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历 史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
2、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远古时期,伏羲氏有网罟之歌,反映人们用网捕鸟、捕鱼的情形;朱襄氏作乐用来调和阴阳,生育万物;葛天氏之乐歌颂草木与五谷繁盛生长;炎帝作乐歌颂神农教人种植区分农作物和测定农时的功德。据此可知,远古之乐( )A形成了完整的乐理体系 B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C受到了巫术观念的影响 D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答案】B【解析】材料中伏羲氏、朱襄氏、葛天氏和炎帝作乐都体现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劳作的状态,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捕鸟捕鱼、求雨抗早、五谷繁盛、教人种植等,这表明远古之乐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远古
3、之乐的主要内容,但不能据此得出其形成了完整的乐理体系,故排除A项;远古时代确实宗教巫术观念盛行,但材料信息得不出此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远古之乐的宗教色彩,故排除D项。2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与其相对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为( )A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 B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D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答案】D【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最低,处于石器时代;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夏商周时期进入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推广,进入铁器时代。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3良渚文化是中
4、华文明史的圣地,在良渚的钱山漾、水田畈和吴县等遗址的堆积中都发现了稻谷的遗存及绢片的残迹,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B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C良渚文化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良渚文化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良渚文化遗址发现对于证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表明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A正确;B、D与材料无关,排除;私有制出现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C排除。故选A。4(春秋末期)在楚国一次内乱中,以孝顺著称的大臣申鸣奉命
5、平叛。其父因此被绑为人质,最终遇害。国君封赏之余,申鸣悲叹“行不两全,名不两立”而自刎身亡了。这反映了( )A“移孝作忠”的价值取向 B“忠孝两难”的道德困境C“礼崩乐坏”的社会颓势 D“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答案】B【解析】“移孝作忠”不符合材料意思,故A项错误;据材料“以孝顺著称的大臣申鸣奉命平叛。其父因此被绑为人质,最终遇害”和“申鸣悲叹行不两全,名不两立而自刎身亡”可知忠孝两难,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礼崩乐坏”的社会颓势,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故D项错误。5春秋一书多次记载了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战国时期,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富国强兵争霸
6、之术,但孟子回复: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争霸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据此推断,孟子意在( )A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B倡导仁政治国理念C重构春秋争霸历史 D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孟子否认孔子的弟子中有讲述齐桓公晋文争霸之事,是因为争霸战争与儒家的治国理念不符,目的在于倡导孟子的仁政,故选B项;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而非诸子百家,排除A项;孟子不是重构春秋争霸历史,而是从未讲解,排除C项;材料强调争霸与仁政的内容,尚未体现分封宗法制度,排除D项。6春秋时期,齐楚争霸。管仲让齐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于是,楚国民众大多放弃粮食生产而为捕捉生鹿奔忙。后来,管仲又关闭了国界
7、,终止活鹿和粮食交易。结果,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这反映出( )A商业政策决定诸侯命运 B经济斗争影响政治格局C重农抑商成为必然选择 D经济交流促进区域统一【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到齐楚争霸期间,管仲通过经济手段诱使楚国民众放弃农业生产,从而削弱了楚国力量,增强了齐国在争霸格局中的胜算,这反映出经济斗争影响政治格局,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因此A项说法错误;C项“重农抑商”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因此C项说法错误;D项“区域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因此D项说法错误。7长城在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作为防御性工程,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随着长城的修筑,发展
8、了长城沿线经济生产和文化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纽带,促进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A B C D【答案】A【解析】长城作为军事防御性工程,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正确;随着长城的修筑,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畜牧业的正常发展,又发展了长城沿线经济生产和文化,正确;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纽带,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促进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正确;长城的修筑未体现民族歧视政策,而是军事防御性工程,错误;故选A;B、C、D错误。8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学界一般采用史记的说法,即“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9、,法皆斩。”然考古出土的秦简却记载:“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水雨,除兴(免除本次征发)。”这说明( )A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B历史事实的考辨应坚持孤证不立,需要考古学新进展的支持C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D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研究。A项,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故A项错误;B项,在长期得不到考古学进展支持的情况下,文献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撑历史事实。故B项错误;C项,史记与秦简不涉及价值判断。故C项错误;D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借助史记与秦简的资料逐步弄清的。故D项正确
10、。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9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朝议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B朝议是一种民主决策形式C朝议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D朝议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可知大臣之间互相商议,群策群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了执政水平,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始皇让大臣进行讨论,听取大臣意见,但决策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
11、中,属于君主专制,并非民主,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材料“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体现国家最高决策权归皇帝,但朝议对皇帝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0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汉书中又记载武帝以后立传者大增,有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汉书中又记载武帝以后立传者大增”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与书从孔子编
12、订的私学教材,到汉代成为官方史书的第一大部类,反映了其地位的提高,这与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有很大的关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但不是汉代儒学地位提高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秦始皇采取法家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焚书坑儒是对儒学的沉重打击,与材料中汉代儒学地位提高不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汉代儒学地位的提高,司马迁撰史记不是儒学地位提高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11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否
13、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否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 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 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从材料“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可以看出,在秦汉发行铸币的过程中,逐步把铸币权收到中央,削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承袭秦朝,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王国问题,只涉及到铸币,排除B;仅从秦汉两代,不能说明完善,排除D。12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招募平民煮盐,政府统一收购
14、发卖。唐中期时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在产盐之地设立机构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这一变化( )A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 B废除了政府对盐业垄断C提高了手工业者积极性 D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中期时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等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政府统一收购发卖,而唐朝时期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设立统一的机构卖给商人,这有利于提高盐的商品化,即增加盐业市场化成分,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相比汉武帝时期对盐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调整,没有体现废除了政府对盐业的垄断,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唐朝实行商
15、运、商销政策有利于盐业的市场化成分,没有强调是否提高手工业积极性的问题,C项错误;唐朝相比汉武帝时期对盐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调整不会影响政府的赋税收入,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经营方式的变化对政府赋税收入的影响,D项错误。13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反映孝文帝( )A数典忘 B脱离实际刚愎自用C推行封建化 D实行“藩汉分治”【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
16、农耕经济”,其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过程,C正确;A、B说法违背史实;实行“藩汉分治”是辽的措施,D错误。14地图包含有丰富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A西汉 B西晋 C唐朝 D北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狄、羌等少数民族并存的朝代是西晋,B选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只有匈奴雄踞北方,A选项错误;唐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回纥和靺鞨等,北宋时期北方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契丹、女真和蒙古,C、D两项不符合题意。15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162人次,其中士族
17、127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举贤不及士族 B士族把持政权C专制皇权巩固 D权力重心下移【答案】B【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士族把持了中央及地方的重要职位,故选B项;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累世公卿把持政局不利于皇权巩固,故排除C项;当时权力重心稳固在士族阶层,并未下移,故排除D项。16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一种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特立独行、清静无为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 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18、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 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们特立独行,不关心政治等特点,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士族政治僵化腐朽,导致很多知识分子壮志难酬,转而追求清静无为、特立独行,故B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道家复兴,故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佛教实现了中国化,故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儒学丧失主流地位,且汉武帝之后儒学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故排除D。17史书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正确反映
19、了(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深刻影响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对史料阅读理解、分析提炼的能力。阅读材料后可以发现,其中心问题是回纥的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在和唐朝来往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出回纥变得强大了或衰落了,因此可排除A、C;D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表现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排除。18唐太宗屡次要求查看史官纪录的当朝历史,房玄龄等最终删略部分内容后上呈,翻阅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后,太宗说:“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
20、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这一做法反映出唐太宗( )A干涉和纂改史书著述 B不满唐朝史官的阿谀奉承C鼓励史官秉笔直书 D重视修史以安定江山社稷【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得出唐太宗干涉史书编著,故A项正确;题目中房玄龄并未阿谀奉承,故B项错误;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君主专制下皇权至上对历史事实叙述的干预,故C、D项错误。19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
21、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人才选拔渐趋开放【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说明资格限制放宽了,反映了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宗法关系仍受重视,排除;C项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20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该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监督和控制地方的豪强势力 B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C监督诸侯彻底解决王国问
22、题 D监督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可知刺史的职责是监察地方长官和豪强,所以设置刺史能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选D项;监督和控制地方豪强势力是表现,不是目的,排除A项;设置刺史主要的监察地方,与君主专制关系不大,排除B项;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的是推恩令的实施,排除C项。21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23、 B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表明随着中央官职的变化,中央官署分布也有所不同,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署分布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排除C、D。22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和君臣关系。阮籍母亲亡故时,别看他照样下围棋、喝酒吃肉,似乎不拘孝子之礼,但酒肉之后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嵇康临终写家诫教育子孙奉行儒家伦理。据此可知,当时( )A追求精神自由却徒有虚名 B阮籍和嵇康等人言不由衷C传统文化趋向多维度融合 D儒学危机引发了思想混乱
24、【答案】C【解析】阮籍、嵇康等人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在各自的人生中有出格的表现,但是又自觉地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融入生活之中,这是儒家思想对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的体现,所以在阮籍、嵇康等人身上既体现出佛道的个体自由、也有儒家的伦理,故选C项;魏晋名士追求精神自由,并非徒有虚名,而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多种文化的融合,排除A项;言不由衷是心口不一,嵇康等人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鄙视礼教,生活放荡不羁,并非言不由衷,排除B项;社会动荡引发儒学危机和思想混乱,排除D项。23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
25、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既“贵儒”又“尊道”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三国时期王昶教育子弟“尊儒”之教、“履道”之言和诸葛亮告诫子孙“修身”、“养德”,以“淡泊、宁静”成就“君子志向”为宗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当时家庭教育观念具有贵儒尊道的倾向,B项正确;材料提供的两个例子,都将儒学放在重要的位置,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三国时期人们继承了两汉时期重视儒学的文化传统,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佛教教义,不能体现三教并行,D项错误。24赵翼说:“军中火器,古已有之。周官有火射、枉矢之
26、属,已肇其端。然燧象、火牛、赤壁之烧、秭归之火,皆以草木苇荻而灌脂,非火药制器也。至所谓炮者,则皆以机发石。”由此可出的史实是( )A西周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B唐中期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C三国时期人们已懂火药配方 D火药技术掌握应晚于三国时期【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之火、夷陵之战秭归之火都是依靠传统纵火手段造成的,并未使用火药武器,所以火药技术的掌握应晚于三国时期,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火射、枉矢”是以火射敌,不是火药武器,西周时期火药并未用于战争;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唐中期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赤壁
27、之火、夷陵之战的秭归之火都是依靠传统纵火手段造成的,并未使用火药武器,不能得出当时人们已懂火药配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 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
28、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摘编自刘莉等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1)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4分)【答案】(1)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规模大,数量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2)良渚文化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对探索中华文
29、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变了对中华文明的原有认识;为研究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以及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史料。【解析】(1)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据“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可得出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据“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可得出规模大,数量多;据“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可得出墓葬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据“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可知内涵丰富;据“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
30、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知影响深远。(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据“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知良渚文化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变了对中华文明的原有认识;据“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可知为研究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以及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史料。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经济、文
31、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机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战国刚结束的秦朝初年,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摘自百度百科词条焚书坑儒材料二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
32、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是什么?(8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秦汉为实现思想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影响的不同之处。(8分)【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8分)(2)主要措施:秦始皇“焚书”、“以吏为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同:秦朝“焚书坑儒”钳制
33、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广了儒学,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还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8分)【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特别是在战国刚结束的秦朝初年,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归纳出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措施:材料二体现的是秦始皇“焚书”、“以吏为师”;材料三体现的是汉武帝“罢
34、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广了儒学,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还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同时,“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荀子还将强国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王、霸与强三种霸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亡国富筐筐,实府库”,只有“辟田野,实仓廪
35、,便备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 隋唐时期是中国粮食储备辉煌发展的时期,粮食储备仓库有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等六种仓库,其中太仓(含嘉仓)是专为皇室、京官提供俸米的粮仓,主要盛纳全国州县所交租米,并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下图是唐代洛阳含嘉仓十九号粮窖出土的四方铭文砖及铭文。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提取含嘉仓铭文信息,并据此说明对研究唐朝社会经济的史料价值。如果要了解唐朝的粮食仓储制度,还可寻找哪些类型的
36、史料?6分)(3)综上,谈谈你对古代粮食安全的认识。(6分)【答案】(1)主张:重视立法;轻徭薄赋,保证生产;减少关税,促进粮食流通;藏粮于民;注重粮食储存。(2)参考答案: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含嘉仓铭文砖属于出土实物史料是研究唐朝粮食仓储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东门、从西、右圣历二年正月八日、糙米、耗在内、正刚录事、仓史等信息记载了仓窖的位置、储量、品种、来源、存入时间,管理官员等粮食储存的详细情况可用来研究唐朝粮食储备制度以及漕运等问题综上所看,含嘉仓铭文内容丰富,为研究隋唐经济、漕运、官制、历法以及我国储粮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是唐代社会经济状况的缩影苏州粗糙米
37、白反映了含嘉仓粮食来源于江南可用来研究唐朝时期东南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重心南移等问题仓史、监事、监仓御史等反映了粮仓管理官员的设置情况可用来研究唐朝的职官制度通天二年、圣历二年正月八日等反映了当时的纪年方法可用来研究唐朝的天文历法等问题还可以查找文献史料。(3)古代粮食仓储制度是保证国家安全、政权巩固和人民安定的国家战略,对救济灾民、安定人心、平抑物价、巩固统治等有重要作用,对后世中外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重要借鉴。【解析】(1)主张:根据材料一中“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可知,重视立法;根据“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可知,轻徭薄赋,保证生产;根据“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流
38、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可知,减少关税,促进粮食流通;根据“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可知,藏粮于民;根据“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知,注重粮食储存。(2)史实价值:根据材料二中“唐代洛阳含嘉仓十九号粮窖出土的四方铭文砖及铭文”可知,这一史料来源即含嘉仓铭文砖属于出土,是实物史料,对于研究唐朝粮食仓储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来说,是一手史料;通过阅读材料二中铭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门”“右圣历二年正月八日”“糙米”“耗在内”“正刚录事”“仓史”等信息,记载了含嘉仓的仓窖位置、储量、品种、来源、存入时间,管理官员等粮食储存的详细情况,可用来研究唐朝粮食储备制度以及漕运等问题;这些信息
39、说明含嘉仓铭文内容丰富,为研究隋唐经济、漕运、官制、历法以及我国储粮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是唐代社会经济状况的缩影;其中“苏州粗糙米白”反映了含嘉仓粮食来源于江南,可用来研究唐朝时期东南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重心南移等问题;“仓史”“监事”“监仓御史”等反映了粮仓管理官员的设置情况,可用来研究唐朝的职官制度;“通天二年”“圣历二年正月八日”等反映了当时的纪年方法,可用来研究唐朝的天文历法等问题。史料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了材料二中提供的实物史料,要了解唐朝的粮食仓储制度,还可以查找文献史料。(3)认识: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的经验教训说明,古代粮食仓
40、储制度是保证国家安全、政权巩固和人民安定的国家战略,对救济灾民、安定人心、平抑物价、巩固统治等有重要作用,对后世中外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重要借鉴。28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11分)(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2分)(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6分)(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3分)【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景等。(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原的。(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它考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解析】本题优点类似以前的汉代画像石、唐陶俑那个题。给你古文物,设计问题。要求在答此类题时,一定注意观察细致。第一问从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景等得出论据。第二问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公元5世纪左右”以及地点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联系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西交流增多。第三问的是研究方法,可多方面回答。如查阅文献、考古资料、求教专家等等方式,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