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295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6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卷(B)(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过关检测卷(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完成13题。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B.“鹊桥”中继卫星C.“玉兔二号”探月车D.月球2.“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特别大。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

2、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B.C.D.3.此次科学考察中的所有探测器和探月车都依靠太阳能帆板提供电力。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B.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C.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0年D.太阳活动只有黑子和耀斑两种方式答案:1.C2.C3.A解析:第1题,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为天体,月球属于天体,“玉兔二号”探月车是月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故选C项。第2题,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正确。第3题,太阳辐射

3、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A项正确;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层,B项错误;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C项错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D项错误。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完成45题。4.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A.aB.bC.cD.d5.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和体积小B.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D.温度比d行星高答案:4.C5.B解析:第

4、4题,从图中可知,a、c天体都可以表示金星,但结合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可知,c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而a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为“长庚星”。第5题,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上的温度条件适宜,适合生物的生存,这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天文专家介绍,2020年7月12日凌晨,天空中上演了“火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公众用肉眼即可看到“红火星”与一弯“下弦月”相互辉映、齐放光芒的景象。据此完成67题。6.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A.行星和卫星B.恒星和卫星C.行星和行星D.恒星和行星7.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A.金星B.土星C.地球D.太

5、阳答案:6.A7.C解析:第6题,“火星合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第7题,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下图为太空拍摄到的极光景观图。为进一步加强极光观测研究,中国在冰岛建立极光联合观测台。据此完成89题。8.造成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9.观测台选址冰岛的原因是()A.地基稳定,地质灾害少B.位于极光带,利于连续监测C.降水少,大气能见度好D.离城市近,基础设施完善答案:8.D9.B解析:第8题

6、,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造成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第9题,中国在冰岛建立极光联合观测台,主要原因是位于极光带,利于连续监测。智利中北部的科金博大区和阿塔卡马大区部分地点当地时间2020年7月2日下午4时40分前后迎来了一次日全食。这是2019年全球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奇观。下图示意日全食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C.都是日冕层D.分别是光球层与色球层11.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B.影响北方地区的互

7、联网络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流星现象多发答案:10.D11.C解析:第10题,日全食发生时光球层被遮住,色球层和日冕层显露出来。第11题,太阳活动发生时会发射出大量的电磁波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电离层和磁场,并影响地球气候。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下图示意19612010年某市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及总云量的多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11985年,总云量比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的年际变化小B.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逐年减少C.总云量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D.总云量逐年增加13.图中显示出影响太

8、阳辐射强弱的重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大气悬浮物含量D.昼长答案:12.C13.B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19811985年,总云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大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的年际变化;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并不是逐年减少的;大部分年份总云量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呈负相关,即两者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由图可知,总云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并不是逐年增加的。综上可知,C项正确。第13题,读图可知,大部分年份总云量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呈负相关,即总云量增加则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减少,总云量减少则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增加;而云量的多少与天气的阴晴变化密切相关。故选

9、B项。2020年6月27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14.此次台湾花莲县海域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15.在丙深度以下()A.横波波速变小,纵波消失B.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消失C.纵波和横波均消失D.纵波和横波的波速均变大答案:14.A15.B解析:第14题,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根据震源深度20千米,可知此次台湾花莲县海域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A项正确。第15题,丙深度为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面,该面以下纵波速

10、度变小,横波完全消失,故B项正确。日本气象厅2020年7月4日发布消息称,气象卫星监测到小笠原群岛中的西之岛当天发生火山喷发,烟雾升腾到8300米的高空,创下这座火山2013年活动加剧以来的最高纪录。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完成1617题。16.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17.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

11、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答案:16.C17.B解析:第16题,岩石圈由岩石构成,其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上部为生物圈的一部分,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第17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它们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为密切。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820题。18.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的时期是()A

12、.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19.下列地理事物,不是在新生代时期出现的是()A.蕨类植物B.被子植物C.灵长类D.第四纪冰期20.按由老到新的进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前寒武纪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答案:18.C19.A20.B解析:第18题,中生代末期,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第19题,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第20题,植物的进化顺序为:海生藻类陆生孢子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时间顺序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动物进化的顺序为: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二、综

13、合题(共40分)21.(10分)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C,D。(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3)小行星带位于星轨道和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星。(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答案:(1)水星地球天王星(2)略(逆时针)。(3)火木木(4)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系结构判断,A是水星,C是地球,D是天王星。第(2)题,土星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沿公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即可。第(3)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E星是土星,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

14、是木星。第(4)题,地球磁场存在,可以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平均温度约为15,水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使生物受紫外线的伤害减少。22.(10分)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四大圈层中,物质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范围渗透于其他三大圈层的是。(2)对地球起保温作用的圈层是圈,使其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温室气体是等。(3)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B.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15、,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D.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答案:(1)增大生物圈(2)大气二氧化碳(3)D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不包括岩石圈。其中,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对地球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圈,其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a)(图中+a=岩石圈)。材料二自然环境四大圈层联系图(图b)。ab(1)图a中数码代表的圈层是。(2)图a中圈层为态。(3)图b中,字母B表示的圈层是,字母D表示的圈层

16、是。(4)图b中A圈层的主要特点是。圈层C的范围是。答案:(1)软流层(2)液(3)大气圈岩石圈(4)连续且不规则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解析:第(1)题,位于2900千米以上的部分,应为地幔上部的软流层。第(2)题,介于2900千米到5150千米之间,应为外核,是液态。第(3)题,B中有二氧化碳,并产生降水,为大气圈;D产生矿物质、尘埃和无机盐,为岩石圈。第(4)题,A为水圈,C为生物圈。2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

17、较早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近年,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答案:(1)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2)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太阳辐射总量低。(3)乙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电量大;人口和城市较少,电能消费量小,电量节余较多。解析:第(1)题,根据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可知,辽宁省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长白山地区,处于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太阳辐射总量低。第(3)题,读图可知,乙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发电量大,同时人口和城市较少,电能消费量小,电量节余较多,因而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