窃取其军事机密,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此种说辞纯粹

28、是_。日本安倍政权不顾历史事实,发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一_ 的论调,实在是可笑之极。A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B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C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荒诞不经 D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韩国KBS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广泛引发关注的电视剧太阳的后裔,不少观众被剧中男女主角展现的如太阳般有着耀眼光芒的人格魅力所吸引。B.由于“五一”假期缩水,导致超过5天的旅游线路今年普遍遇冷,但短线出游仍会延续清明小长假的火爆局面。C.位于四川乐山沙湾的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29、D. 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不是看立法,而是看法律的实施,不是看写在纸上的法律条文,而是看司法部门的执法情况。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30、5个字。(5分)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 。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17、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识,请写出标识的主要构图要素(不包括汉语拼音、英文和五环),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1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2016年1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热转。画面中,上海地铁车厢内,几名乘客与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子理论,

31、指责其吃泡椒凤爪并将骨头扔在车厢地上的行为。女子不服,“舌战”乘客,并拿出手机与爆料者对拍。视频迅速传开,网友议论纷纷。据网友爆料,该女子竟然是一名小提琴老师。还有网友爆料,她曾参加浙江卫视的相亲栏目,并在节目中牵手成功。先是这名女子的各种信息被网友人肉爆料;后有消息称,她迫于压力丢了工作,而她所在的公司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 B(偷换概念,文中说英式教育是“貌似以玩乐为主”,并非真正的“以玩乐为主”)2. C(曲解文意,文章第三段中说“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

32、需要考前心理舒压”,可见并非“少有神经紧张的”。)3.A(项移花接木,那是“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并非作者观点。)4.C(原句标点:孝宗登用群贤。众议两京国学当用名儒,起谢铎于北监。及南监缺祭酒,遂以懋补之。懋方遭父忧不就。)5B(选项中说“官员在一般情况下六十岁致仕”错,一般七十岁致仕)6C(选项中说章懋“惟奉亲是务”,原文中说“奉亲之暇,专以读书讲学为事。”)7(1)(5分)现在川东尚未安定,辽东有很多令人忧患的事,人民被饥饿所困,急待救济,这正是陛下日夜忧心操劳的时期。译出大意给2分; “靖”“虞”“宵旰”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章懋家里)贫穷,没有陈放酒食的器具,(食

33、物)只有糙米蔬菜罢了,四方的学者大夫都认为他的德操很高尚。译出大意给2分;补充出省略部分1分;“供具”,“高”,每译对一处给1分。8.写临江所见到的景物,波浪滔天,狂风撼动巨树,鸿鹄飞在了秃鹙的后面,即景寓情,表现了社会动荡,作者鸿鹄之志难以施展。9.诗人临江而哭,原因主要有:漂泊天涯,有家难归;世事纷乱,有志难酬;亲人无讯,分外担忧;异族入侵,国运危艰。10.(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11(1)CE答E得3分,C得2分,A得1分,B、D不得分。(A项喜静是准确的,守旧并不合理,她因为眼盲必须如此,给1分;B项急切粗鲁是欣喜

34、的缘故,自私粗俗无教养不合情理,不给分;D项“小说语言冷峻、客观”不准确,本文语言细腻雅致,有情感热度。)(2)作为线索,统摄全篇。整篇小说围绕“家”展开,以租房的所见所闻所为来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主要内容。小说以夫妻俩回忆过去的“家”,观察现在的“家”,谈论自己心中的“家”为主要内容。揭示小说主旨。小说围绕“家”行文,到结尾笔锋一转,点出“这不是你的家”,更显对家和归宿的渴望之强烈。(每答出一点给2分,共计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安土重迁,怀旧。留念故居,喜欢熟悉的环境,对新房子充满彷徨犹疑。敏感不安。分辨不出风声,感到惊惧;敲打琴键像触碰怕人的东西,体现出敏感矜持的性格。纯真好奇。

35、虽怀念旧居,进到新房子忽而弹起钢琴,弹错了像小孩般地笑,在床上弹跳等,都说明她纯真活泼。乐观积极。虽然眼盲,贫苦漂泊,弹琴时琴声却活跃悠扬,并且对“家”饱含期望。(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3点即可,共计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能找到。从主题上看,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夫妻俩真诚爱护彼此,简陋的旧房子也因为这爱而温暖,双方互相依偎相濡以沫,对家有着强烈的渴求,有这样的情感基础,两人相依为命的居所就是“家”。从人物来看,两人顽强坚韧乐观。虽然贫困漂泊,居无定所,但言谈举止纯真美好,比明眼人更懂得生活的情趣;且渴望归宿,并顽强坚韧、辛勤努力去奔波寻觅,一定会有自己的“家”

36、。从情节上看,二人融入新生活迅速,适应性强。进新屋时妻子称离开的租处为“现在的房子”,还不时抱怨和旧房子水乳交融,格外亲切;可是刚进新房间不久,两人就欣喜于陈设的完备,兴奋自在地弹奏起钢琴来,在床边并肩倚坐弹跳,吹口哨,稳健迈步行动自如,适应很快,他们定能找到自己的“家”。 (答出观点2分;每点分析各2分,共计8分。答“不能找到”亦可,但须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2.(1)CE答E得3分,C得2分,D得1分,A、B不得分。(A、“支持胡适的观点,并得到了胡适的赏识”属于无中生有,“兄长的指点”有误,原文是“他嘱周汝昌查证”。 B“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

37、梦的第一人”,原文是“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D“晚年双耳失聪”有误,是1954年,那时周汝昌还不到四十岁。)(2)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2分)内容上,暗示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俭朴的生活;(1分)遵从并满足他的遗愿,希望他安安静静地走;(1分)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周汝昌的尊重。(2分) (3) 红学方面: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数十部,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书法方面:创立周体书法,特点是“横逸飞动、作草如真”。诗词方面:与名家唱和,颇受赏识;

38、造诣高,所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4) 广博的学习,深厚的积累:多领域的研习,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了研究红学的基础。痴迷、执着、坚持的精深:身体多病,中年失聪,老年失明,但他从30岁起研究红学,专注、痴迷,甘受挫辱而不悔。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遍查燕大图书馆。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借助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蛰居小楼,屋内陈设简单,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

39、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3.D(三词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不同在于:“荒诞不经”偏重于不合情理;“荒诞无稽”偏重于无从考查;“荒谬绝伦”表示更荒唐,语义比前两者更重。)14.D (A.语序不当,将“广泛”和“引发”对调; B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导致”; C句式杂糅,把郭沫若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改为“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15.C(“龙”是核心话题,A、D的话题都不是“龙”,可排除;B、C后半句不同,而C后半句扣话题更紧密一些,故选C)16.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写出一

40、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17.构图要素:标识由一个运动的人和滑道变形为“冬”字(3分)“冬”字下方两点构成2022的第一个数字。(1分)寓意:标识将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既展示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2分) 18. 这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材料。材料中的女子在地铁车厢中吃泡椒凤爪并将骨头扔在车厢里,且态度强横,知错不改,是素质低下的表现;而大家指责该女子的行为,表现出大家的文明意识。立意时要扣住这个矛盾来谈,不要不谈这个矛盾仅就女子来谈要讲文明。就支持大家的做法,可以谈文明素质的提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对大家的做法有个人的看法,可

41、以谈在共同努力、维护文明环境的过程中,有些行为是不恰当的,对不文明现象,很多网民给予的是集体鞭挞,从而营造网络“狂欢”氛围,这就成了远远超出法律之外的惩罚。网络让人们拥有了更多表达自己意愿的空间,可是,在这个空间,也不能只想自己的意愿,而不顾他人感受。如果将这种追求与需求寄托于简单的以暴易暴、同态复仇,我们只能与正义渐行渐远,网络秩序也将越来越糟。反对女子的做法,可以谈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需要从我做起。参考立意:文明环境需要共同维护尊重他人隐私转换方式以期更好的效果以暴易暴不可取文明素质的提高需要从自我做起文言文翻译:章懋,字德懋,浙江兰溪人。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名,考中进士,改任庶吉

42、士。第二年冬,授编修职。明宪宗将在元宵节的晚上张灯结彩,命令词臣撰写诗词进献。章懋与编修黄仲昭、检讨庄昶上疏劝谏道:“臣等刚奉谕撰写鳌山烟火诗词,臣等私下议论,这必定不是陛下的本意,或许因为两宫太后在上,想极尽孝心,讨其欢心罢了。可是最大的孝顺在于精神上的奉养,不可以只是用陈列供耳朵眼睛玩赏的东西作为奉养(的手段)。现在川东尚未安定,辽东有很多令人忧患的事,人民被饥饿所困,急待救济,这正是陛下日夜忧心操劳的时期。至于翰林官是以议论思考为职,粗俗之言怎么适合进献给君王。我读宣宗皇帝御制的翰林箴中说:竭诚忠告之言,唯有义与仁,尧、舜之道显现在邹鲁之邦。张灯岂为尧、舜之道,诗词岂为仁义之言。如果说烟

43、火小事不足对至高无上的德行有影响,那么舜何必不制造漆器、禹何必不嗜饮美酒、汉文帝何不建造高台呢?古代帝王谨小慎微必定注重细小方面,正是因为欲望不能放纵,不好的事端不能任其发展,恳请将烟火停止,将注意力转移来使眼睛明亮,耳朵灵敏,节省此项钱财用来救济饥民抚恤贫困,那么不祥的灾气就可以消失,就能得到太平。”皇帝以元宵晚上张灯是祖宗留下的老习惯,讨厌章懋等胡言乱语,在宫门外对懋等人处以杖刑,并予降职处分。修撰罗伦以前因为进言而被贬退,当时称为“翰林四谏”。只有四十一岁,极力要求辞官返乡,吏部尚书尹曼执意挽留他,他仍然坚辞官职。返回故乡后,从不进入官府,侍奉双亲之闲暇,专门用于读书讲学,弟子学生日渐长

44、进。家贫没有摆设酒食的器具,只有糙米蔬菜而已。四方的学者大夫都认为他的德操很高尚。在家闲居二十余年,朝廷内外很多官员向上推荐,屡次发来檄文起用他,他都以双亲年老坚持不去赴任。弘治年间,明孝宗任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众人建议两京国学应当任用名儒,起用谢铎任职北监,赶上南监正缺祭酒,就以章懋补任,恰好遇到章懋父亲去世而未去就职。这时南监缺司业已有二十余年,皇帝下诏仅任罗钦顺,而空着职位以待章懋。十六年(1503),章懋三年服满,他又再三推辞,朝廷不答应,他才到任。六馆士人都自认为得到了好老师。监生尤樾母亲病重,按例是不能回去探视,只有日夜暗自流泪,章懋知道后就要他回去看望母亲,并且说:“我宁愿因违背制度而判罪。”明武宗即位,章懋陈述勤于圣贤之学,注重接续前代迄今的可述之事,恭敬地举行大婚之礼,重视诏书诰令的权威,尊重上天的禁戒五件事。正德元年(1506),他请求退休,接连五次上疏请求,皇帝都不批准。他又以身体有病恳求辞官,一直到第二年三月朝廷才接受他辞官的请求。明世宗即位,在家进职为南京礼部尚书,后退休。这年冬天,朝廷派使者慰问他,而章懋已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