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语文评课-7黄继光2人教版听完滕老师执教的黄继光一课后,带给我内心的是震撼和感动,这震撼来自于这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媒体四者之间的相互呼应,多元互动;这感动来自于这位年轻女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潜心研究,全心投入,真情流露。下面就滕丽娟老师执教的黄继光一课作如下具体点评: 1把握精髓,以读为本。 “以读悟语、以读悟情”是传统的语文文化的精髓。“以读为本”则是目前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最基本的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滕老师能够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读书实践,采取以读代讲,以读促讲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了有很有层次性的
2、读文三步曲,:第一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静思默读,圈画出黄继光从请求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描写他语言和动作的词句;第三步,重点精读,指导朗读品悟重点词句,深入悟文,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这三部曲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读书,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延伸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为根,读是源的教学宗旨。真正实现了以读悟文,以读生情,以情促读的语文学习过程。 2渗透学法,自主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滕丽娟老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宋代大教育
3、家朱熹所提畅的读书“三到”法,到引导学生默读静思时的圈画批注,再到朗读感悟时,向学生明确抓什么去读,抓什么去悟。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学法指导不正是目前一些课堂教学中所缺少的“渔”吗?在滕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欣喜的看到学生“鱼”、“渔”双收,三维目标中所提到的过程与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 3角色互换,深化体验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滕老师面对全体同学说道:为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了此时,漫山遍野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喊声 群生:冲啊!为黄
4、继光报仇! 滕老师走到学生席间,摸着一个孩子的头说:你就是他的战友,流着眼泪高喊着 生:冲啊!为黄继光报仇! 滕老师摸着另一个孩子的头说:你就是他的战友,目视着罪恶的敌人,你手捧机枪高喊着 生:冲啊!为黄继光报仇! 滕老师再次面向全体学生激动的说:此时,所有的战士都在呼喊着 群生:冲啊!为黄继光报仇!(此时已成了震憾人心的呼喊) 滕丽娟老师巧妙的将学生置身于那枪林弹雨的战场,角色突变,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黄继光战 友的内心世界,怀着对战友黄继光的敬佩之情而呼喊,怀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而呼喊。此情此景,我们不难感受到,所有学生的内心都产生了真实的情感共鸣。这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体现出来的是滕丽娟老师
5、驾驭课堂的能力,本文加工处理的智慧,课堂教学的用心投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这样精彩的教学片断与滕老师平日里积极上进,钻研教学是分不开的。验证了“付出终有回报。”的真正内涵。 4媒体助教,整合资源 滕老师注重将语文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教学过程中,重点词句的演示,课外小诗的配乐朗诵,结尾处黄继光高大英雄形象的渲染烘托,滕老师对媒体课件的使用可说是适时恰当,充分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力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工具人文,和谐统一 在通过重点词句朗读感悟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之后,滕老师安排了这样一个练笔训练:感悟着黄继光的英雄形象,老师相信在你心里一定有好多话要说!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这篇课文题目的下面,写在“黄继光”这个伟大名字的下面。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孩子们是在对着课题黄继光这三个字在抒写内心的感受。 在学生汇报时,谈到了黄继光是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谈到自已要学习黄继光的英雄品质,还谈到了牢记过去先烈们的流血牺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练笔训练,是在文本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互通的心梁,形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受到黄继光精神品质的熏陶感染,达到了情感的二次升华,完成了英雄形象的再塑造,这样的练笔是工具与人文相融统一的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