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名 王晓群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承接了前一节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后面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
2、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
3、、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高一学生处于认知水平从形象向抽象过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转折期;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进取心,富有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打倒孔家店”口号来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
4、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和科学。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导入新课使用视频。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
5、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记录片。通过这段纪录片视频,创设了特定的历史情境,以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从视频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这段录象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缺陷,初步感知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并利用录象中的最后一句话“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来点题,引出本课的课题。 (2)图片教学。在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时,课件展示几则图片,通过这些图片使学生对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有直观的感受。 (3)史料教学。探究新文化运动评价时,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
6、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和局限?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从而做到史
7、论结合,论从史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导入 播放一段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视频 观看视频,围绕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视频 讲授 展示有关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图片 观看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 图片 探究 展示有关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史料 阅读分析史料,自主并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史学材料 评价 当堂针对练习和评价量规 当堂完成、自我评价课堂效果 题组、评价量规表 课后拓展 提供最新史学研究成果:近年来,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激进地“全盘反传统”,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妨碍了“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现代化不能顺利实现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同学们用论文的形式简单阐述。字数在500字左右。 学生课后完成 1、引导学生关注史学研究新动态。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要有自己独立而又合理的见解。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的突出特点引入了大量的史料,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但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史料很多,要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引入,要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却不可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