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980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兴力量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课标点击】(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课前提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是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趋

2、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结构】一、“欧洲人的欧洲”1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1)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2)现实需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2欧共体成立的过程及目标(1)经济一体化过程: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3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

3、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政治一体化目标: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过程: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73年,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80年代后,政治联合加强,防务合作加快。3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西欧与美苏抗衡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变化。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经济恢复二战结束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仅花10年时间,就得到迅速恢复。到1955年日本经济已经超过了战前或恢复到战时最高水平(日本人如此快速发展的经济“奇迹”令世人惊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原因

4、(1)经济上,发展经济为立国方针,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2)外交上,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外贸。(3)教育科技上,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4)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3成就(1)6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西方之首。(3)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海外资产世界第一。4转型泡沫经济,低迷,仍然举足轻重。5影响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促使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知识深化)对战后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认识?(1)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2)改要重视教育和科技。(3)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5、(中国的振兴)1改革开放前的成就(1)新中国成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2)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3)“一五”计划完成,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2改革开放后的成就(综合国力增长)(1)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2)工业:工业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3)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4)科教: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5)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影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兴起)1兴起的条件

6、(1)美苏争霸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的争斗,而希望在两极化的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2)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的推动。2诞生标志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宗旨和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和原则。4任务: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5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三

7、世界作为一支新兴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重难点分析】1欧洲共同体建立的背景和影响背景:二战后的西欧力量削弱,国防地位下降。尽管50年至70年代经济恢复并持续发展,但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不得不与美国结盟,借以抗衡苏联。为了西欧的稳定与发展,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西欧的联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影响:首先,扩大了地域和人口数量,给它带来了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的扩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再次,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

8、化发展趋势。2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1)经济上: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是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原因: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启动资金、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到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如: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国家向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投资等政策;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2)政治上:欧洲的联合将有助于其稳定与发展,欧洲统一

9、的呼声日益高涨。3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原因:第一,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第二,“冷战”使美国在经济上扶植日本。第三,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第四,高度重视科技与教育;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第五,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第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刺激了日本产业成长。(2) 高速恢复增长的概况: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50年代中期,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60年代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到70年代

10、初,日本已大体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第一,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振兴的优势条件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政局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二,充分汲取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德治国的思想。第三,中国地域辽阔,有辽阔的国内市场,有相对丰富的国内资源;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四,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有漫长的陆界线,多陆上邻国,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11、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第五,把握知识经济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采用新科技成果,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六,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提高和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5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背景:二战后,许多亚非拉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当时美苏争霸,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新兴的独立国家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它们不愿意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维持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共同目标。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12、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为保卫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崛起,也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苏联政治、经济弊端严重,国家日益陷入困境。美苏对峙、称霸,双方力量相对削弱。【课堂达标】1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有以下方面,其(D

13、)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北约”的建立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均正确 D均不正确220世纪中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C)“舒曼计划”提出 罗马条约签定 巴黎和约签定 欧共体成立A B C D3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C)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4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D)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C政府都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5中国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不可忽视的力量,得益于(D)A中苏友

14、好关系的确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C亚非会议的召开D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6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是(D)A在不结盟运动中起领导作用 B反对发展中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C与不结盟运动保持军事同盟关系D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7关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D)A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B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1978年为101.25亿美元,1988年为521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

15、美国的1453.4亿美元。1980年,日本的粗钢和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65197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80%;197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3.4%,欧共体为33.7%。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在阿以冲突中支持阿拉伯国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核国家,撤出“北约”,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英国也逐渐不再依赖美国。 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答案:(1)现象: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2)现象:日本和西欧各国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日本、西欧经济发展,与美国差距缩小。.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